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
在这个自然、生命、社会秩序即将但还没有被完全毁灭,新的秩序和伦理还没有来得及建立的时候,我们或许还有一些时间对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进行回顾和反思。
如果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评判功过,那么人类在自然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和成功。其表现就是自然界里的动物越来越少,而人类越来越多;自然界里的野生植物越来越少,相对而言,专供人类食用的庄稼越来越多。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一直打着文明的旗号对周边的一切实施野蛮的伤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杀伤动物,砍伐森林,开发草原,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时至今日,人类应在醒悟中收手,但事实上却仍然在以保护的名义,继续向自然进犯,越来越膨胀的地球人口,越来越高效的工、农业开发,已使地球半数以上的原始森林,60%的温带混交林,45%的雨林,70%的热带森林被砍伐。地球因此永远失去很多极其珍贵的动植物物种。
人类伤害自然的过程中,表现最突出、最直接的是矿山开发,污水污气排放,现代化工和现代农业等。
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大规模地施用化肥,使现代农业的粮食生长区除了粮食以外,几乎不再有任何生命迹象,有时连杂草都消失。
20年前的乡村,在作物生长的季节,当人们走进田间,会看到很多庄稼之外的景象,如野草、野花、蚂蚱、野鸡的幼雏以及其他种类的动植物。而现在,昆虫没有了,吃昆虫的鸟儿没有了,追逐鸟儿的鹰和连田间的老鼠也不见了。
众人皆知,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和最大的效益,在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的同时,加快了植物杂交的基因革命,苹果与梨的杂交,黄瓜与西葫芦的杂交,草本与木本植物的杂交,以及温棚的大量使用,让果品和蔬菜类产品一年四季不间断的供应着人类,但它的原始味道与营养却与自然生长的产品相差数倍。以粮食为主的农作物也开始步入杂交的行列。具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已经家喻户晓,他研制的第二代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产量可达每亩1236公斤,而大面积耕种的推广产量也可达到每亩800公斤以上。吉林省农科院孙寰研制的杂交豆一号为例,其声名也已经远播世界,其亩产比普通大豆的亩产高出近30%。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而另一种结果则是这种高产的庄稼所结出的籽,不能作为下一年的种子。这就是这些杂交种子几乎没有繁育能力。不仅如此,这类转基因的产品被人类食用以后,在一段时间或更长时间会产生预想不到的恶果。
实际上,粮食在更多环节里并不是用于食用。粮食经销商和粮贩们,首先认为粮食是用来倒卖的,粮食加工企业则认为是用来制作饼、面包、果冻和萨奇玛的;另一些人则认为粮食是用来烧酒饮用的。总之,粮食更多的用来制造各种商品赚钱的。当食品进入人们的口中,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产地,贴着法国某公司商标标签的东西,原来出产于加拿大,贴着美国商标的东西却出产于中国或巴西。显然绝大部分食物出自土地和农民之手,但经过很多环节的参与、插手、加工、改造,这些粮食已面目全非了,有些甚至变成了有毒的、很糟糕的东西,插手的人越多,目的都不一定是要把事情变得更加完美,他们只是要找一个获取利益的借口。
人类开始一天天远离土地,一点点淡忘生命的根系与来源。到最后,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却总是与我们的努力和期盼截然相反,追求安全反而面对更大的危险,我们追求舒适,反而面对更多的劳顿;我们追求快乐,反而面对新的烦恼和痛苦。当我们一天天远离天赐的食物和传统的农业,一天天对土地和农民失去应有的亲近与尊重时,我们的身体开始出现肥胖、细胞变异、抗药性、内分泌失调,开始患上糖尿病,莫明其妙的焦虑、烦躁、冷漠等症状,并不知不觉地进入不通人情、不知感恩、麻木等心灵板结的状态。
其实,每一个人都来自于自然,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带着自然的基因记忆,每一个的情感都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生物多样性的环境给我们提供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保证,更重要的是一种安全感和家园感,那是一种近于恒定和永久的心灵慰藉。
珍爱生命吧,更要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福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