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宁陕县老城享有盛名的城隍庙所处的长安河河心有一对“金鸭子”住在河床地下,水涨浮起,水落卧下,使城隍庙屡经洪水而安然无恙。由于城隍庙整体形态按一艘“上水船”设计建造的,因而得名“金鸭浮舟”。
城隍庙属佛道合一之庙宇,位于宁陕县城以北5公里的老城村境内,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潺潺南流的长安河至此分为东西两条水道,使城隍庙四周环水,妙趣横生。每当明月当空,左右两河,银波荡漾,相映生辉。故此,又有“月镜双辉”的美名。老城城隍庙的基座是由巨石砌成,高出河面一米五左右。地形为南北两头逐渐缩尖,中断开阔而伸长,南北长172.5米,东西宽33.5米,占地约10亩,呈标准的船形版块。北端是一道后山门,门内两边各有一棵盘龙古松,人称船头桅杆。南端是城隍庙的前山门,座北朝南。距前山门约10米是一座戏楼,座南朝北。戏楼前有约200平方米的戏场。再向北,便是城隍庙的庙门,门外台阶下左右两尊石狮威坐两旁。从前山门到庙门两侧围墙上并排镶嵌着历代古石碑。进入庙门,左侧塑有一马童牵红马一匹,右侧塑有无尚手拿雨伞,土地神嘴上涂有鸭片。再向北进,便是过殿,过殿东西神台上八方土地神像一威然打坐。过殿后便是“月镜双辉”东西两排厢房,厢房相向而座,之间各设花坛一座,鲜花古柏,四季宜人。站在出过殿的卵石人行道上,抬头仰望,迎面伫立的便是城隍庙的核心部位—大殿。进大殿要上五步石梯,台阶上东侧刀枪剑戟,仪仗祭品整齐有序地插立在木质兵器架上。两侧古匾高悬,令人肃然起敬。进大殿,巍峨生动,金光四射的城隍神像便映入眼帘。判官、小鬼边站立,高约两米。大殿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十殿阎君”惩治各种恶人罪孽的刑罚壁画,画面色彩鲜亮,栩栩如生,各种刑罚令人毛骨簌然 城隍座像的背面便是操蛇之神。出了大殿后门,便是“寝宫”。寝宫左有鲁班殿,右有雷神殿。寝宫后面又是花园,一年四季培育着各种花木幼苗。苗圃以北便是东西厢房直到北端的古松和槽门。庙内建筑全是雕梁画栋;阁扇门窗无不精美可观;墙头檐下处处有浮雕壁画,令人赞叹不已。这座古建筑群是前人留给后世的最珍贵文化瑰宝。
宁陕解放前,城隍庙的城隍神像有两尊。一是泥塑不动的坐城隍;一是木雕坐轿的行城隍。每逢古历四月初八庙会,善男信女身着古装,组成仪仗队,手挥各类兵器,走在最前,中间便是八抬大轿的行城隍,最后是鼓乐笙管,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甚是威严热闹。这支庞大的游行队伍从城隍庙出发,经过老城街,直到关口街穿城而过,人称“城隍巡查”。在关口街城隍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都要唱大戏,表演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节目,其庆典盛大非同凡响。 宁陕解放后,一个破除封建迷信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茶,势不可档。1952年先摧毁了关口下街“关帝庙”的神像,关口后街“龙王庙”的神像和关口车站下边“娘娘庙”的神像。自然老城城隍庙也难逃厄运,正是在那个时候老城城隍庙毁于一旦,神像被砸碎,壁画被涂抹,甚至石礅、砖瓦门窗都被人搬走,归为己有,1958年“大跃进时期,先是在城隍庙院内筑起铁楼炉炼铁,后是将大殿改称酿酒作坊,地面挖成大坑作发酵地窖,整个大殿、寝宫成了原料、木材等杂物堆机场地,厢房成为工人宿舍,烟熏火燎,将城隍庙糟踏成乌烟瘴气,面目全非,狼狈景象,目不忍睹。
1962年,老城乡政府将城隍庙又改建成乡政府驻地,大殿隔成单间办公室,寝宫成为库房,厢房成为干部宿舍,直至九十年代初,老城乡政府才新建高楼,搬出城隍庙。
1989年,宁陕县文化馆在全国文物普查后建立了文物组,且省文物局拨给专款两万元抢救老城城隍庙。由当时文物组的许择选、邓人祠负责城隍庙的抢救修缮工作;由宁陕县建筑工程队的陈洪福、陈天根负责施工。当时大殿后墙倾斜裂缝,寝宫西山墙塌陷穿洞,后东西厢房两道山墙均有宽近尺的墙体裂缝,房屋危在旦夕。经过两年的抢险维修和排水工程的完成,城隍庙基本上呈现出健康状况。一九九O年五月,宁陕县文物管理所在城皇庙挂牌成立后,群众对城隍庙的修复呼声很高,纷纷捐资、捐物,县政府也高度重视。1992年起分别由当时的文管所所长张家明、张诗海负责继续维修,开发和利用城隍庙,每年都向省文物局争取资金,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对山门、戏楼、大殿、寝宫、围墙及护坎都进行了全面翻新,并完成了塑像、壁画和彩绘等工程,使老城城隍庙恢复了大部分原貌,并焕然一新,令人神往,成为宁陕县文化文物,旅游观光的新靓点。1994年由县文教局和当时的城关区联合负责主办,由县文化馆、文管所具体承办,成功地推出了解放后首次“四月初八”庙会之后,一年一度的城隍庙庙会连年举办,成为商业贸易、物资交流、文化传播及经济发展的重要舞台和阵地,正式发挥了古建群开发利用的巨大作用。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