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赵攀强先生勤奋笔耕二十余载,左手写新闻,右手写散文,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两件事都做得有模有样,颇有成绩,让人羡艳但绝不嫉妒。他的新闻和理论文章屡屡获得大奖,其散文《让心灵不再忏悔》和《幸福在哪里》更是拿的2010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因其个人成绩突出,最近荣获文化部“文华奖”,作为朋友我只有向他致以遥远的祝贺和敬意。
攀强先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因知识改变命运而拥有的一份工作格外珍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从安康农校分到离家较远的旬阳北区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拼命忘我地工作,发奋顽强地读书写作,以工作的实绩来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理解与认可。那个时候,白天他用自己所学的农技知识做板栗嫁接,夜深人静时搞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在县广播站和地区的报纸刊发消息和文艺作品,每一篇作品的成功都让他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之中,每年他都是原小河区委区政府表彰的先进工作者,也是县委宣传部表彰的新闻优秀工作者。我在南区当普通的教员,偶尔地也在媒体上小试牛耳,忝列过宣传先进。没承想到的是,二十多年后,依然在搞新闻和写作的竟然是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愚人和痴迷者。他拼得就是一份执着,一份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对写作的献身精神。
我常常想,攀强先生写散文绝对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而为之而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你看,他因为工作成绩而被领导赏识,考取省团校进而被唯一获得上中央团校的机遇,那可是全国青年高干的摇篮。却因为当时地方财政的补给不足与家庭难以供给而错失时机。他没有自甘沉沦或者一蹶不振,而是挺直腰杆奋起直追,用实践证明自己是一颗发光的金子。他倾情笔端写出了大量的新闻,也尝试着写一些散文小品。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先后被调到县报社、宣传部和组织部,成长为县委通讯组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县文明办主任,每一步足迹都证明他是一位在每个岗位上都是踏踏实实地想谋事干事的人。
现在是浮躁的社会,谋事干事被列入另类。攀强先生做人这样,为文亦是如此,难的是他作文和为人能做到有机地统一与和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清瘦的面庞,稀疏的头发,是文章掏空了他的身体和心智的结果。他的散文就是他的脚印,是倾注笔端做人做事的思索和见地。鲁迅先生说散文应“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刘半农先生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赵攀强先生的散文集《秦巴放歌》中许多散文正是这样,一切随意地写,赤裸裸地表达,写看到的景与人,写心中的意念与想法。虽写得直白,却不乏艺术性。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写散文是自由的,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不写,有灵感就写,没灵感就不写。因此我的散文是自己真实思想的流露,是发自肺腑的心灵倾诉,所以片面性、随意性和偏激性在所难免。
但我从他的字里行间更多地读到的是满篇的真挚真诚。不论是对生活的感悟,对山水的赞美,对亲情的怀念,还是对岁月的回忆,以及旅行途中的散记,都会使读者的心灵得到一种洗涤、净化和升华。有人写文章总让人感到空洞无物或泛泛而谈,似乎什么都说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让人不着边际地神秘,或者高高在上做牧师的宣教。情到深处自出文,思有境界亦成章。攀强先生的散文没有花拳绣腿,没有花狸狐哨的感觉,满篇充满着情到深处的至真启悟。就像在花花的世界里,遇到一位一个至亲故交一样感到亲切自然。真诚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长时间蓄积的道德风景。我有幸跟他共事一年多时间,做很多好事他都是在背后默默地平静地做着,好多年后别人无意中才会告诉你,他做过的好事。据我有限的所知,他是除了读书写作之外没有别的业余爱好的人,在工作上是愿意并身体力行维护着一种公平公正的人,是一位纯粹的人,是一位勤奋踏实而有开拓精神的人,是一位值得人永远尊敬的人。你看他的被点击数百万次的《幸福在哪里》,让人读出理智和温馨的光芒;《无奈的应酬》让人感叹做人的不易,旷达而幽默;《感念恩师》、《母亲坟头的诉说》和《空山恋读》这一组文字让人感动、喜悦和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的敬佩。他是以情取胜的,以细节感动自己和别人的,以质朴的文风赢得散文界的认可的。当自己因恋读而忘记了放牛,牛害人时,自己的那份忏悔;当父亲发怒要撕书时,母亲的劝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质朴而真切,给人留下深深的记忆。
攀强先生的散文不矫情不做作,是内心的真诚倾诉。有人写了一辈子的文章,或许都没弄明白作文先做人,做人远远高于作文,有什么样的境界才会有怎样思想高度的文章。他的《女儿,爸爸有话对你说》和《女儿,爸爸为你感动》这组文章,你能读出她的深邃、单纯和幼稚,他在规劝女儿如何克服困难时,举出楚汉相争的事例,缺乏感性认识的一部分读者也许认为作家的思想和见识的贫乏,但恰恰见证了作者的单纯和深深的父爱意识。文到深处情自现,情到深处品自高。他还有一部分散文,诸如《石流,我会再来看你》等文章,我想是因为害怕有人对号入座,而故意删除,殊为可惜。而恰好这些散文最能见真性情,让人看到作家的仗义执言、嫉恶如仇的另一方面心性。
读攀强先生的文章总能读出一种如莲的喜悦,读出一种大境界才拥有的大安静,就像你跟他相处一样惬意舒适。在之后的散文路上,他读书的面如果再宽一些,散文路子再宽一些,再能追求一些高于生活本身的艺术性,相信他的散文会更精致更耐读,更会散发出应有的魅力的。作为一个挚友和诤友,我是有一种期待和信心的。
(注:此文是作者为赵攀强散文集《秦巴放歌》撰写的评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