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化。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既有实际根据,又有理论依据,并被实践所证明。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证实了毛泽东同志“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的哲学思想。这就是马克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考察认识问题,首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造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正确地阐明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辨证过程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根本上指明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使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土地革命时期,党依靠群众克服了白色恐怖的严密封锁,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点燃了革命火种,打败了国民党的五次反革命‘‘围剿”,使我党在极其困难中得以生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国民党全副武装的800万军队,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彻底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制定的一系列富国富民政策,群策群力,发展了空前的大好形势,深得广大群众的赞同和拥护。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坚持群众路线就能够胜利的这一真理。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到胜利的现实,更符合马克思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哲学思想。 ’
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必然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去年夏秋之交,北京平息犀革命暴乱期间,人民群众一面坚持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反对动乱;一面又面临生命危险,向人民战士送衣送饭,问寒问暖。
这种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所表现出来的高度主人翁精神,充分验证了坚持群众路线的强大效力。相反,由于脱离群众,在一些地方的少数人,干群关系恶化,表现在思想上是群众观念淡化,主观主义、命令主义严重,放弃群众利益,而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遇事先替自己打算,颠倒了主仆关系;表现在组织上,拉帮结派,互相利用,任人唯亲,不讲原则,拉关系走后门;表现在工作上,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行贿受贿,损害党和群众利益,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表现在作风上,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说空话,不干实事,办事讲排场、图阔气、搞形式,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的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的痛苦视而不思。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破坏了党与群众的联系,弱化了群众对党的信赖,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正如群众对一些长期不深入基层的干部现象,“吃饭没人让,狗咬没人挡,睡觉没有炕”。这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成为坚持不坚持群众路线的显明对照。我们肯定地说,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根本保证,是克敌致胜的法宝,是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党群关系的迫切需要。
改革是伟大的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者,我国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就是把党的政治路线溶化在群众之中的结果。否则,没有群众的创造性活动,“四化”建设将会成为空中楼阁。十年改革中,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推动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当改革遇到困难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和党同心同一2R1一德,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使我国经济实现了新的转机。实践进一步证明,人民群众是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的依靠力量。为此,在改革中,在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都必须长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的依据。当前,党中央号召广大干部学哲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辨证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快“四化”建设步伐。
作于l990年秋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