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从西汉高速公路建成那时起,每次回老家奶奶都会对我说一句:又宽又平,好大一条路啊!一直以来,对奶奶的话我都不以为然。有大半年时间没回老家了,在一个窗外雨声淅沥的夜晚,思乡的情绪涌上心头,陡然间想起了奶奶那句重复过多次的话来。
已是86岁高龄的奶奶,一直都生活在老家那个大山沟里,一生去过最远最大的地方也不过是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小时候,从奶奶那里听来的过去艰苦生活的故事,有很多都与交通不便有关。解放前,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只有崎岖的山路,人们的生活日用品异常匮乏,就连生活必需的食盐都是奢侈品。一家人的生活日用品全靠曾祖父给人扛松木板,走200多里山路到户县,挣到工钱后捎带回来。往返一趟,多则10天半月,少则7天8天,路途艰险、风餐露宿,十分辛苦。新中国成立后,大山里的人们和全国人民一样,日子渐渐好了起来。西(西安)万(万源)公路的建成,秦岭腹地的宁陕终于有了第一条公路。乡镇都成立了供销社,从县城到各基层供销社货物的运送还是靠人肩扛背挑。
隐约记得在我5岁左右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公路。当时老家人都称之为马路,那路顶多也只能让两匹马并列跑开。好像是一个冬天,天灰蒙蒙的,山棕褐褐的,河白花花的,宽宽的黄沙路冒着新鲜。我坐在爸爸怀里,爸爸坐在自行车货架上,前面的人蹬着自行车飞快地跑。似乎那年,我老家的集镇刚通公路,父亲在附近一个乡镇的中学工作,周末搭别人的自行车带我到学校。虽说坐的是自行车,在那个时候老家的那个山村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可以大肆炫耀的事,为此我在那一帮小伙伴们面前赚足了荣耀。30年后的今天,许多儿时的事早已淡忘,而第一次见到公路和乘自行车的记忆却依然清晰。
刚上初中那会儿,有一段时期我产生了不想上学的想法,主要原因是路太远。对大山里的农村孩子来说,走山路原来不是什么难事情,可一个体弱的10多岁小孩,每周要背着粮和菜走60多里山路去上学,也的确不容易!开学不到一个月,和我一起升入初中的20多个同学中,有七八个都辍了学。公路是早通到了老家集镇的,可一年半载也见不到跑几回汽车,到是隔三差五的有“蚂蚱子”(手扶拖拉机)大声响的跑到集镇上来。每遇周末,我们一伙同学就会想尽千方百计地与拖拉机司机套近乎,为的是好让他捎我们一段路。拖拉机师傅往往在我们帮忙加水或者装货的一番不亦乐乎后,既不拒绝也不表态同意,我们一伙知道他是默许了,等他手持摇把发动柴油机,一个个早已身手敏捷地爬上了车厢。现在想来,拖拉机师傅还是乐意带我们的,拖拉机拉了货物,平路上还跑得飞快,遇到上坡就突、突、突直冒黑烟,爬不上去。这个时候,我们一伙就上去推,经常是上山人推拖拉机,下山拖拉机载人,等到了学校:雨天一群泥猴,晴天一队“兵马俑”。
老家集镇通班车那年,我也考上了技校。班车只有往返一趟,在集镇上只作1个多小时的停留。由于路况差,不到30公里的路程班车要跑3个多小时,还经常因雨、雪等天气原因停运,在外求学3年中我多次走山路到县城或从县城走山路回家。参加工作后的几年里,通乡公路的条件越来越好,到老家集镇的班车班次增加到了2班,刚刚兴起的“面的”间或也跑到老家的集镇。已经成家在县城工作的我,一年里回老家却没有几次,从集镇到老家那个村子还不通公路。
同许多山里人一样,奶奶和我做梦都不会想到会有一条高速公路从家门口通过。且不说高速路建设以及贯通后对老家那个落后的山沟带来的经济发展变化,单是这公路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通到老家的村子里,集镇里新建的一条穿山过隧的二级路连接着县城,公路上绿色的出租车络绎不绝。回老家一趟只需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多少次站在老家的院坝边上,仿佛觉得自己是在梦里。淡淡的月光下,墨色的四山静穆,波光粼粼的汶水河、白晃晃的水泥路、灯火游弋的高速路犹如三条带子交织在山坳中,主人辨不出是在乡下还是城里;浩浩的水声、汽车的轰鸣、间或的狗吠抑或喊魂的叫声混在一起,使人搞不清是在现代还是过去。老家的夜晚是寂静而喧闹的,更是多彩而美丽的。记得儿时,也是在这样的夜里,我多少次想要是能长上翅膀多好啊!那样就能不费力地飞到山外边去。
从羊肠小路到简易公路,从简易公路到通村水泥路,从二级公路到高速公路,路是越变越宽,老家那个山村的日子也越来越火,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更是一年比一年多。仔细想想,奶奶重复的话里既有欣喜又带着深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