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80后的我们,改革开放也伴随着我们20多年,其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珍藏。我们新家的墙壁上有三幅"画",记录了我们家三十年的变化。
第一张照片,黑白的,摄于1976年冬。午后的阳光下,爷爷奶奶正襟危坐于长条板凳上,身后站着大伯、爸爸、姑姑三人。一家五口清一色的灰布袄,千层底的棉窝窝。背景是自家三间斑驳的土坯房,窗棂上糊着毛边纸,泥瓦上晒着自家种的大白菜。那时爷爷工资低,奶奶工分少,大伯、爸爸、姑姑又要上学,大白菜就成了全家人冬天唯一的蔬菜。全家人表情:凝重、严肃,奶奶眼里闪着淡淡的忧愁。
第二张,彩色的,摄于1987年秋。那年爸爸大学毕业,村里也早已包产到户了,我们属于那种既有余粮又有工资的家庭。照片上爷爷脸上有了笑意,爸爸一身笔挺的西服,还穿上了皮鞋。身后是一砖到顶的机瓦房,四开扇的玻璃窗,屋檐下挂着金黄的苞谷,机瓦上晒着火红的辣椒,房顶高耸入云的是14英寸黑白电视的天线。全家人的表情:渴望、坚定,爸爸眼里透着跃出"农门"的自信。
第三张,彩色的,摄于2007年春。爷爷七十大寿。此时我已是大二的学生。在那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里,满头银发的爷爷奶奶身穿唐装,安坐于太师椅中,怀抱姑姑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脸上露着慈祥的微笑,接受着儿孙几代人的祝福。刚装修过的楼房里彩灯高悬,斗大的寿字端贴堂前,楼内电热器楼上太阳能,有线电视无线电话应有尽有。
三张照片,由黑白到彩色、由傻瓜到数码,图像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鲜艳。三张照片,从愁眉到笑脸、从沧海到桑田,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舒坦。
"你看看,你看看,脸都摔坏了还要骑!"表哥快速跑来,又生气又心痛地,一边扶起我,一边轻言细语对我说。表哥一向对我很好为什么这次发这么大火?"这车是我给单位给领导说了很多好话,才许我骑回来的,这不,刚到家不到一个钟头,就让你给弄坏了,自行车的铃铛摔掉不说,车身上的漆都磨脱几处……"听他这么一说,我好是后悔。一年以后,妈妈主动提出给我买一辆新车。没过多久,一辆崭新的"永久牌"终于推进了我家,全村人都围过来看,我好高兴,我好不荣耀。
如今,我家有了小汽车,就连在山村的舅舅前不久也买了一辆客货两用的小汽车。30年来的变化真大呀,从普通老百姓个人拥有自行车到拥有汽车,这只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一个小小的侧影,但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爷爷快吃呀!"好几年没见爷爷了。国庆节那天,爷爷从乡下到我家,妈妈按照老规矩,特地为爷爷烧了一大盘肥肉。谁知,爷爷那满是红光的脸立刻"晴转多云了",眉毛也皱了起来。他用筷子扒了扒盘子,一块也没吃。看到这情景,我不禁纳闷起来:爷爷不是很爱吃肥肉的吗?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爷爷过去吃肥肉时狼吞虎咽的样子。当时生产队分肉,爷爷一开始分的不是肥肉,他很不满意,便跟人换肥肉。紫铜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衣服到处都是小洞。奶奶端上满满一大盘肥肉,爷爷连筷子也顾不上拿稳,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眨眼功夫,肥肉就被他全"消灭"了。现在,爷爷为什么不爱吃肥肉了呢?是妈妈做菜的手艺退步了?我正准备问爷爷,他笑眯眯地提出要带我回老家玩,我愉快地答应了。
一进门我以为走错了,哇!彩电、冰箱、录音机,样样都有。吃饭的时候,桌上的饭菜令人眼花缭乱,满屋飘香,有红彤彤的西红柿、黄灿灿的肉丸子,还有鲜嫩嫩的武昌鱼,就是没有爷爷爱吃的肥肉。我奇怪地问爷爷:"您为什么不爱吃肥肉了?"爷爷却反问道:"现在城里人不是讲究营养学吗?"爷爷不爱吃肥肉了,就因为我们的生活好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