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许择选
宁陕的当地土著甚少,多属外地迁入。据《宁陕厅志》记载: “明正统(1436—1499)后饥民徙入,不可禁”。又据清道光九年(1829)所纂《宁陕厅志》记载:“厅之山疆阔,土地亦广。未经开垦之地以手指脚踏为界,往往有数两契价,买地数里数十里者。”相继,湖北、江西、四川及两广等地商人经商而云集宁陕。至道光三年(1823),宁陕境内人口曾达十二万九千多人。由此,外地的民风民俗不断传人宁陕境内,年长日久,便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宁陕民俗节日。
民风民俗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化和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演变。在宁陕境内曾有过“一年十五节”之说,至今还广为流传,不少节日还颇为隆重。
1、新春节:称为“过年”,指农历的十二月(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日(月小)。人称“大年三十”或“除夕”。这天早饭后,各家各户将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打扫得千干净净,并将垃圾清理出门。接着在各道门窗上,分别贴上相宜的对联、门画(亦称门神),在大门齐缝处还要贴上“开门大吉”各分一半的喜条。面对大门的正墙上设置神龛,安贴家神,在两边墙上和各室贴年画,在大门外挂檐灯,满屋布置一新。就连猪圈、鸡舍都要贴上“姜太公在此,有猪不卖”和“六畜兴旺”、 “鸡鸭成群”的喜条,以免瘟疫,以求吉祥。若家中当年老了人,只用白纸写对联,次年黄,三年绿,第四年才能恢复成红对联,谓之守孝三年。
接着是燃放鞭炮吃“团年饭”,一家数口,不论几代同堂都围在一起共餐。除父子不能猜拳外,其他关系的不论辈轮和男女老幼,均可猜拳行令,直至尽兴方散。
饭后,将全家最长者推至正堂神龛前打坐,由低辈到高辈,由小到大分别给长者磕头拜年,长者按人发给“压岁钱”。
拜年完毕,由家长安排男性家人携香、蜡、火纸、鞭炮、灯笼到祖先坟地“上亮”。接着,在靠灶台的墙上贴灶王爷画像,两边配“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的红色对联一副,并摆供设香,接灶王爷到家。然后,全家围着火炉谈笑风生,直至天明,谓之“守岁”。中途至半夜子时(零点),各家各户在大门外燃放鞭炮,谓之“出天星”,以示“辞旧迎新”。从新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三只可扫地,不可出门倒垃圾,谓之“防退财”。还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之说。大年十天可谓之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从正月十二日起,白天报灯,至正月十五日,夜夜“玩灯”,多是彩船、竹马、龙灯、狮子舞等社火。近年发展为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夜举行“会灯”仪式,各种节目尽情表演,焰火爆竹齐鸣助兴。最后由组织举办单位颁发奖金,以资鼓励。
2、迎春节:盛行于清代末年和民国初年。当时,无县长,只有厅知事。立春的前一天,知事穿官服,摆乐队。吹吹打打,鞭炮齐鸣。城乡各路,扮演成古今故事戏文,跟随在写着“庆丰收”三个大字的大招牌后面,一同与知事迎接“春之神”。春之神包括勾芒神和土牛神,前者保佑人间“五谷丰登”,后者保佑人间“六畜兴旺”。立春这一天,由县知事率先祭祀勾芒神和土牛神。接着,百姓一拥而上,每人在祭祀处抓一把泥土撒人自己的田地、牛圈、猪圈和鸡舍,以达“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之望。现已失传。
3、花朝节:有两种含义:一是喜迎百花盛开,大姑娘穿耳美饰。二是“二月二,龙抬头”。因而,在宁陕流传有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不许任何人做针线活,以免刺伤龙的眼睛。还有农历二月初二炒苞谷花,叫蹦虼虱,以求消除跳虱蚊虫。
4、清明节:清明既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宁陕老百姓扫墓祭祖的节日。清明节始于西周,盛于秦汉,定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皇帝郑重下诏,为纪念先秦晋国大臣介子推,将清明节前一日寒食节定为扫墓日。这一天,各家各户除留一人看家外,其余家人携香表火纸、菜肴供品和清明吊去祖先墓地扫墓祭奠,培土挂清。挂清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白纸裁成长方形小块,大小自定,并在纸上用铁质钱钻打出铜钱痕迹,挂清时,将纸条压在坟头上即可,压得越多越好;另一种是用白纸做成“清明吊”挂在树枝或竹梢,再插在坟头上即可。
5、踏青节: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青年男女,少男少女身着新衣,着意打扮,携带糖果登山春游,谓之“踏青节”。有自发的,也有集体组织的。
6、佛祖会:民间古时以佛祖出生于农历四月初八为杀驱毒虫之日。此日,家家嫁毛虫,清晨去野外取青草上的露水磨墨,在红纸条上写着“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世不回家”或写“佛生四月中,老君上天空,玉帝赐宝剑,斩杀五毒虫”,再将写好的红纸条贴在墙上或柱子上,此节早已失传。在宁陕仅留下农历四月初八城隍庙会的传统。
7、端阳节:农历的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相传楚国大夫屈原遭谗受贬,发配汩罗江畔,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江自尽,楚国人便以竹筒贮米投水祭奠,又划船江上,模仿营救,演绎为现在吃粽子和赛龙舟。人们多重视小端阳而忽视大端阳。小端阳这一天,家家大门上挂艾蒿、菖蒲。旧时,还有人身着古装,扮成天师模样,手持拂尘(蚊刷子)到各家各户扫瘟祛邪,一边舞动拂尘,一边口中念道:“端阳 五月五,天师骑艾虎。灾非上天堂,瘟毒人地府。”以保全家消毒祛病。这一天,都兴吃粽子,设家宴,喝雄黄酒。还兴出嫁女子回娘家探亲,此日又兴少小幼儿佩戴香荷包。
8、天贶节:贶,本为赠赐之意。天贶,即为上天赠赐。因而,天贶节便是人们接受上天恩赐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便是天贶节,人们有“六月六,晒棉绸”的说法。为此。每逢六月六,家家晒皮衣、皮袄和丝绸缎绵。传说,晒过六月六的太阳的物件一年不生虫。至今,仍有不少坚持六月六晒衣被和吃腊肉,以示受赐后感谢上天之情。
9、乞巧节:亦称情人节、女儿节。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日,因而,未婚的成年女子便在这天晚上设香案,摆瓜果,面向织女星座乞巧,希望求得美满姻缘。读书人也有在这一天做“魁星会”期盼来年皇榜高中。现在,这一节日逐年趋于淡化和失传。
10、中元节:道教称天、地、水为上元、中元和下元。中元节便是二品赦罪地官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为鬼魂复查赦罪之日。在七月十五前两三日,家家陆续摆香设案,并以瓜果菜肴祭奠祖先亡灵。夜间便在室外以草木灰划圈焚纸,以供祖先费用。小户多是烧散纸,大户则封上包,写上故去亲人的名字作封面,再垒成塔形,层层焚烧,谓之“烧烧纸人还一面烧,一面祈祷,默默呼唤已故亲人回家取“钱”。无论大户小户都要另画一灰圈,专给孤魂野鬼焚烧纸钱,以免其抢走自家亡灵的那一份。若遇河水微涨,还要用纸叠成小碗大的纸船,底部涂上蜡,船中插上油纸捻子,于七月十四晚,待做完道场后,将捻子点着,将纸船放入河水面上,谓之“放河灯”,导引屈死、溺死之鬼魂,赴江苏省扬州赶始于南朝梁武帝所设的让鬼魂脱离苦海的佛典盛会——“盂兰盆会”。现今“放河灯”早已失传,仅烧包烧纸尚存。
11、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拜月节等。传说,远古时期嫦娥为保护其夫后羿托存的不死药不被坏人抢走,于农历八月十五的这一天,后羿出外打猎,其徒弟逢蒙乘机欲夺不死药,面对坏人逢蒙的抢夺,嫦娥不得已将不死药一口吞下肚去。谁知,嫦娥吞药后,身轻如燕,无奈飞上月宫不得而归。
后羿思念妻子,便在院内摆设供桌,以瓜果糕点面对月亮纪念嫦娥。就此,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便成为中秋节,并有企盼一家团圆,敬月亮,吃月饼,观桂花的习俗。且月饼象征圆月和团圆,故月饼不能做成方形,只能做成圆形。宁陕境内至今仍有食月饼赏月习俗,但“敬月亮”已少见。
12、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我国古代,六为阴,九为阳,因此重九就是“重阳”。重阳节起源于汉初皇室,每年九月初九皇宫内都要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宫女贾某亦被驱逐出宫,便将这一习俗传人民间,演绎成登高、射箭、赏菊。宁陕现存以酒米踏糍粑,庆贺丰收之习俗。
13、寒衣节:即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摆设酒菜敬祭祖先,并用各色软纸裁剪成各式衣服,烧于大门外,意为已故亲人“送寒衣”,故称寒衣节。在宁陕今已失传。
14、冬至节:又叫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一阳节。即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是我国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日子。民间有“冬至至长”和“冬至大于年”的说法。相传,在周代已有对仲冬之节的祭祀仪式。汉代起列为令节,有贺节之俗。魏晋时,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迫福践长”。至唐宋时,冬至和岁首并重,讲究吃馄饨。至清便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和“肥冬瘦年”的谚语流传。冬至时,以前还有敬师的习俗,读书人敬香拜先师孔夫子,拿礼品拜老师。冬至节习俗在宁陕早已失传。现有国家规定的9月10日“教师节”,冬至敬师活动也就不太流行了。
15、腊八节: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节以吃腊八粥为主要习俗。腊八粥是佛教的施斋供品,故又称福粥。最普遍的说法是,佛祖——释迦牟尼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