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一家人终于能吃上一桌团圆饭了。席间,女儿高兴地说:“外婆,今年不用挤在咱家的旧房子里过年了,幸福吧!”母亲喜笑颜开地说:“是呀,这是今年咱家最高兴的事了。”
母亲出生在五十年代初,她的经历与新中国的成长几乎是齐步并进的。母亲告诉我她小时候因为家里孩子多,经济又不好,再加上重男轻女根深蒂固的影响,她完全没有进过学堂。
母亲虽然与念书无缘,但她却希望我和妹妹都能把书念好。九十年代初,我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上了西安的一所中专学校,当时同学们和我的代课老师都高兴地说我是班里唯一翻了秦岭,出了大山的女生,高兴着前来道贺。可是对于我家而言,却是半份欢喜一份忧。祖父过逝得早,父亲又是家里的长子,自然也过早地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担,已经够辛苦的了,我又考上了中专学校,光报名钱又是一大难题,再加上祖母也许是出于心疼我父亲的缘故,唠叨着:“女娃子家,念书有啥用,供出来,还不是人家的媳妇,花那钱干啥呀......”在临近开学时,唯有母亲着急我的报名钱没有着落,父亲无奈地说:“反正咱屋里也没钱,我也没有心情供她,要是个小子娃,那咱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供给娃上学......”母亲才明白家里已经放弃让我上学了。母亲不知跑了多少里山路,敲了多少户家门,遭遇多少份冷嘲热讽,终于在开学前凑齐了我的报名钱。
母亲虽然很少走出大山,更别说有什么独特的见识,但她哲人般的言语不能不让人折服。在我满怀热情地走上工作岗位时,却遇到了一些让人极不开心的事。吃苦受累是我,表扬受奖却另有其人。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回家,把一肚子的委屈倒给了母亲,母亲耐心地听我倾诉完后,淡淡地说:“娃呀!人本来就是在矛盾的缝缝里求生的,现在你工作了,要独个面对好多事,这才正是磨练你意志的开始......”母亲的只言片语不是让我释怀,而是令我目瞪口呆。以母亲的“学历”,她对我的开导却一点也不亚于上学时班主任老师的谆谆教诲。
母亲除了像大多数农村妇女勤劳朴实,胸怀宽广以外,她那乐观的心态不能不让我赞叹。不管谁家需要帮忙,母亲宁愿放下自己手中的活,都要尽力去帮忙。我埋怨母亲不该去帮那些曾经在我家最艰苦的时候嘲笑过我们、欺负过我们的人,母亲却不以为然地说:“咱能帮人家一把是一把,谁家没有难处啊!”母亲总是只记得别人的好,常常用“记不清了”忘记矛盾,这也就是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我的生活心态吧!
母亲与教育家的称呼几乎无缘,但她的教育方式一点也不逊色。我长妹妹十岁,渴望将来她比我更有出息,所以工作后每年送给妹妹的新年礼物都是十多年不变的教辅书籍。可是妹妹一点都不爱学习,我给她辅导时,她不是在听我辅导,而是随时准备躲避我的巴掌。有一次总归没有我手快,我愤怒与恨铁不成钢的巴掌让她鼻血直流。母亲过来一边照管妹妹,一边数落着我:“她不是做钢的料,你强拿她去炼钢,那能成吗?不管她是啥材料,有用就行!”母亲的话又一次让我哑口无言,这不正像教育家常说的因材施教吗?
如今我和妹妹都已为人母,今年春节回家,妹妹家的两岁孩子非要自己拿筷子吃饭,孩子的新年装可想而知会让饭菜弄成啥样子了,妹妹就用武力镇压孩子的行为,母亲数落说:“衣服脏了,可以再洗,把娃的主动性打压了,以后你哭都来不及......”我家孩子,期末考试不是很好,我埋怨着给父母诉苦,母亲数说我:“你是叫娃刚把试考好让你高兴哩,还是叫娃以后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母亲的一席话让我惭愧不已。
母亲不善言辞,但她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幸福。我经常因家里的一些琐事和丈夫吵架,在我看来好多事都是我受委屈的时候,母亲依然数落我:“娃呀!你也老大不小了,还给肚子灌了不少墨水,为啥不颠倒过来想事情呢?万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要光想着别人的不是!更何况他又不是别人,他可是要陪我娃过一辈子的人哪......”当时听到这席话的时候,更加生气,甚至怀疑我是母亲亲生的吗?为什么连母亲也是非不分了呢?在我大发雷霆,像倒核桃一样把受委屈的事情一一倾吐,母亲却默默地说:“我娃呀,你受苦了!”我的眼泪如潮水般汹涌而下。当我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后,我一点也没有料到,母亲竟然轻声地说了一句话:“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母亲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智慧弥补了没有念书的缺憾;用坚定的信念为我开启幸福的航标;用乐观的心态教会我如何生活;用潜移默化的说教引领我怎样做人;用大山一样的胸怀守望着儿女的幸福!
作者:冀玉霞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