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宁陕是和我们石泉紧邻的县,也是我们以往去西安时的必经之地。决定去宁陕之前,我特意查阅了宁陕的相关资料,得知“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省会西安市南枕的绿色屏障,安康市的北大门,距西安最近距离仅72公里,是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东接柞水、镇安,南连石泉、汉阴、安康,西邻佛坪,北靠长安、周至、户县。自清朝设“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地域南北长130公里,东西宽110公里,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4乡镇98个行政村,共有汉、回、蒙、满、壮五个民族,常住人口22106户74497人。有森林4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分别是全省、全国的3倍和6倍;全县有景区景点209处,其中自然景观158处,人文景观51处,古栈道遗址、旬阳坝溶洞群、七亩坪峡谷、平河梁林海、十八丈瀑布、城隍庙等风景名胜令人心旷神怡。”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这里山高地狭,从县城这头走到那头连一根烟也抽不完,唯一丰富的是满河满山的石头。因此当年宁陕一位熟人在那里给我介绍了一位女朋友,对方要求我调到宁陕中学工作,我看着这里窄窄的一线天,反复思考还是打了退堂鼓。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真正走进宁陕,只是乘车经过时觉出它的巨变。好多次想要去宁陕看看,但总没能如愿。前几年一位学生在宁陕当了局长,一再邀请我去玩,但那时女儿正准备高考,我怎么脱得了身?后来那位学生高升到了市里,没人邀我了,我更没了去那里的兴致。 今年暑假,我和一位同事相邀骑摩托车搞本县境内游。我们先后去了池河、迎丰、后柳、喜河,8月14号我们又决定去饶丰、两河。这天早上七点多我们从县城出发,八点不到就到了饶丰。游览了集镇,参观了中小学,我们又向两河进发,九点多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不巧恰逢这天“冷场”,不大的两河街头冷冷清清,从东到西见不到几个人。我们转了一圈,照例参观了当地的中小学,然后在一家小餐馆吃了碗肉丝面。看看时间还早,我提议干脆去一趟宁陕,同事欣然同意。于是我们给车加满了油,开始向宁陕前进。一路上风景如画,空气格外清新,风里带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在山谷之间,河滩上时而出现的巨石形状各异,构成一道道奇特的风景。我们始终中速行驶,一来为了安全,二来为了观赏风景,走走停停,从两河到宁陕我们用了近一个小时。 一条下高速路的引桥告诉我们,宁陕县城到了。接着呈现在眼前的一切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那个闭塞落后、狭窄肮脏的宁陕县城。站在210国道上驻足观望,只见沿河上下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宽阔整齐,河上架起了好几座漂亮的石桥,仿汉白玉的栏杆把河堤装饰一新,城后的山上一道华丽的长廊贯穿大半个山坡。真是今非昔比! 我们先进城找了个地方放车,然后在“永乐”超市买了些纯净水和小食品,决定先去逛一趟后山的长廊。我们从环山公园的入口出发,沿着用当地的石板铺成的阶梯向山上爬。梯子很陡,蜿蜒曲折在茂密的松林里,走了不远我们就气喘嘘嘘、大汗淋漓。好在沿途有不少为游人准备的木凳,我们不时的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又继续前行。到了山的最高处,宁陕县城尽收眼底,可以看到县城正在向210国道西安方向发展,现代化的气息十分浓郁。终于走到我们向往的长廊了。长廊靠水泥柱支撑在陡峭的山坡上,脚下的阶梯是用十几厘米厚的木板铺成的,两旁的栏杆显得粗壮有力,还用角铁进行了加固,人字形的顶部也全由木板构成,一律漆成红色,显得大气轩昂。已建成的长廊约有近两千米,还有一部分正在建设中。城东一条约20米宽的马路正在向东延伸,临近高速路口修建的“五狼关”已具雏形。 从长廊下来后,我们回到城里稍事休息,又驱车向城西五公里外的宁陕著名的“城隍庙”驶去。据说这座城隍庙是全国唯一一座建在城外的城隍庙,而且它虽然位居长安河中,却从未被河水冲毁过,几百年里历经劫难仍安然无恙。今年有两位宁陕中学生经过仔细研讨,破解了城隍庙不淹之谜。原来是城隍庙外的长安河上有一块巨石正好将河水分流,使城隍庙避开了洪水的冲击。我们来的这一天是农历6月14,城隍庙里没有一个香客。我们在门口买了黄裱、香,蜡烛,到里面几个大殿里焚香叩头,祈求菩萨的保佑。出来后又到庙外河边的竹林里小坐了片刻。河床里千奇百怪的石头吸引了我,我沿着小河上下寻觅,还真让我找到了几块我认为有价值的石头。十分遗憾的是,平时酷爱摄像的我,这次却没带摄像机,好多美妙的镜头与我失之交臂。 下午四点我们离开城隍庙返回宁陕县城,在城里吃了一碗佛坪人做的黑面皮,看看太阳还十分厉害,就在滨河公园里玩到5点半才驱车返回石泉。一路上由于心情极为舒畅,又多是下坡路,我们的车速比来时快了许多,以致坐在车后的妻子多次提醒我减速。我们仅用了两个小时就走完了约70公里的行程,于下午七点半回到了石泉城里的家。 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梦里我还在宁陕城里漫游。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