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又响唢呐声
(作者:陈抨印)
清晨,一阵清脆柔美、婉转起伏的唢呐声由远及近飘进窗来,我赶紧伸出头去,只见街道上一辆红花围扎的皮卡车上坐着几个乐器手,吹的吹,敲的敲,打的打,后面跟着一排长长的婚车队伍,原来是在娶新娘子。
哟,好久没有听到唢呐这玩儿,真是稀奇啊!
小时候,村上哪家嫁女娶媳妇,都要请一队吹鼓手(一般5人:吹唢呐2人,敲锣鼓3人),滴滴答答吹个不停,从黄昏吹到黎明,从山间吹进小院,那高亢、嘹亮的唢呐声,萦绕整个山村,穿透道道山梁……但凡唢呐一响,村上的男女都要迅速忙活完家务,收拾了赶去喝喜酒。这时我便牢牢贴在母亲屁股后面,撵着要一起去,母亲总是熬不过我,也就常常把我带着。
参加那些婚礼可好了,除了可以座席品尝美味佳肴,还可以吃到花生、葵花、板栗、核桃等好多点心,更迷奇的是新娘陪嫁柜子里装的那些东西,那都是娘家人精心准备的“罂米子”糖、天心米糖、包谷花糖等,有时还有“红双喜”水果糖,不过不是随便能吃上的。这就要嘴甜,“爷爷、奶奶、叔叔、哥哥、姐姐”围着叫个不停,叫着叫着,就会有大把的糖果塞进兜里,那时真狠衣兜太小了。有一次一位奶奶将一把糖塞进我的裤兜里,殊不知裤兜早就破了,糖果就顺着我的大腿全掉出来了。哄到了糖果,男孩子们就是抢那未燃烧完的鞭炮,像个宝似的攒在手中;女孩子就去捡那五颜六色的彩纸,带回去扎成花朵,满屋子的挂着。
母亲她们最感兴趣是那唢呐,村上的女人们围着吹鼓手,在堂屋里自然形成一个半圆,听得津津有味。那吹鼓手也着实地认真,在调好声调后,便鼓起腮帮子,欢快地吹起来,声音开朗豪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一会儿吹出老生的苍老低沉,一会儿吹出花旦的俏皮灵动,一会儿吹出武夫的粗鲁莽撞……只吹得新娘子羞答答含苞待放,只吹得新郎官笑盈盈心花怒放,只吹到全村人乐哈哈就像过年。
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当年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尤其是吹鼓手一会儿摇头摆尾、一会儿点头哈腰,那如痴如醉、神奇十足的样子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有时俩个吹鼓手还相互调侃,互相比着较劲,比谁吹的花样多,比谁换气时间长,比谁能将全曲一气呵成。那时高、时低的音调,时急、时缓的节凑,总是把听众的心和魂紧紧勾着,真是人世间喜怒哀乐尽在这一唢呐之间。
随着时代的变革,操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各有所好:豪华礼车游城穿乡、宾馆酒店张灯结彩、西洋乐队欢歌送孝等等。红白喜事也不在其本身了,比场面排场、比出手阔气、比嫁妆金贵、比礼金大小,接个媳妇婚车要清一色几十上百万的,嫁个女子动辄嫁妆好几十万,老人去世了要热闹三天三夜……红白喜事形式也创新不断,闹房把新郎官脱光了打扮的人魔鬼样在大街上用人力车把新娘子拉着转悠,看后让人反胃;父母独居深山,过生日时被儿女接到山下轮着办席收礼,让人不可思议;一曲曲《走进新世代》《常回家看看》在灵堂上撕心裂肺地送去往天堂的老人,让人难以琢磨……吹唢呐这东西认为老气俗套,被遗忘得九霄云外。
而今,随着整治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的不断深入,在这山城农家又逐渐回归传统,将那些丢弃多年的“抬花轿”、“送新娘”、“吹唢呐”等陈旧仪式重新拾掇起来,用一惯古老的民情、朴实爽朗的节凑,让群众一睹民俗文化之风采,也让被物欲横流侵蚀的亲情逐渐找到了归路。
(录入、编辑:张国远)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182616467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