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妮
又到一年3月5日,又是一年学雷锋月。
新闻联播里的公益宣传片还浮现在眼前,升旗仪式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已响彻校园。
动笔写下这点文字,不是要诠释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而是被脑海中那段与雷锋话题有关的往事所牵引。
那是在小学四年级,“雷锋热”又一次席卷了校园。教室里,红领巾们热火朝天地扫地、擦玻璃、摆桌子、布置板报,以全新的面貌和干劲“向雷锋叔叔汇报工作”;校园外,爱心小分队手持笤帚扫把走大街、进社区,为三月的春风添加无限暖意。
我们的班主任,一位五十出头、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在响应学校号召的前提下,又有了新的创意——在全班开展“学雷锋讲故事”朗诵大赛。
说是大赛,其实故事的素材是老师提供的,选手有四位,根据平时表现推荐产生。四位同学各读一部分,连接起来,完整地讲述雷锋的生平和他“甘做螺丝钉”的感人精神。老师将最长的一部分朗诵任务交给了我。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已经记不清楚诵读的具体语言了,大致内容是讲雷锋生前生活节俭,却慷慨地支援、照顾战友,兢兢业业地工作直到最终不幸因公去世的事迹。
接到任务后,我兴奋外加紧张。兴奋的是,可以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可以在全班同学和特邀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字正腔圆的朗读;紧张的是,众目睽睽之下,如果出
错怎么办?何况对幼小的心灵而言,“雷锋精神”这个闪闪发光的字眼,虽然年年三月来学,但不曾完全参透它的本质和精髓。
在各种情绪的综合作用下,我开始了卖力地照本宣科式的背诵,也开始了学习生活中对雷锋助人为乐精神的“简单模仿”。那几天里,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被我用来刻苦学习并认真践行“雷锋精神”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练自然出成效。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比赛大会上,我的朗诵声情并茂,据说打动了不少听众,我赢得的小红花是最多的。
之后多年,依然年年学雷锋,却再难超越当年的激情;再后来,参加过多次朗诵比赛,进行过不少大会发言,却再难有当年的深刻记忆。
很感谢当年我们的班主任,她就用那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深深植根在我们心间。每到春风吹起,它就默默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别离家乡多年,昔日的小学校园已物是人非,我也怀揣梦想站上了昔日无限敬仰的三尺讲台。追忆往事,那段成长的足迹,那段乐观向上的岁月,却如此清晰地镌刻在记忆深处,并引领着我在异地漂泊中找寻温暖,明确方向,坚定步伐。
三月,如此迷人;三月的记忆,如此深刻;50年前毛泽东同志的题词,也将以各种新的方式和载体永传后世。
(作者系渭南高级中学教师)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