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跨出大学校门,怀揣着青春梦想的我,来到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有幸成为农业战线的一名新兵,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可是,这种感觉在上班不久就消失了,我们的工作就是动员农户发展产业,为种植、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翻山越岭、历经艰辛,有时还不被服务对象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
然而,当我第一次听到一位“老农业”的故事时,我沉默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同事——宁陕县高级畜牧师张修根,他30年如一日,扎根深山把异乡当故乡、视养殖户为亲人,为了山区的畜牧事业,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30年来,他从不因岗位平凡而放弃理想,从不因身份普通而放弃责任,始终凭借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畜牧事业的热爱,用满腔热血和辛勤汗水书写着人生的精彩华章。
我终于安心自己的工作了,全身心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并切身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今天,我就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张修根出生在安康市汉滨区河西镇的一个村子。1981年1月,张修根作为安康农校恢复考试制度后首批毕业生,被学校分配到了大山深处的宁陕县。当时,与他一起从安康农校毕业分配到宁陕的共有4个人,其中两人留在县城工作,唯有他被分配到条件相对较差的太山庙区农技站工作。有人就对他说:“太山庙区的条件太差了,你们四人中唯有你一人来自安康地区,却分配的地方相对最差,你去找领导说说,给你调个单位吧”。他摇摇头说:“别人都能在那里工作我为什么就不能去呢?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的呀”。
当很多人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时,张修根背着自己的日用品,拿着县农业局办公室画的草图,只身一人徒步前往太山庙区报到。在翻“女儿崖”时,由于路窄、坡陡、冰雪厚,从来没走过冰雪山路的他一下子滑倒了,跌入深沟中,幸好被一棵树挡住,才保住了性命。这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不但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立志要为宁陕畜牧事业做出成绩的信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他所在的农业事业单位面临着改革,连起码的工资都无法保障,很多畜牧兽医干部都纷纷调离宁陕或改行,但他却始终坚守在自己喜爱的畜牧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痴心”不改。面对一次次改行、升迁的好机会,他却都欣然放弃,有人嘲笑他说,简直就是一个“一条道上跑到黑”的“大蠢人”。
而在张修根的心里,能为群众服务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动力。2000年,他去紫阳调种养,由于养羊户比较分散,他一连跑了三天,行程百余里才完成了200只羊的初选工作。一天下来,他的手因给羊打耳标肿的像蒸馍,身上的工作服就像是刚刚从羊圈的面上捡起来一样,让人不堪入目。2001年农历正月十二,一养殖户的母猪出现难产,主人干着急没办法,本想请他又不好开口,只好在电话里“叫苦”,他听完后答应亲自前去处理。由于母猪产道狭窄,使用催产素危险性很大,只有徒手取胎。当时正值三九寒天,刺骨的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但他依然脱掉棉衣,将手深入子宫内采用截胎术最终将“胎儿”卸块取出,使母猪化险为夷。主人感激万分,硬要给他红包,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说,“为你们服务,是我份内的事。”
张修根不但是个工作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人,他还是一个善于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的人。1996年,单位饲养了一头种公猪计划用于人工授精试验,眼看到了调教的年龄却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员。正在领导一筹莫展的时候,张修根主动请战接受了任务。对种猪进行调教、采精不但很累,而且很脏。特别是初次调教的公猪,必须进行徒手采精,而公猪包皮内的精液、尿液和分泌物混合在一起,发酵产生的恶臭气味,几乎要一个周才能从手上消失,有时让人饭都吃不下。尽管如此,他却从没退缩,硬是将宁陕县第一头用于人工授精的种公猪调教采精成功,并在城关境内进行多次输精试验,获得成功。
在张修根身上,类似这样事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原因,在这里我不能一一叙述。我无法展示他更多的精彩,是因为他正在书写着为养殖户服务的新的精彩篇章;我无法道尽他为宁陕畜牧产业发展所付出的所有艰辛,是因为他对献身大山、服务群众无怨无悔。30年来,张修根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 “市级优秀公仆”、全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各位领导,同志们,张修根的故事告诉我们,农业战线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迷人的彩霞,也没有灿烂的鲜花,而正是这平凡的岗位,衬托着神圣的使命,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为了农村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诗篇。但是,我们每一滴汗水都将融入农业发展的满园春色,每一份光热都将注入农村进步的灿烂辉煌。
作为农业战线的一名新兵,面对任重而道远的农业事业,面对农业战线许多同张修根一样用热血铸就忠诚的前辈,我深深地感到自豪,因为我也是这光荣集体里的一员。
宁陕政府网宁陕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