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够创造辉煌,取得成功,除了个人才能出众等因素以外,还有就在于他们善于把握 “度”,该行则行,当止则止,凡事有度,入水能游,出水能跳,游刃有余。在现实生活中,小到失言、失态、失礼、失范,大到失职、失策、失节、失足,都是程度不等的一种失度。比如饮酒,有人享受了 “杯中乾坤大,壶内日月长”的浪漫,有人却因为失度而留下了“酒杯虽小淹死人,筷子不粗打折腰”的终身遗憾;同样是当官掌权,有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许,有人却因为失度,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而落下了遭人民群众唾弃的千古骂名。
“凡事必有度”是教养的折射。这种教养,除了传统思想、民族文化的长期熏陶之外,主要在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学习、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是这种教养的 “源头活水”。有了这种教养,就有了把握 “凡事必有度”的高度自觉,就能深谙事物的因果缘由和内在联系,面对变化万千、永无宁日的外在世界,“我自岿然不动”。面对物质的引诱,心不动,手不痒,于利不趋,于色不惑,平淡对得失,冷眼看繁华,快乐不忘形,痛苦不失态。为了健康,“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为了操守,“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为了大局,“事大于争则当争,事小于争则不须争也”;为了真理,“永不向权势低头,但要摘帽为礼”;为了和谐,“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以节制求适度,所作所为,心中自有分寸;所思所想,不会邪妄滋蔓;所观所识,不会以偏概全。
孔子曰:不足生于无度。生命之舟载不动过度的物欲与虚荣。“失度”的多是负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而是另一种失去;而适度的少并非不足,由于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活出气象,因而是另一种有余,是另一种更从容、更宽阔的拥有。知足了,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没有小肚鸡肠的烦恼,就不会让太多的欲望去不停地抽动生命的脱落,弄得自己叫苦不迭;知足了,不要什么厚重的“物质武装”,只要有那么一只能装下我们必需的东西的行囊足矣!像那布袋和尚“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么自在”,永远保持心灵的那份轻盈与自由。“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这是马克思当年的谆谆告诫,其真理性和实用性放之四海而皆准,今天的我们应务必永远铭记。无论世间多么喧嚣,无论人们多么浮躁,都应始终不忘“凡事必有度”并牢牢把握之而不动摇。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