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喜欢端午节,喜欢在端午节时吃粽子、摘艾叶,更喜欢端午节与屈原之间那浪漫而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千年的情怀,凄美的故事,虽早已成为过往,但循着那些从不曾被忘记的痕迹,在时光的阡陌上,我们依然可以探寻那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美丽。 手捧一个粽子,在窗下独自遐想,周围弥漫着淡淡的粽叶清香,是谁在反复浅吟低唱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让人惋惜、让人心痛、让人无法释怀。一颗心,几篇赋,几分伤痛,还有那份报国无门的恨,在永不停息的汨罗江畔,思索、挣扎、徘徊、消逝。 入夜,临窗远望,树影斑驳,清凉寂静。手执一个粽子,浅嚼慢咽,品位其间或浓郁或透骨或清淡的香甜和芬芳。不光是喜欢粽子,还喜欢粽子里蕴藏的故事。传说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长于治乱、娴于辞令,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楚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投身于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控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百姓在伤怀之余,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之身,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后来,屈原托梦给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掬一口芳香四溢的粽子,细细品味,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拥有的是人间绝色,世中佳品。任时光飞逝,四季更迭,我偏爱此时此境粽子散发的独特味道。精致的书签就在眼前,反复诵读着唐朝诗人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应着长夜清寂,让人荡然心胸。今夜,手捧一个粽子,遥想满腔爱国热血的屈原纵身投入烟泼浩淼汨罗江的一幕,我也想问一句,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 旧时的汨罗江边,那为忧国忧民、满腔报国热血的诗人一边高吟“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一边伤心绝望、奋不顾身投入了滔滔江水。虽被流放荒远之地,但他仍一如既往地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生死存亡。他多想告诉楚国的君主千万别相信巧言令色的秦相张仪,“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是一个可怕的阴谋诡计。但路途遥遥,朝廷内外的结党营私、相互勾结把屈原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的“美政”,掩盖得严严实实,再也寻不到实现楚国统一大业的路径。面对国破山亡的现实,他悲愤难捱,但又不愿放弃自己一生追求的理想,于是他“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只能以己身之一死而殉崇高理想。而今,烟波浩渺的汨罗江依旧不舍昼夜地奔腾,那长于治乱、娴于辞令的诗人却越走越远,但两千多年来,人们却从未忘记诗人所特有的爱国情怀和追求理想的不懈精神。江边熙熙攘攘的船只将屈原的故事载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演绎成一种悲壮而凄美的情怀、一种厚重而坚固的精神、一个不畏强暴而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 思绪越飘越远,忽然,脑海中屈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个信念执着的史官;“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一个斗志昂扬的勇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个永不屈服的英雄。 忽然,碰的一声响,手中的粽子掉在了餐桌上,把我的思路拉回到了现实。心中默念着那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我忽然文思涌动,情不自禁地在纸上写下了《蝶恋花??端午节》: 风吹雨落汨罗渺。端午时节,粽香山河飘。江边人影觅不到,天涯何处争求蒿? 彼岸艾草切莫笑。五月五时,雄黄醉人倒。戏舟江上人人笑,酬谢屈子豪情高! 如今,端午节时,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一直延续不断。但时空阻隔,屈原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以至于没有任何印象。其实,屈原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早就不再是他的音容笑貌,而是他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 请记住,每一年的端午节,让我们一起纪念“屈原”!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