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8年6月29日是个天气炎热的日子。县文联组织我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部分会员,驱车前往羊山度假村 ,在那里举行作家协会、诗词学会“羊山创作基地”挂牌仪式。作为旬阳县作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双重身份的我也一同前往。就在挂牌仪式开始,鞭炮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作家协会、诗词学会“羊山创作基地”两块牌子上的红绸被揭下来那一刻;我和许多在场的文友们当时的感受一样,心就象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似的,眼睛也湿润了。为什么呢?也许就在红绸被揭下来的瞬间,我们许多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可能都会明白,从今以后,羊山创作基地就是我们的家了,我们终于有家了,有家的感觉真好。共进午餐后,在度假村的歌舞厅里,我真想唱潘美辰的那首歌名叫《我想有个家》的歌儿,把内心难以言状的喜悦心情通过歌声释放的淋漓尽致。但因我记不住歌词,只得作罢。于是,带着微微的酒意,我坐在那里尽兴的听着当地的民歌手和我的那些男女文友们扯起嗓门对唱、清唱着旬阳民歌,就象西安人喜欢听人吼秦腔一样。
家的含义是什么呢?社会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家说家是风雨相依、同甘苦共患难的两人世界。其实我想说的是家是一个积累和宣泄情感的幸福港湾,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是一辆承载着温馨、和谐、欢乐的幸福快车,是你和你的家人在一起时那种感情世界的全部。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路。同样,世界上本没有家,由男女两人走在一起便有了家,但那是个小家。由许多人因多种或同样的原因走到一起,于是便有了大家。例如我县的文联亦是如此。文联就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文学艺术爱好者组成的大家。是改革开放的那一缕温暖春风,给人们期盼已久的、沉寂多年的文学艺术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我们这一群爱好文学的人们为追寻梦想而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而在文联的帐下,有作家协会、诗词学会等等许多小家。作为这个大家的一员,我很喜欢这个家,也很恋这个家;就象现在的小伙儿喜欢他心爱的姑娘那样;甚至有时在我心绪欠佳时对这个家有一些依赖。就象毛阿敏唱的那首歌那样,我在这个大家庭里相遇了不少老朋友,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如喜欢研究山里生长的白蜡树,爱讲山里的故事的陈欣明、走出山坳后发现太极岛始光的吴建华、喜欢躺在山坡看天空的鲁绪刚、很有宽容心的杨常军、喜欢探讨人有几种活法儿的姜华、忙于搭建自己《知心姐妹》舞台的郭华丽;有忙于在“太极城人家”家访的黄振琼、对文学和医学都很专注的王娟;还有演讲与文字俱佳的梁玲、喜欢在旬河、汉江边上寻找乐趣的的鲁延河,因了写作,导致在旅途中“我遭遇你,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石晓红等等。还有许多是写作高手的新朋友虽然叫不上名字,但因兴趣爱好相同,倒也一切尽在不言中,一见如故。在这个大家庭里,特别是那些年轻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我对他(她)们有一种后生可畏的感叹;他(她)们都可以做我的老师。我也感到很欣慰,因为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县一个很有潜力的文学创作群体一定会异军突起,越秦岭跨长江过黄河,大展风采和宏图,独领陕西乃至全国文坛风骚。当然,我也会为他(她)们取得创作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你说,我们文联这个家有多好啊!
有家的感觉真好。这个感觉起源于我1974年春同6位怀揣着梦想的高、初中毕业同学到农村去插队。就在到达生产队当天我就想,从今后我们7个人就是一家人了。那个时代条件异常艰苦,我们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靠挣工分过日子,一个满工才挣0.32元。文化生活也非常落后,一本借来的《群众艺术》杂志不知让我们翻看了多少遍。后来我们几位知青就在一起苦思慢想,怎样才能干轻一点的活儿又能挣到高工分呢?还是曹大铭主意多有办法,农村文化生活落后,我们成立文艺宣传队演戏吧。当他向大队王支书提出成立文艺宣传队演戏的事时,王支书满口答应,并给我们所在的生产队长也打了招呼;知识青年们排练一天节目记10分工,外出演一天戏也记10分工。但有个条件,只准把戏演好,不准把戏演砸了。就这样,我们男女知青组加上几位回乡知青成立文艺宣传队后,便开始以我们插队所在地的公社文艺宣传队的名义到全公社各个生产大队巡回演出;并且一直演到与我县交界的湖北省一些公社和生产队。1976年9月9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党中央发出通知在举行悼念活动期间不准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我们的文艺宣传队才宣告解散。现在,我已年过半百,也许是人上了年纪容易怀旧的缘故,我常回忆这段难忘的3年知青生活,也十分珍惜这段生活。当年,我和许多下乡知青一样,把插队的知青点和公社都当成自己的家。同时也正是这3年艰苦的知青生活,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上有了一定的生活积淀,并在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中得以蓬发和释放。3年的知青生活,使我懂得了怎样做农村工作。改革开放30年,我在搞好本职工作同时,先后被县上抽调搞过社教、扶贫、冬(春、秋)季群众生产,生活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计划生育、农村党建等多项农村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县上表彰,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1年秋,我被县委社教办选派到观音乡(现仙河乡)搞社教工作,路过我插队的村(机构改革时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委会)时,老乡们老远就认出了我,老远就喊着我的名字说“你又回来了”,我当时喉咙就有些哽咽。“你又回来了”这5个字的一句话,使我感慨、感叹、感动了好多年。当时,离开插队的生产队已15年了,但老乡们还没忘记我,还挂念着我。真正把我当成一家人,当成自己人。确切的说,仙河乡应该是我的第二故乡。如今,30多年过去了,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惠及着千家万户,仙河乡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水平和档次与我插队时的情形相比,早已是鸟枪换大炮今非昔比了。如今的仙河乡不仅实现了水、电、路三通,有不少人还当上了阔老板,而且经常投资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如修路、架桥、建学校、帮扶贫困户等等。每当我回忆起30多年前的往事,常常使我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过去老乡们出门办事靠走山路爬坡,现在老乡们出门办事走平坦的公路坐小车;过去老乡们开会商量事情扯起嗓门满山大声喊,现在老乡们开会商量事情打开手机便知道会议内容;过去老乡们看戏看电影走几十里山路,现在是文化单位送戏送电影到家门口;过去老乡们信息闭塞两耳闻不到窗外事,现在老乡们是打开电视机便知道天下事;过去老乡们想念在外地的亲人就看挂在墙壁上镜框里的照片,现在老乡们想念远方的亲人打开电脑便和远方的亲人视频聊天说说家常话。太多的变化使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达。有一位仙河老乡说的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政策,才让我们富起来,日子过的好起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感谢共产党呀”!你说,我们广大农村这个大家有多好,我们的群众对党的恩情有多深,多么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机遇、好政策啊!
有家的感觉真好。这个感觉使我想起了1983年7月31日的那场洪灾。肆虐的洪水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进村那样突然袭击了旬阳大地,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奋起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通过灾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城乡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县、乡两级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每届领导班子发扬“三创精神”、改变家乡穷山恶水旧面貌的雄心始终矢志不渝。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规模化建设不断加强和扩大;城乡交通枢纽不断扩张和延伸;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措施不断强化和落实;文化、教育、旅游业日新月异;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高科技含量指数不断上涨;旬阳这颗闪烁在秦巴山峦上空的耀眼新星,已经用让人刮目相看的灿烂笑容出现在世人面前。你说,我们旬阳这个大家有多好啊!
有家的感觉真好。有了这种感觉,使我经常喜欢哼唱《家是温柔港湾》那首歌,尽管我老记不住歌词儿。特别是在我出门远行感到孤独时;每当我离开家时间久后,和出门在外相遇的朋友聚会时;这种感觉就象我饮了一杯家乡自产的甜杆儿酒,那味道儿愈香醇愈浓烈。
现在,国家修建的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将在家乡穿境而过,我和众多的父老乡亲一样,期盼着旬阳这个大家庭会变的越来越好。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