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平利的观众既热情又文明。
乙:是啊。
甲:看到好的节目很兴奋,一起喊,(平利话)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乙:舍不得演员走。
甲:主持人再鼓动一下,“刚才的节目好不好?”
乙:好——
甲:“再来一个要不要?”
乙:要——
甲:“他们不演了行不行?”
乙:行——哦,不行——
甲:瞧,多热情,多文明!
乙:这样的观众好。
甲:原来平利的观众可不这样。
乙:哦?
甲:早些年,小县城封闭,人们观念保守,喜怒哀乐藏在心里不外露。
乙:那多憋屈。
甲:都这么端端正正地坐着。
乙:(学甲端坐)
甲:遇着好节目,该笑了,不笑。就他那样。
乙:(面无表情端坐)
甲:节目表演完了,该鼓掌了,不鼓。还是这个样儿。
乙:(面无表情端坐)
甲:足球比赛,中国队进球了,该欢呼了,没反应。还是这个样儿。
乙:(面无表情端坐)
甲:散场了,该走啦。
乙:(起身走)
甲:嗨,就知道走。
乙:那样看戏没意思。
甲:不光看戏,上街摆摊儿做生意,也不爱吆喝。
乙:哦。
甲:早上,提两条鱼市场上去卖,不吆喝,等着别人来问。
乙:你这鱼多少钱一斤?
甲:八块。
乙:少点行不行?
甲:(摇头)
乙:买两条给你15块,好不好?
甲:(摇头)
乙:你倒是说话呀?
甲:还是不说话。下午,鱼都臭了,还没卖掉。
乙:这样做生意太呆板。
甲:后来改革开放,外地人也来平利做生意,他们喜欢吆喝、会吆喝。
乙:这外地人精明。
甲:最早来平利的外地人是这么吆喝的,(学外地人)修理煤气灶,电饭锅——。修理煤气灶,电饭锅——
乙:对对对,当时我们胡同好多小孩儿都学会了。
甲:后来又来一位,比这嗓门儿还大,(学外地人)磨剪子咧——呛菜刀。
乙:磨刀磨剪子的,赶快下楼。
甲:受他们的影响,平利人也学着吆喝了。
乙:与时俱进,不喊不行啊。
甲:你知道平利人最开始怎么吆喝的吗?
乙:这个......
甲:平利人最开始吆喝是从卖一种小碗儿酒米馒头开始的。
乙:碗儿糕?
甲:对!是这样吆喝的——(模仿)碗儿糕,碗儿糕!音发出来赶快收,发的急,收的快。
乙:碗儿糕!
甲:等你寻声往过看,他一本正经,再也不喊了,好像刚才那喊声不是他发的。
乙:唉,这是不好意思啊。
甲:恨不得喊过后赶快躲到墙拐角。
乙:就是。
甲:后来,习惯了,不觉得丢人了,也不害臊了,就这样吆喝,(模仿)卖馍,卖馍!
乙:嗯,理直气壮,要买你就买,不买你就走。
甲:那女的喊的更好听,(模仿)碗儿糕——碗儿糕——
乙:够吸引人的,不买也要多看两眼。
甲:要说平利人,最聪明。大街小巷的吆喝,累!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放录音。
乙:呵,这下省劲儿了。
甲:(模仿)五香茶叶蛋,五毛钱一个。五香茶叶蛋,五毛钱一个。一天下来,除了腿酸,嗓子一点不累。
乙:可不是吗。
甲:农民进城卖土特产,也在自己的摊位把录音机一开,(模仿)鸡蛋,女娲山土鸡蛋,木耳、香菇——。鸡蛋,女娲山土鸡蛋,木耳、香菇——
乙:嗨!有意思,吸引人。
甲:这吆喝还发展的挺快,光喊,不行。物价上涨,鸡蛋五毛钱一个,亏啦。这吆喝还得变,要做广告,把人吸过来。
乙:那是应该的。
甲:现在这么吆喝,(模仿)五香茶叶蛋,味道好得很!五香茶叶蛋,味道好得很!
乙:不说价钱,先把人吸引过来,这广告做得好。
甲:好什么呀好?这人一懒啊,就不好了。
乙:这话怎么讲?
甲:开始这么喊的,(模仿)五香茶叶蛋,味道好得很!五香茶叶蛋,味道好得很!
乙:挺好的呀。
甲:喊着喊着,没电了,又不马上换,就成了这样,(模仿)五——香——茶——叶——蛋,味——道——好——得——很。五——香——茶——叶——蛋,味——道——好——得——很。
乙:我怎么越听越害怕呀?
甲:这慢腾腾阴森森的,谁听不害怕呀?
乙:嗨!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