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去红豆峡游玩是九年前的事了,当时,河南林州依傍红旗渠把旅游业已打造得如火如荼,而作为近在咫尺的位于山西壶关县境内的红豆峡却仍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不是几位摄影爱好者的指引,我们这群刚离开红旗渠青年洞的游人恐怕就要和红豆峡失之交臂了。驾车顺太行大峡谷西行约半小时,一个同红旗渠的熙熙攘攘截然不同的深山幽谷——红豆峡便走入了我们的眼帘。 走入峡谷,一座孤峰突兀而起,犹如从地里倏然涌出一般,直上云霄,气势凌人。沿青石小路继续前行,路边杨柳低垂、鸟嘀喃喃,丛生的野草间点缀着各色小花,微风习习中花香扑鼻,两边山峦相连、薄雾缭绕,处处可见小桥流水,时时可闻溪水潺潺,越往里走,水便汇集的越多,形成了数处清粼幽蓝的湖,湖面上静静躺着几个竹排,随风摇曳微伏,使我们这些久居闹市的人陡然生出一种久违了的内心的清纯、洁净。或许是前一时期雨水较多的缘故,两边山峦的许多瀑布竞相迸放,像银帘、似玉带、如游丝,倾泻而下,给满山的青翠注入了灵动的活力、飘逸的炫美。 揭开红豆峡的面纱,她的秀美就无所遮掩了。转过山弯,眼前就是三叠泉瀑布,它像银河下泻,从高达百米铺满青苔的山崖上直落而下,声如鸣雷,疾如电波,澎湃咆哮,激揣翻腾,流泻入潭中,水珠四溅,如云漫雾绕,分辨不清哪是水,哪是雾,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心动魄。瀑布旁是上山的路,由钢筋焊接的栈道组成,峡谷两岸陡峭如削,对峙而立,宽处有一二十米,窄处不过两三米,仰视漂浮着白云的蓝天已开始变小,迎面吹来的风拂起了阵阵凉意,随瀑布溅起的小水珠不时打在脸上,惬意、愉悦。顺栈道前行,或上、或下、或平,山峰连绵,绿树苍莽,水始终与山相依,大大小小的瀑布层层叠叠,落差的宽阔平面便形成了无数个水潭,清澈见底,水面上,在绿色草丛间开满了白色的小花,如滴落在荷叶上的小水滴,安详而恬静。游人傍山而行,伴水而视,此时,人仿佛与山的伟岸、水的柔美融为了一体。 到达山顶,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之所以叫红豆峡,是源于这里生长着南方才有的珍稀物种——野生红豆杉树,有两万多株,大都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沟坡间,一般游人也很难寻觅到其踪迹,只是到八、九月份,红豆杉结果时,才能看见“庐山真面目”。这时,从身后走来一队游客,活波靓丽的导游正在向游客讲红豆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亲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地变成了世上最美的红色种子——相思豆。相思红豆质坚如钻,色艳如血,红而发亮,不蛀不腐,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纹路皆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人们常用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所谓爱情无价,红豆无价。她讲过这个故事时,天空突然布满了绚丽的彩霞,伴同眼前的千峰竞秀、万木争奇、清水潺潺、飞瀑迭迭,人如同置身仙境一般。心里想,在这个神仙地儿有个神仙妹妹长相厮守,也不枉虚度时光了。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如果王维有幸游览红豆峡,看到北国红豆的硕硕累果,看到峡谷的幽静、神秘、任性,他又会作何感想呢?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