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 牵 梦 绕 古 盐 道
-----邹 卫 鹏 的 盐 道 情 结
(作者:镇坪县农机站 杜韦慰)
不是学者,却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尊重和认同;不是专家,可许多业内的专家却把肯定和赞誉送给了他。一个半路出家的教书人,何以如此?因为,他发现了一条沉寂了五千多年的古盐道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进而将这种历史和文化所凝结的精髓——那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刻进了今人记忆的丰碑!
但凡执着于信念的人,都是有情结的。执着于伟大的祖国,执着于心爱的人,执着于热衷的事业,付出一生,倾其所能,无怨无悔,信念就有了生命。邹卫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邹卫鹏的盐道情结当始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那时,作为镇坪县文物管理所的所长他陪同普查队一起走进了古盐道,从此,这条神秘的古道就走进了他的眼中,留在了他的心里,镇坪古盐道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千年古道,蜿蜒在陕西最南端的镇坪县,继而覆盖了整个秦巴大地。这一夏商时期开通的贸易大通道,是陕、鄂、渝数千万人口的生命线,是今天的学者们所共识的“南方的丝绸之路”。它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芒,即便到了今天,也仍熠熠生辉。历史的长河滚滚流淌,五千年多来,背盐人那百折不饶,勇敢顽强,身负盐巴在盐道上前行的情景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他们那种挑战自然,挑战生命极限的精神,体现着人类生命的张力,成为我们今天民族精神的钙质!青山魏巍,盐道漫漫,先民们用他们的铁肩和草鞋踏出了这一生命之道,而他们在这一座座莽莽大山中用双手开山劈石打通这条盐运之路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曾几何时,我们感慨那些抗战英雄们坚强不屈的爱国精神,也敬畏那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付出毕生的仁人志士,但五千多年来,这些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盐背子们所具有的一路血汗,一直向前的拼搏精神、面对苦难,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同样是令后世景仰的。这就是盐道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刺激着邹卫鹏灵魂,也沸腾着他的热血。
历史的遗迹,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遐想和沉思,镇坪古盐道亦是如此。从虞夏之时到现在,多少人为之骄傲也为之感概。每每看到这条古道,就会让我们进入历史的远景,或繁华,或沧桑,如潮的思绪就会将一个民族前行的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其蕴含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文物价值,精神价值,都是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盐道有太多的内容等着去挖掘、去探索、去发现。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已知和未知吸引了邹卫鹏,让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古盐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魂牵梦绕的都是古盐道,谈起古盐道,让他不胜感慨:沧桑盐道五千年,揽尽世间云与烟。敢问红尘风和雨,老夫杖藜向巴山。
盐道的情结,使邹卫鹏两次徒步通走了古盐道,并率队采访、走完了四千多公里的秦巴古盐道。至今他还讲着双脚血泡,花钱租车送他一程却因他双脚稀泥衣衫不整而遭拒的故事,车主说了,因为那是桑塔纳;随他一同参与调查的队员们也不会忘记,买完十公里之间所有商店的七袋方便面十人分吃的情景。了解的越多,越深,他的盐道情结就越牢。七年来,他没有停止过对盐道上探访,除了那些文物本体的东西外,他熟悉了盐道上的一坑一石、一草一木,甚至连每一处槽道,每一块石头上面的印记他都一清二楚。省文物局、省电视台、市电视台多家及各新闻媒体来镇坪做盐道专题,他都是向导兼解说。虽然他已经去过多次了,但只要一踏上古盐道,他还是那样的兴奋,神采飞扬的脸上写满了对盐道文化的热爱。从虞夏到巫咸古国,从秦巴楚庸的夺盐之战到盐场的“万灶盐烟”,从盐场古镇的陕西街到“利通秦楚,泽被汉唐”盐运史实,他都能滔滔不绝的娓娓道来。盐道历史,盐道文化,盐道故事,盐道歌曲,盐夫,盐泉几乎完全融进了他的大脑。盐对于人的重要性的具体阐述,“盐,生人生气之源”,出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像《诗经》,《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山海经·大荒西经》,《舆地广记.图经》,《大宁方志序》等等这些史籍中关于盐的部分他都熟记于心,还能信口拈来,倒背如流。我们很佩服他的博学和超强的记忆,常常打趣说邹馆长脑袋长得不大但是内存却很大,相当于一个盐道知识资料库。
为了盐道事业他牺牲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他从不计较,领导和同志们都夸奖他,赞美他,而他只淡淡的说:“做人就要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奉献自己的生命也会义无反顾,无怨无悔”。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他的工作责任感以及对盐道文化的热爱。因为喜欢,所以用心;因为用心,所以深情;因为深情,所以无悔。他希望盐夫们那种抗争苦难,勇敢顽强的精神,那种贯注灵魂的精神骨力来补充当今年轻人身上的钙质,传播正能量。他也希望盐道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文物价值,精神价值都能在十八大生态文明及文化兴邦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古盐道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创新而带来的厚积簿发。
从发现到迷恋,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了他这半生对盐业史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耕耘。2010年,他开始筹划编撰一部镇坪古盐道史,呕心沥血,前后耗时3年,编写完成了镇坪历史上第一部古盐道盐业史《镇坪古盐道》。这部书当中,包含镇坪古盐道153公里的100多段的具体位置、长短、特征简介,60多个具体名称,149幅精美图片,共计10余万字。也是目前最全面、最权威的镇坪盐业史工具书。在镇坪古盐道研究中,他提出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学术论断及观点,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同和肯定。特别是“大宁盐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产盐区”,镇坪古盐道是中国的第一条盐运大动脉”,“盐夫,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商人”,这些,在中国盐业考古领域至今尚无人提出的论断他却大胆的提出了,许多资深专家提出异议,自贡盐厂来一组人员与之辩论,他都以大量的文献记载让人信服了。
镇坪古盐道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二十七个古遗址之一,成为继大运河后我国第二条线型文物保护单位。在省市文物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古盐道为轴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有望列入省政府十三五规划之中。著名作家李春平教授历时两年以镇坪古盐道的盐背子故事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盐道》,真实的还原了那些被岁月淡忘了的盐道故事,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并将被改编成电视剧在镇坪拍摄。
邹卫鹏是镇坪古盐道的探索者、发现者,更是保护者,他说盐道是镇坪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全面而持续发展的物质财富。他期盼着盐道的未来,更期盼着盐道能为镇坪带来巨大而持久的社会经济效益。
拳拳盐道情,一颗火热心。精神饱满,面色红润,年过五旬的邹老师向我们走来,一身便装,斯文儒雅,举手投足间,浑身透露出文人雅士的气息;谈吐间,缜密的逻辑、谦和的语气,让人更添几分敬仰。盐道文化,让他陶醉;盐道历史,让他沉思;盐道精神,让他钦佩;盐道情结,让他无悔。同样,我们也钦佩着他为之奋斗不懈的坚韧,愿用我们的绵薄之力为镇坪古盐道的新生注入新的活力。
(录入、编辑:张国远)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