|
|
|
|
高明乡,地处大荔县城东北的铁镰山上,北与澄城县、合阳县接壤,俗称“鸡鸣听三县”。正是由于其环境特别,所以在文化习俗方面也就比较庞杂。仅在婚嫁方面,就是一例。周围有些村,固有“嫁女不出五里,接亲就在紧邻”观念。但高明人自古却有跨县结缘的婚俗。实际大家也明白这个理,跨县婚缘有它的好处,因为它是一个文化的融合。比如,村里逢上红白喜事,既有外县的讲究,又有本县的礼节;既吹唢呐,又奏鼓笙;既唱碗腔,又有线戏;一家人过事,三县人集聚,声势自比其他村庄强。所以,高明人特别在民俗文化上,在融三县之长、弃三县之短的同时,也拥有了自身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大年刚过,气温回暖,村外满沟满坳的草籽,就从冬日枯败的草堆里悄吐嫩芽。特别是一场春雨后,满山满坡的新绿,让人十分惬意。 一进三月,田野里梨花、杏花、桃花竞相绽放,一波一波的上演仙境幻景。随后,“人间最美四月天”景象再现巷道,家门口的桐树花、洋槐花,一夜之间就开得层层叠叠,走在其中,自然是芳香扑鼻。 进入夏秋时节,房前屋后的桐树、杨树、槐树,阴凉遮天蔽日。清晨喜鹊喳喳,中午蝉儿争鸣,夕阳燕子双飞,再加上晚耕归来的农人和老牛,在村头池塘边的亲情对话,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啊。 冬季到了,铁镰山上的高明乡,好一派北国风光。 太阳好的时候,天蓝风庆,满村人在饭点上端个碗,往家门口一蹲,与邻居聊天侃地是一道特有景观;雪天时则莽野无垠,一家人又在家里围个火炉子吃饭,或是红薯小米粥,或是一锅烩菜,滋溜滋溜的气氛,也是另一道外人看不见的小富则安风景。 高明乡景色美,其实民风和吃食更美,只要在这里呆上个一月半年,你就会感觉她宛若世外桃源。因为这里的人自古待人实诚不掺假,做事厚道不做作。比如谁家趁农闲出去打工,大门上挂个锁,走上三五个月都放心。另外,高明人祖祖辈辈有个家训,自己挣下的即使芝麻大一点都不能丢,别人的东西就是金银锞子也不稀罕。 所以,高明的男人特别能吃苦,在地里给果树剪枝、授粉、除草、浇地、上粪、打药、卸果子,活再重,哪怕干到半夜,也不喊累。 高明的女人各个心灵手巧,单不说过年的花鸟鱼虫馍,二月二的花古卷,端午的油糕、油条、热甄糕,七夕的“芦食馍”让人啧啧称奇,还有红白喜事时的各种花馍,更让人大开眼界。凡是舅家、姑家多的家庭过事,姑家舅家自然就憋着劲,暗自展开花馍绝活大赛。蒸的老虎糕虎虎生风、插旗带翅,蒸祥云馒头大如锅盖、雕花塑彩,观者不称赞都不由自己。 高明乡由于地处铁镰山上,生活条件艰苦,所以人们历来注重耕读传家。不论贫穷,家家都把读书求学,作为摆脱艰难生计的道路。因而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大荔县就有了“上了高明坡,秀才比驴多”的调侃夸赞。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明乡每户供出两三个大学生毫不稀奇,成才兴业的人遍布全国各地。 我,作为在外打拼,又时刻心系家乡的高明人,真真为家乡的巨变高兴喝彩。只可惜我美丽的高明,因为撤乡并镇的大政策,从此不再拥有“乡镇”的名讳。所以仓促撰文,与在外的高明人一起,追思一缕乡愁,纪念心中那永不消失的家乡——我的高明!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