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我们来到有邵雍故里之称的青山镇,探寻和感受美丽乡村的魅力。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明媚的阳光沿着路旁树木的间隙散落下来,给柏油路洒下了一地的碎金,各色花儿点缀其间,竞相芬芳绽放。近处与远山,绿意盎然,沿着村道漫步,呼吸着清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田园美景醉人心
“真没想到,活了这把年纪,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六十多岁的村民李大爷感慨万分。”
青山村为青山镇政府所在村,位于文碧峰北麓的青山河畔,距商南县城18公里。文碧峰景区作为“商南八景”之一,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207通讯基地遗址,有神秘莫测的地下溶洞群,有抗日战争时期百姓避难的古寨群落,有北宋名儒邵雍先生亲自手植的千年古柳,有保存完好的青山老街。依托资源优势,文碧峰景区主要规划建设栖情谷综合服务区、山顶休闲度假区、文化创意体验区、生态农业观光区、户外拓展体验区五个功能区。
青山村美丽乡村将依托文碧峰景区,充分利用土地、水利、气候等自然资源,民俗民风、尧夫古柳、青山老街、青山书院、陕南古居、特色饮食等文化资源以及现已建成的具有陕南特色的移民小区、设施完善的滨河道路、环境优美的青山河流域,着力打造以停车食宿、农家乐接待为重点的景区接待区,以青山书院、易学推广为重点的文化体验区,以牡丹种植、瓜果采摘为重点的农业观光区,以土特产销售、传统手工展示为重点的商业购物区,以野外训练、垂钓消遣为重点的户外拓展区,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全的接待服务。
下一步,镇上将紧紧瞄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克服任务繁重、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始终遵循“四美”原则,即: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抓自然布局,融自然特色,不搞大拆大建,避免不伦不类;侧重现代美,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体现全方位开放理念,可憩可游、宜商宜居;注重个性美,根据青山村气候、产业、村容村貌、人本文化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分类,穿衣戴帽,做到移步换景,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充分体现青山特色;构建整体美,把整个文碧峰景区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青山集镇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在遵循“四美”的同时,青山镇围绕旅游开发,重点实施了环境整治、产业培育、穿衣戴帽、素质提升“四大工程”,规划建设湿地公园,通过生态技术自身净化功能,对集镇污水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净化,实现污水零排放。
生态宜居村庄美
为了让美丽乡村变的更美,镇上在县环保部门的支持下,争取配备垃圾清运车2个,安装垃圾箱35个,修建大型垃圾填埋场1处、简易垃圾屋10处,垃圾池45个,聘请清洁工12名,对集镇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青山文化广场的街道两旁栽植绿化树10余种18000余株,十个村小学进行绿化,对青山河青山段河道进行了清理,对堤坝进行了加固,有力改善集镇环境。
现如今,青山村的路灯、绿化带等附属设施齐全,两侧新建商业门面房设计新颖、整齐划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刚入村口远远就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移民新区矗立在街道两旁,温暖的阳光播洒在一排排白墙青瓦的二三层小楼上,整齐划一的徽派民居、太阳能路灯、林荫小道折射出村容整洁的新农村面貌,迎着早晨初升的太阳,几家农家乐业主们正忙着摘菜浇田、杀鸡宰鸭,为来这里的游人准备着丰盛的农家饭菜,一个宁静而崭新的移民社区开始了新的一天,正在建设当中的移民新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的加紧施工着,生怕耽误了入住的时间。
一年来,镇上将青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有利契机,不断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青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清新宜居画里乡村
现在的青山河清澈见底,原来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脏乱差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花子楼小区及其道路、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已全面完成,30户新搬迁的群众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进入村口,映入眼帘的两个排楼及整齐划一的徽派民居使人心胸开阔,传统的广场舞、民俗表演为新落成的文化广场增添了人气。村民郑锋3年前从跃进村的深山搬到了青山街,亲眼目睹了青山街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他告诉我们,现在环境好了,住在城里的亲戚朋友一到周末和假期就来他家做客,到这里享受田园诗意生活。
为了落实美丽乡村细节与理念,一年来,镇上召开各种形式会议25场(次),制作宣传版面130平方米,悬挂横幅14条,制作宣传牌30个,宣传标语80条;拆除破旧门牌35面,清除乱贴乱画150张,各村共建立垃圾中转站各1处,投工投劳800人(次),垃圾清运350吨,出动车辆252台(次),整修道路边沟30公里,整治村部、学校、居民点等重点区域22处,各村进行“卫生文明户”检查评比16次。经过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社会各界都不同程度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青山小学组织200多名学生进行义务大扫除,其他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也走上街头,参与垃圾清理、拉运、破旧拆除等工作,有力推进了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为美丽乡村的创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面对美丽乡村建设一无资金、二无项目的实际,青山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陕南移民搬迁、丹江流域治理相结合,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环境保护站,建成垃圾填埋场1处,垃圾收集室10处,聘请18名保洁人员,配备了垃圾清运车3辆,实行垃圾集中堆放、集中填埋、定时清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凡建华、葛良明还开办了农家乐,搬迁户刘端华的小商店出售的天麻、香菇、木耳、腊肉、芝麻油等土特产品销路紧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美丽乡村建设让青山这座千年古镇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让世代务农的青山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个神秘而富有内涵的地方正在这片美丽热土上不断生根、发芽、茁壮生长……更甜醉了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