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回,我这是赴燕山游览长城了。夜幕磙圆,火车的长龙恍若穿破了时空的隧道,“嚓嚓喳喳”的凄厉声如战国风云的短兵相接,刀光剑影。过了黄河,我才觉得鲁国真的离我远去了,蓦然感到燕赵在前,齐鲁在后,秦魏韩楚吴的疆域亦春秋依序。可惜:我不是当年孔圣人挥师周游列国,讲道施礼的,可我还是希望能踩着他的车辙,给我以深邃的眼力,观望下燕山的长城。只不过当年的先师流离颠簸地赶着马车而去,我搭火车罢了。我想当年的孔先师如果登上燕山的长城,看到群雄列国的分庭抗礼,以城为塞,争相吞拼,分明与他的仁政治国背道而驰,终将难免遭受一场血腥的生灵涂炭,他又会做何感想呢? 长城的确长,如同它的年龄一样古老。我的故土曾是鲁国的江山,鲁国也是修筑过长城的。鲁国疆域小,长城却悠久,齐国也是如此。我想:鲁国覆灭了不仅是国,连长城也被埋藏了;齐国倒戈后,长城还依然冠以美名,为什么鲁国没有如此幸运呢?鲁国筑造了长城,却未能守住自已的疆域,这是多么惋惜的事。是鲁国的疆域小,城池浅,兵力不够勇猛吗?或许:鲁国因为出了孔子,孔子文诌,以仁治国何以擅能断武!鲁国且弱势薄,又近谈礼仪,何以雄霸群国之首!是鲁国因为有了孔子,泰山才成为五岳之尊?还是鲁国因为有了泰山,孔子才成为圣人呢?或许,泰山的五岳之尊盖住了鲁国的长城;或许,鲁国的长城从未声名显赫过。正因鲁国有了孔子,才没能像秦国产生了帝国。泰山独尊承揽不了天下,得天下的为勇猛彪悍的秦人。所以,秦人出千军万马的统帅,鲁人出饱读经书的儒家。武人统江山,儒人能治国。鲁国未称帝国,却有帝国的始皇前来泰山封禅。试问那个帝国的嬴政,他膜拜泰山对天封禅,不知道泰山是儒家的象征吗?他怎能再焚书坑儒呢!所以,坑儒的嬴政只能叱咤一时,执儒道的孔子却可以千古。 出了鲁国,茫然觉得泰山的巍峨雄壮,松柏莽莽的长烟笼着黄河涛涛的飞沙走石袅袅向西;如孔夫子携弟子坐着马车周游列国风尘仆仆的轱辘掀起的浓雾;又如九曲回肠的长城盘旋云霄,从秦人的天空一直向东蜿蜒到沧海。从鲁境入燕山没有关隘。火车轧轨朝北,一马平川,一抹抹铅黄的村舍圈着千百年来浑然厚实的土地,伴着树木的浓烟团团向后撤去,遥望前方,已是高山在前,黄土在后了。猛然顿感身板越来越高,似攀登了天梯,高耸入云起来,不知不觉地将长城踩于脚下。燕山的长城果然雄伟,山垇果然谷深,云霭缥缈低敛如绫绸,从长城逶迤的脊梁上缭绕着,至西向东陡峭盘旋,如笼般将燕京城拢个严实。山居高临下,城凹槽如鳖。放眼朝南眺去,恍然萌生:是偌大的华北平原成就了燕山的天然屏障?还是长城的割据成就了燕京的天下? 天下易得不易守,修长城守长城旨在固天下。从陕西咸阳到燕京几千年来,不知修过多少长城,抵御过多少战争,葬身过多少亡灵。其实,群山越崔嵬,长城越险峻,风景越巍巍壮丽,那么联想下曾经建造过它的劳苦大众呢!该有多么艰难险阻。因修长城发动百万之众的嬴政该如何评判他呢?是统帅!是暴君!也是抗击北方俨狁、匈奴的佼佼者吗!历史的刻录:策动修长城者视为罪人,建筑它的庶民才是智慧伟大的。嬴政与他的儿子胡苏便是如此。 我的祖先修过长城吗?他修过的长城属于哪一截?哪一隘?那么多死去的亡灵有他吗?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从临洮到辽宁虎山,从秦朝到明朝,长城难道不是一条血腥涤浸的长廊吗?我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游览燕山的长城呢?传说深夜里点燃烽燧台,趁着火苗熊熊燎烧的光芒,从瞭望台俯瞰远方,能隐约看到孤魂野鬼游离的身影,听见人吟凄厉的哀怨。我却什么也没有觉察到:是我的祖先没有予以我通灵会神?还是我不够虔诚?我朦朦胧胧着看见崇山蜿蜒,带着黑黝黝如蛇的长城腾空翻滚着向远方绵延,屹立威严,深沉踏实,映带着山脚下村落里低低矮矮的房舍反倒清净安详。对于居庸关的墨铭碑文,乾隆皇帝是:“居庸叠翠”。在皇帝眼里,它难道仅是一掠秀美琦丽的风景吗?我看不以为然。 是战争的启示铸就了长城的奇迹?还是长城是那个时代与时俱进的产物?古时称长城山麓以北为塞外,恐怕如今的塞外要推移到内蒙的地界了。燕山以南关内的广袤无垠的腹地,古人说:“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号称帝王社稷的粮仓,先人赞誉居庸关长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看来真是恰到好处。汉朝的李广卫青,他们与匈奴单于决战沙场,很多时也便以长城做为关隘,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将都迁至燕京,可想:他将燕山居高环城的位置看得有多么神圣。 春秋各国修筑长城,不乏有想互抵制防御的,但对于秦赵燕三国来说,匈奴与东胡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长城的修建。之后,长城越修越长,如同它的疆域越来越广;匈奴与东胡却越撤越远,慢慢地,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似乎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了。我甚至有点嗟叹匈奴东胡等那些凶猛善战,烧杀掳抢的游牧民族!它们迫使我们的祖先修筑了长城,越挫越勇,越战越强大智慧;这是苍天注定的巧合,还是历史趋势的必然呢!其实,强权威胁从来都不是平衡民族之间的桥梁,有时一个人的气节都难以让他屈服,何偿一个勤劳正气的民族呢! 一个人的思想可以传承,一座伟大的建筑可以千年矗立,孔子如此,长城也是如此。长城使我们拉近了与古代的距离,看到了它古今辉映的一面。对于思想的见证与诠释:文字的效果往往没有实物来得具体。《论语》是字迹典故,长城是雕塑,都有精髓可取之处。长城气魄雄浑,汇聚了一个民族的智慧。燕山不驮长城,何以闻名遐迩,长城不依燕山,何以统领天下。 当年孔圣人登泰山略感小天下,如今,吾登长城而小燕国,八达岭,居庸关更为如此。长城东西跨越一万里,东海一个雷鸣电闪,霹雳几声,如日出的光芒,照亮道道长城的隘口亭台,霎时间就传到了长安。那长安城里歌妓的欢愉悦舞声还能溜着太行山、燕山的长城传到东海吗?那样,守城的将土还能消除几分寂寞。圣人可以拜,佛主可以祀,几千年存在的长城,长城又是无数殉国的亡灵堆砌起来的,难道不该祭坛一下吗? 一个伟大的建筑奇迹绝乃徙有虚名,一个朝代修,近乎代代王朝几千年延续,究竟用过多少人,我们无从考究。长城无疑是世界上最浩瀚持久的工程了,但这样的工程居然为了战争防御而建,可以想象战争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远。古代已成为尘封的历史,长城难道不是可鉴的历史标本吗?千年风雨的洗礼,早已侵蚀了曾经战火滚滚的烽火台,还有那匈奴胡人金戈铁马褪色的身影。失夫悲恸的孟姜女因哭塌了长城而名垂千古,一个女人凛然豪迈到如此地步,恐怕在秦朝唯是独一无二的了。我们立于长城的山巅上又有何感慨呢!是瞻仰,是敬畏,是膜拜…… 孔子死后有了孔庙孔林孔府,帝王将相名列推崇,可以想象他声名显赫的气派程度,甚至,连泰山都跟孔子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可见:长城不是一个人思想,却是思想的集大成者,几千年传承而来。长城失却了战火的硝烟,它该走向何方呢?从孔子那采撷得是思想,从长城那该汲取些什么营养呢?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为战争而建!战争又为和平谋求福址吗?!长城的古朴憨厚,坦荡直率,深沉恢弘,不正是我们民族的勤劳智慧的光辉吗!历经几千年用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怎么可能是奢华宫殿的象征呢! 登泰山携了一块青石回来,自叹带走了一座山;心想:山是化凶辟邪的宝,于是心安理得起来。如今:登长城我该带走什么呢?朋友说,什么也不用带,什么也都带走了,燕山几千年的沉淀的灵气沾了满身,这还不够吗?听朋友这么一说,我胸襟豁然开阔,两手陡显空空,却胸怀万物。“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才知道,好汉是需要勇气的,犹其是大雨中游览长城,更是别有一番风韵。我庆幸大雨竟让我赶上了,这难道不是给我以拔地通天的气魄吗?漫着长城,我越走越远,像是在雾岚中穿梭,瞻前顾后一下,已是前无故人,后无来者了。我深情地仰天冥想:这一片片云从哪里而来,又要到哪里而去呢;也许,它曾经的雨降落过这里,又从这里瓢走过;那祖先也一定淋过它,给他以奋进的勇气。这么一想:我的血脉也默默地沸腾了起来,情不自禁地陶醉于那生生不息的雨中!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