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山 人 家 滋 味
——李春平先生《盐道》里的家滋味
(作者:镇坪县宣传部 张才芳)
读李春平先生的小说《盐道》,让我想起一首儿童诗:
无人的圆桌
晚饭过后,
餐具都收拾起来了,
桌面恢复了平整。
夜色暗透窗帘,
猫咪卧在桌角旁,
椅子也空了。
爸爸和妈妈,
在阳台上轻声说话——
分吃个苹果吧。
诗中晚饭后的傍晚、整洁的房间、无人的圆桌、安静的猫咪、阳台上轻语的父母,构成一个空寂的刹那。这一刹那是家的滋味。
《盐道》中也有一个家,主人公盐背子崔无疾的家。这个家在苍苍莽莽的巴山深处,晨炊袅绕的土墙石板房屋,屋后,在绿意蔓延的庄稼地里啄食的鸡群,厨房里,忙着做早饭的儿媳,院子里,追逐戏耍的孙子们,屋旁,看着已经肥壮的猪仔吃食的母亲,房前的土路上,背着盐巴归来的三父子,组成一个丰盈的悠远。这是家的滋味,巴山人家独有的滋味。
敏感于一个父母交谈的傍晚、一个泥土芬芳的清晨细微之处,并从中体味出万般滋味的诗人和作者,必定有着无比纤细的心思。他们是那房里、院中的观察者和沉浸者。他们以平实的笔触,写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温暖与甘甜。反复咂摸的后味中,《无人的圆桌》透出淡淡的苍凉,《盐道》渗着绵长的辛酸与沧桑。 黯然销魂的意味,挥之不去。
巴山人家的滋味是尊严。
崔无疾家的尊严来自一家之主的他。他侠肝义胆,乐善好施。险恶的盐道上,他以一敌三,打败土匪,抢救良家女子(妻子崔张氏),不顾生命危险,用自己的体温救活冻僵了的刘竹儿;滚烫的盐锅旁,他以一身正气震慑住两个二流子,救出了灶客王国江;嫉恶如仇的他大义凛然埋葬了摔死的山大王和被打死的贼娃子,家境贫寒的他义无反顾的收留三个落难女子。崔无疾积累起自己的威信,成为了当地甚至邻省巫溪县响当当的汉子。得到了盐背子、盐商、亲友,街坊邻居们的信服、尊敬,连官府衙门当差的人也佩服他,信任他,他们帮他背盐,遇到难题向他请教。崔无疾的家本就以勤劳苦干、节俭持家过得硬邦邦,作为盐背子的他没有觉得文化没用,不仅自己能识文断字,还让儿孙学习文化知识,让人刮目相看,加上他令人肃然起敬的个人魅力,让他的家体面、光彩。
巴山人家的滋味是温暖。
崔无疾的家美满、温馨。从土匪手里抢来的妻子崔张氏和他夫唱妇随,贤惠能干,她有一双神奇的手,能叫鸡当场下蛋,喂养的猪能听懂她的话,母猪打破纪录一次生了十八个小猪仔,山上的树叶、菌子和橡子在她手里都变成了美味。每次崔无疾和孩子们从盐道上归来,崔张氏用来迎接他们的是热热的洗脸水、香喷喷的饭菜和干净的床铺,还有温情脉脉的目光。夫妻之间笑骂斗嘴,又彼此心照不宣,只需一个笑容,就定下儿子崔二岭、崔小岭和刘竹儿、小红的终身大事,只需眼神对望便收留下土匪头子的压寨夫人刘凤儿和儿子山生。崔家有自己的家教,父子、母子、兄长、婆媳、妯娌,儿子媳妇之间互敬互爱,互谦互让,家人在一起总是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儿子媳妇围着火坑听父亲说故事,眼神里是崇拜;婆媳相伴做针线活,拉着家常话,话里是体贴;爷爷的怀里、腿上坐着孙子孙女,笑容里是慈爱,旁边陪着猪儿、狗儿;妯娌们互帮互助,一边劳作一边说着闺房话、知心话,儿子媳妇更是恩恩爱爱,情意绵绵。崔无疾的处处与人为善、大度包容,让他的家和睦、幸福。
巴山人家的滋味是朴实。
崔无疾家的主要生计是背盐,因为盐道的凶险,这生计是把脑袋拴在裤腰上,随时都有送命的危险,而且挣来的钱也并不能让家庭富足,他们穿着破烂的补疤衣服,吃着咸菜,但崔家人厚道、实诚。崔家待人不分亲疏。崔无疾省下自己的口粮救济丢了饭的盐背子,视刘凤儿母子为家人,为母子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宣告他们母子是家庭里的成员,抱自己的孙子时连同山生一起抱,让刘凤儿感动的连金银宝贝都愿意奉献给这个家;崔张氏为三父子领回个刘竹儿犯愁,因为家里只有三个鸡蛋不够四人吃,刘竹儿知恩图报,拿出珍藏的盐给这个家换猪仔;听说妯娌有喜了,大儿媳妇拿出贵重的丝绸送来,就连做了土匪的崔大岭,在盐道上不忍心让做母亲的刘竹儿伤心,抱着早已僵硬的孩子一直坐在刺骨的风雪中。
因为尊严,因为幸福、美满,因为朴实,当得知崔大岭做了土匪,崔家人心里五味杂陈,坐立不安,纠结着,挣扎着,尤其是崔无疾。他病了好多天,他怨天恨地,认为是命运的安排,扭曲的怪责妻子生了个另类,他又自责,责怪自己没把孩子教育好,甚而幼稚的把孩子和家里养的畜生相比,听得懂话的孩子没有听不懂话的畜生好养;他愤恨,召开家庭会议和不争气的大儿子断绝关系,他又不舍,探听孩子的消息,操心着孩子的阴地、棺材,为了让孩子落个全尸,再三请求剿匪队;他忏悔,告诉亲戚自己的孩子是土匪,要他们提防,甚至超乎常人之举,答应出谋划策要了孩子的命,他又后悔,窝在家里,闭门不出,疼痛着“害”了自己的孩子。
大巴上养育它的儿女,馈赠他们以食物,也滋养他们的心灵。积德、救命除灾的巫术,出远门前的祭拜祖坟,背盐前龙君庙的上香,修房造屋、婚丧嫁娶的择日,添儿女后的打三朝,拜师学艺的仪式,过年的敬灶神等等人文风俗.....无不寄托着巴山人的美好愿望,渗透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处世之道,饱含着追求真、善、美的信念。
《盐道》的最后:巴山深处的农家小院,一位白发老人,独自徘徊在大义灭亲正义之道和虎毒不食子合家欢乐之间。
巴山濡养了崔无疾家的滋味,巴山人家的滋味。
家的滋味,就是人生的滋味。
有本书上写过,失去孩子的母亲最终还是要停止哭泣的,因为她饿了。所以,一切,终将要安息在柴米油盐中。
崔家的隔墙建了拆,拆了建。待到隔墙再拆时必然又是一番人家滋味。
巴山人家的滋味浓烈依然。
(录入、编辑:张国远)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182616467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