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境 与 空 境
(作者:镇坪县发改局 秦兴铭)
从2015年元旦开始到现在,我经历了短暂而又漫长的搁笔期。接近20天的时间,我不断地陷入到纠结与恐惧之中。
有时候,我很想写东西,但就在拿笔的一瞬间,感觉心脑突然被什么东西掏空了,导致我无从下笔;有时候,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了适合抒写的意象,而且也提起笔将那些东西一鼓作气地写在了纸上,但写完之后读起来却不是自己想要的,无论修改多少遍也是如此。
难道我的写作能力就此退化了,还是老天爷故意在磨练我的意志?这些疑问,都让我陷入到无穷尽的恐惧之中。
元旦的三天假期,就在这样的混沌之中度过了。之后上班的时间更是浮躁不堪,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整天嚷嚷着学文习字、修身养性的我。那个能静下心来读书,安下心来写作的我去哪儿了?
万般无奈,我干脆也不去想写作的事情了,就让自己处在这种游离状态之中,让浑浊的心渐渐地沉淀。
我的心开始封闭,我开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觅。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寻觅什么,只是感觉把这么多年所经历的一切都过了一遍电影——无忧无虑的童年、跌宕起伏的青春、痛并快乐的工作等等。
我重拾了许多曾经失去的东西,也翻出了很多不愿意去想,也不敢去想的记忆。我的心,再次玩了一把过山车的游戏。
值得欣慰的是,没有提笔的日子,文字依然充斥着我生活中的大半部分——我依然可以利用一中午或者一天的时间读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将自己喜欢的语句记录在本子上。
我还经常在网上翻阅一些思想性很强的东西,在一些门户网站上的学术模块读名家们的新作,也在佛家、儒家和道家的世界里获得新的认知,寻找新的视角,然后再用这些视角重新去审视周围的人和物。
当一个人拥有新的发现,用新的视角看问题的时候,那他的心也相应地由封闭变为了开放。
这么长的时间都沉浸在佛儒道的世界里,自然有不少的收获。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静”、“空”二字。
就像我前段时间在心里的寻觅一样。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在寻觅,但又不知道自己寻觅的到底是什么。这样的现象,其实就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浮躁,这种浮躁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断地打乱着我们的思绪。如果不排解它,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一种恶魔,导致我们的心灵受到玷污,进而导致我们陷入迷惘。
我们一生所寻觅的,其实就是一种静境。
静心则专,当一个人的心静了下来,那他做事情自然会变得专注;静心则端,当一个人的心静了下来,那他的一言一行自然会显得端庄。
当我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之后,我重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果单纯地用唯物主义去研究这篇文章,你会觉得那只是一种幻象,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但当你接触佛学和道学之后,你会发现那些东西客观地存在于人的心里,而且能让封闭的心变得更为敞亮。
静境的前提,源自于空。
《周易》上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精神——一个人的心包容的越多,那么他心里的包袱也会随之减轻。
首先,我认同这种观点。但我也认为,人的心其实就是电脑的硬盘,容量再大,那也是有限的。所以,定期清空这个“硬盘”就变得弥足重要。
换句话说,人的内心一样需要经过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只有清除过时的东西,才能注入新鲜的养分;拥有了新鲜的养分,六十岁的人依然能够拥有一颗二十岁的心。
静境与空境,在我的理解中是存在于佛教里的一对孪生兄弟。心放空了,自然也就安静了;心安静了,自然也就把存在于心里的尘埃清空了。
我们一生的寻觅,就在于对“静”、“空”二字的追求。而换个角度仔细想想,我们追求的东西,其实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录入、编辑:张国远)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182616467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