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抱艺 终望大成
--雷世斌书法印象
雷世斌的书法大名早已流传,不过,虽仰望已久,可我却与他失之交臂,未曾谋面。第一次见到他的书法作品,还是在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盎然院长那儿。院长先是送了我雷世斌先生的一幅字,并说他是合阳人,咱的乡党,字写得十分到位。于是,我才看到他的书法作品并有缘认真观赏,一饱眼福。
雷世斌先生的书法写的是楷书,谁都知楷书是书法中最难的一种,它要求笔笔见功,框架结构必很讲究。难怪宋代诗人陆游有“学书当学颜”的诗句,这确是经验之谈。雷世斌先生的楷书不同于一般,既有先贤的韵味,又有自己的创新。让人看着既有汉魏碑刻的雄强、古朴、端庄,又有苏轼、米芾的儒雅厚实。整幅看去气势飞扬,笔力沉稳、奇崛、朴茂。其用笔虽不像草书书法家那样肆意宣泄,但却写得健如行云流水,清秀俊美,字字见功,神采焕然,给人一种神畅挺拔的感觉。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博大精深,让人像看到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整幅闪耀着深厚、巍峨、灵秀、润泽的光彩,细品则字字珠玑,风格洗练、淳厚、隽永,显出独有的个性特征。
他的作品,让我爱不释手,出于本能,很想为他写一篇文章,于是盎然院长送我一本他的书法作品册子。我接过一看,厚厚的一本,那上边有他的自述,有著名书法家黄钟为他书写的一篇文章,有吴三大先生为他题写的条幅:“书通神道”。这本“书法作品选”的上边,虽有他的行书、草书等,但最多的还是楷书,有小楷、行楷多种,看来他是以楷书见长了。
应该说,他是从难处着手,向难处进军了,而且是临帖很多,功力深厚,悟性是极好的了,难怪黄钟先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说:
世斌的书学之路,约而言之,不外修、律、养、悟四端。他秉承先贤“博观远志,抱艺修身”之古训,结缘翰墨,如晴岚之含远景,顾其“远”而不近其利。修其德而不乱其性。其书端庄秀雅,同辈莫及。故知“唯德动天”之说不妄,尚德者艺必高。历代书圣文豪,无不以其德能而流芳百世。况世斌就出生在书圣王羲之临池“池水书墨”的合阳黑池镇。巨碑在侧,铭铭于心,修身抱艺,终望大成。
律者,规已之行。世斌对自己的为人处事,临池作书是十分严谨的。承古训,尊恩师,虚心求教,洁身自好,从不越雷池半步。难怪省书协主席雷珍民先生视其为“爱徒”故而谆谆施教。师之严,徒之福,故观雷世斌书作便晓其人耳。
养,积之谓也。所谓“积水蓄层澜”。不积学而如过眼云烟,永无成。所谓“积土成山,汇露成海”之理,妇孺皆知,然几人能持乎?世斌谨其一者。其书作可见其融铸古今之成。上自晋唐,下至今人,无不涉之于心,表之于书。
悟者,云性之能也。世斌不仅勤于形,更能妙其神,是为难得。临池静观,笔至神随,几乎每观新作都能给人以新意。概以其对所书文字内涵之领悟而然。这就是书法境界。书如其人之说古已有之,今人遍唱,然以其律已者少。不仅如自己,也如所有的人。如工、如农、如兵、如学,更如所有艺术家自己。世斌悟性在于每书如不同的人。或行或楷,或静或动,都如书中人,这便是个性。凡艺术无个性者劣。我以为如人要如世上最美的人,给以美感的人,这就要求书家探求美的基本原则。
盎然院长对雷世斌先生的书法,评价也很高,说他功力独到,在全国和省一级的展出和大奖赛中,多次获得金奖,是名副其实的青年书法大家。我听着,不由得再一次翻看着他的《书法作品选》,思索着沉吟起来,心想:美啊,雷世斌的书法。我虽没有见过雷世斌本人,可看那书法册子上的照片,一眼望去很年轻,很帅气,脸方额宽,鼻直眼细,一身装束,很朴素,但透露出许多艺术家才有的风度。从照片上看,他正举目远眺,似在思索。是啊,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不管搞什么工作,特别是搞艺术这一行,必须思考,思考就包涵着悟,佛要悟,道要悟,艺术更要悟。虽然,在这本《书法作品选》的后记中,雷世斌先生有这么一段话:“受故土文化之熏陶,带着对传统艺术的虔诚膜拜以及先贤大师的鼎力敬仰,游瀚海,不断探索,乐此不疲。受书朋艺友只催,感人至深,匆匆成册。由于鄙人阅历浅薄,积累不多,唯恐有失,不尽完美和令人缺憾之处在所难免,恳乞同道师友前辈方家批评赐教,唯一令我欣慰的是得以用自己的心血凝成的作品,回报给了我生命和灵魂的黄河故土,回报给了对我人生付出心血操劳、聆训鞭策的恩师。常曰:为行务实,以文养书,尽勉于学,令余深明。”从他的感悟中,就可以确切地看出他的书品成就之高,除故土滋润,其来源一是苦练,二是深悟,悟才能抓住艺术的深髓。
看来雷世斌先生,是站得很高了。
自从看到雷世斌先生的书法作品后,他的形象,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和极高的书法水准,常在我脑中萦绕,于是写了这篇文章。我想,我以后一定能拜访到这位艺术成就斐然的青年书法家。并在心中暗暗祝愿他长足前进。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