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是中国人最期待的幸福时刻。很多从外地回乡的打工者们劳累一年,打工一年,在为自己挣钱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打工者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报记者专门在宁陕县城关镇关一村选取了一个普通家庭外出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们进行了采访,记录下了他们一些过年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同时,希望有关方面能创造条件,让不能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们,在外地也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狗年春节。
外面再好都没有自己家里好
腊月22日,虽是寒冬腊月,但记者见到50多岁的罗启银老两口正和外出打工回来的孩子们在火炉旁聊得正欢时,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寒意。
当记者说明来意后,老汉的小女儿罗李平接过话说道:“要说外面,确实比我们这里经济发展快,外面的楼房多,有钱的人多,没有我们这里的人纯朴忠厚”,当记者问及在外面打工的收入时,她说“只要人勤快,就能赚钱,像我和丈夫2个人在温州给鞋厂做鞋子,除开生活费,一年也能挣2万块钱左右!”
“一个人在外才知道家有多么温暖,但在家里呆不了一个星期我就受不了无所事事!”罗李平的丈夫刘喜兵感慨地说,记者接过话问道:“那到底是家里好还是外面好呢?”刘喜兵笑着回答:“挣钱在外面好,过年还是回家好,毕竟外面再好也没有自己的家里好啊!” 这时,罗李平6岁的女儿刘英从外面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记者逗她说:“爸爸、妈妈过年回来你高兴吗?给你买了什么?”小英子连声说:“高兴啊,爸爸、妈妈回来给我买了新衣服、新书包,过年还要给我压岁钱呢!”大伙听了后,在火炉旁笑得嘴都合不拢……
一家团圆是送给父母的最好礼物
在攀谈中,刘喜兵告诉记者,他父母总共3个女儿,他是老小,大哥刘喜国、二哥刘喜文这几年也一直在上海、北京等地打工,每年都能挣一、两万。当记者问道大哥和二哥过年回来没有,他告诉记者,“大哥和二哥回来的早,腊月初就回来了,今天去村里喝喜酒了!”
口才甚好的的罗李平谈道:“在我认为,回家过年是一种美好的感觉,那里有温暖的灯火,有亲人的关怀与叮咛。父母在家忙碌了一年,我们早早地回家,可以帮着父母做点家务,购买年货,减轻他们的负担。”
在交谈中,她还告诉记者,村里有的人在沿海地区打工,平时很少回家。春节期间,总是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他的父母总能在节前收到他从沿海寄回的物品和数千元的金钱。每当过年串门时,他的父母总是唉声叹气地说:“今年春节不回来,在外面忙呀”。看着老人一脸无奈的表情,于是明白:亲情不是用金钱来维系的,更不是大包小包的礼品所替代,父母也不需要子女用金钱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很显然,对于父母而言,子女的平安健康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在春节期间,子女能回家与父母一起过个团圆年,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在一旁的老汉罗启银接过话说道:“其实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多了,天天都在过年,子女回家团聚,我们就少了一份牵挂,过年心理就舒坦!”
用在外面挣的钱来做生意
当记者问到明年的打算时,罗李平告诉记者,她已经和丈夫刘喜兵已商量过了,这几年在外面漂泊打工,也挣了一些钱,准备在县城租一个门面做点生意。
“现在我们这里的钱不好挣啊,何况在外面赚得钱多,为什么不出去呢?”记者追问。
罗李平接过话,外面的钱再多可也赚不完啊,这几年我们在外面,家里就剩下2位老人,这么大年纪他们还要辛苦地帮我们带孩子,我们实在是心酸阿。所以,今年我们不出去打工,就在门跟前赚点钱,一来照顾老人,二来照顾孩子上学。
记者临走时,罗李平夫妇一直把记者送到村口,还告诉记者,明年要把房子装修一下,让老人和孩子过上舒坦的日子,等明年生意店铺开张了请记者到家里做客呢!
记者寄语: 在此,记者希望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人,都回家过年吧!不管你们在哪里,也不管你们是否已经飞黄腾达!家里的母亲在翘首等你们回去呢!你们才是她心头的牵挂哦!一曲《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主要它表达了天下父母最朴素的情感以及父母盼望子女回家的共同心声。最后,我想对漂泊在外的游子、打工者、老板说:“钱挣多少并不重要,但请不要忘记在春节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亲人,那是对父母最好的心灵慰藉与祝福。”
联系地址:宁陕县委宣传部 电话:6893355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