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宁陕县农林局,那时的210国道叫西万公路,才通车没有几年,虽叫国道,却是石子路面,比现在的乡村公路还不如。客车基本全是敞篷大卡车,从西安到宁陕要整整一天,等到达关口,全身厚厚一层尘土,脸被晒的发疼,屁股也礅成了八瓣,真是人未到宁陕,先来下马威。
当时关口只有一条街,上面大概从方家开始,下面到现在邮政局坎上,全长不足一公里,房屋矮小,街道狭窄,行人稀少,还不如关中一个镇。整个关口只有养路段门口有座桥跨长安河和西万公路连接,汽车最多只能开到养路段门口。县委、县政府孤零零的呆在现在的位置,四周都是农田,只有一条宽度不足两米的土路与下街头连接,路两边还长满杂草,仅中间人经常走的地方露出砂土本色。我们是扛着行李步行到农林局报到,农林局就蜗居在县委院子里面,其下属的农技站、畜牧站、水利队、种子公司等单位侧分散在三星村的几个小院里,隔东河与县委相望。农林局下属单位的职工到局里学习、开会,或到县政府食堂就餐,夏天要涉水过河,冬天侧走跳石。如遇雨季,河水暴涨,不能过河就餐,只好以干粮充饥。记得有一次,洪水数天不退,干粮耗尽,打电话向农林局求救。局里派人将馒头、咸菜和石头一起用布包好(当时还没有塑料),选择河道窄的地方扔向对岸,那时多么希望东河上建设一座桥。
东河桥竣工不久留影
现在的东安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政府在东河上建了一座单跨石拱桥——东河桥,用现在的标准这是一座并不起眼的石桥,但那时的人们却觉得它宏伟、美观、实用,加之四周的田园风光,成为当时关口一景。除农林局的职工天天要在桥上经过,洪水季节小堰、雪浴河,甚至狮子坝、麻庄的农民也要通过它到关口赶集。通过它,成千上万吨的建筑材料运到三星小区,筑起了宽阔的街道,盖起了一座座高楼,三星新区的发展,此桥功不可没。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三星小区逐渐成型,它那纤细婀娜的身材,不堪车水马龙的重负,较、娇小的跨度,不胜汛期行洪的需要,于是政府将其拆除,在其原址修建了现在的东安桥,周围的环境也由过去的田园风光变成了现在的繁华街景,但每当我经过那里,脑海里总会浮出老东河桥的身影,久久不能泯灭,这可能是老人们常有的怀旧心理作祟。 宁陕政府网宁陕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