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座大巴山中的古镇都是相似的,它们都是依山旁水的。而每座巴山蜀水中的古镇都有不同的气韵,不同的美,像是水光山色中日夜守望、任随时代风雨梳理秀发改变姿容的一位位古人,其形象或威猛、或儒雅、或婀娜、或圆润……仅凭几句诗或一份成见去印证其内蕴或是追忆其姿态难免偏颇。面对陕西紫阳县的洞河古镇,只有走遍全镇的山山水水,只有入住多日生活其中细细解读,才能对它有真正的感知。
比如,我们说洞河是水乡,是鱼米之乡,面对依水而建的集镇,江面烟波浩淼,渔舟唱晚,谁会说不是呢?尤其是这个集镇在洞河,汝河,汉水三条河的交汇之处,众多的河流和一些不知名的溪水将群山分成无数的沟壑,形成星星点点的岔湖,汉江之水在这里仿佛是一朵盛开的巨大的牡丹花,江水四处绽放,水乡的气息也就如花香弥漫。山民过山要行船,过河要行船,一个出门离不开船的地方,不是水乡会是什么?
然而,如果在某一处码头停下船来,如果一个人静静的徒步上山,在绿水托起的群山之间,如果猛然间看到一位戴着白帽的回族老人赶着一群羊悠闲的放牧,或者看到一位裹着面纱的回族姑娘忙碌地煎着羊毛,你会惊讶于水乡怎么多了点北国的风光?如果不是青山绿水,你会感觉自己是不是身在甘肃的祁连山,或者宁夏的六盘山中?与“风吹草低现牛羊”不同,这里是独特的“风吹草树掩牛羊”,是南国水乡的北方,是北方的江南。
洞河就这样的独特,山有北国风光,水似江南秀丽。也许走遍中国,走遍世界也找不到这样独特的古镇。也许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许是独特的人文环境,二百多年前,当江南的居民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迁移到此的时候,而另一群北方的回民也因1862年的回民起义引发的战争而迁移此处。他们是不约而同的,事先不可能商量,事后却能和谐相处。江南人带来的江南的文化,江南的民俗,他们用青砖泥瓦,红木圆柱。在江边依山而建筑起自己的家园。他们用江南的生活方式修水田、建桔园、造船捕鱼,让天然的水乡成为一个鱼米之乡;一个独特的“金钱桔”之乡。那个时代是个陕南大开发的时代,水运交通的发达自然而然地在这里形成了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贾和名声显赫的达官贵人云集于此,购田置地,建家兴园,成百上千艘商船停泊在码头上,吞吐着油盐、布匹和山货特产,小镇灯红酒绿,汉剧、二簧之音通宵达旦。江南的人终于在大巴山里找到了一片水乡、一片乐土,他们开始修建家族的祠堂,道教和佛教的庙宇也开始遍布,人们在生活富裕之后当然要找寻灵魂的寄托。
当洞河水乡日新月异之时,北方的回民起义遇到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左宗棠的湘军。在湘军的炮火屠刀之下,义军被逼入深山老林,他们不辞辛劳,翻山越岭,爬秦岭,走蜀道,终于找到洞河这个可以生存的地方。他们又带了了北方的文化,北方的民俗,北方民族的生活方式。他们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草场森林资源,放牧牛羊,于是鱼米之乡又多了道北国风光。洞河的羊肉鲜嫩清脆,非常有名,陕西、四川各地回族商人争相购买,于是这里的商业进一走繁荣。回民居住是“大分散,小集中”,走在洞河的山间,往往过一个山头就能看到几户回族的炊烟,北方的风情,北方的生活方式让人惊讶,让人于水乡里流恋忘返。当迁移而来的回民安居乐业之际,他们又修建了清真寺,于是不同的宗教文化在这里汇集,在这里碰撞,不同的民俗也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南北交融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
洞河是一个小镇,在百万之一的中国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在今天交通发达的条件下仍属偏远山区的小镇,湖光山色,人杰地灵,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唱响时代主旋律的杰出事迹。洞河老街的石牌楼是清代道光皇帝下旨建造;而张家祠堂高悬着“忠烈祠”的牌匾也是清代皇帝手书。前者为表彰张大鹏之妻在丈夫病故后一个人含辛茹苦,拒绝任何威逼利诱独自守寡将幼子培养成人并高中探花的事迹;后者是表彰张氏一族保境安民与白莲教殊死搏斗的忠烈事迹。后来又出了位洞河之子,他就同盟会员张仲仁,他追随中山先生反帝制,搞共和,在秦巴大地建功立业,而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依然拒绝国民党高层的邀请,宁愿出家为僧,清苦一生;再后来,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洞河小红光村的青年农民杨世银带领群众修田造地,向荒山要粮,他们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一代人,他们的事迹在巴山蜀水间流传,杨世银被选为党代表参加中共九大,在中南海和毛主席、周总理一起畅谈国家大事。这是一个小小地方,它的人文景观不同凡响,也许,从今天的眼光看,贞洁牌坊,忠烈祠堂都是封建的东西,然而那是那个时代的道德底线,和今天女人恪守爱情忠于家庭,男人忠于信仰忠于职守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传;也许杨世银的修田造地还有不科学的地方,然而那种献身事业,忠于信仰的精神却万代流传。他们构筑了洞河人的精神境界,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我是最早移民洞河的张氏后代,我常常穿行于洞河的山水之间,在紫阳这个最大的桔乡,最有特色的水乡的湖光山色中,认真解析朴实无华的乡风民俗,慨叹那些把“仁义、忠烈”视为生命的先辈们,前人虽渐行渐远,留下的心声却依然清越,依旧铿然……
美哉洞河,北国的水乡,水乡的北国。洞河之美,美在自然,它是南北物种的天然博物馆:洞河之美,美在人文,它是南北文化不同民俗交汇地,是南北民俗最完美的展览馆。洞河之美,早已超跃了山水风光,超跃了“桔、茶”之外的余韵,而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博大情怀与深沉之中。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182616467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