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川渝旅游,有幸坐了一回滑竿,并看到了滑竿抬幺妹的趣味比赛。返家后,向青年人谈及此事,他们竟不知滑竿为何物,勾起了我对家乡往日滑竿的回忆。
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的汉阴,昔日道路崎岖,蜿蜒狭窄,除汉江有船可行,民国后有简易汉白公路可走外,一般山区交通很不方便。山区运输货物,主要是靠人力、畜力。赶路的人,除步行而外,只有靠骑马或坐轿。找马很不易,轿子又笨重。滑竿就是在骑马坐轿都很不方便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滑竿,这种旧日流行的载人工具,结构很简单:主要用两根竹竿和竹篦麻编成,以麻绳结扎,宽约2尺,长约1丈许,形似担架。通常滑竿中间扎有凉椅,客人可坐或半卧。天凉时可铺软垫,避雨遮阳可撑篷。过去在汉阴城乡有专门抬滑竿的脚夫,计价以路程远近和难度算,翻山过岭,下雨路滑,自然路费加倍。旧日劳动人民多靠肩背步行,只有达官贵人和财主才坐滑竿。
抬滑竿一靠力气,二靠技巧,前后两人讲求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前面的脚夫带路,自然要心明眼亮,后面的脚夫也来不得半点马虎。抬滑竿时腰杆挺直,脚移身不动,换肩不停步,如遇意外,前面的走快、走慢、停步,后面的要通过肩膀和趋势即时感知,并及时调整,重新踏到一个点子上。行进时借着竹竿的弹性上下起落,客人坐在上面感到悠然自得。
抬滑竿是一种行当,无论起步、上下坡、拐弯、落脚均有行话,前呼后应报路,呼语和应答用语简短通俗,有韵有趣,脚夫通过呼应配合行进,同时可以减轻疲劳。客人坐在上面也不觉害怕和寂寞。报路的经验全由实践积累而成。前者随时以简洁的语言将路旁所见报知后者,后者听见前者所提示的情况,同样用相应的答话表示理会前者所见。常年的前“报”后“答”,便形成了富有一定格式、一定节奏、一定韵律的报路歌。汉阴报路歌内容是这样子的:
遇狭险道时,前报:“两边紧呀!”后答:“当中稳那!”
上陡坡时,前报:“大路朝天!”后应:“一人半边。”
过荆棘,前报“天篷盖顶”,后答“钩腰踩稳”。
转急弯,前报:“前面十字拐!”后答:“前摆后不摆!”
下坡时,前报:“板板坡!”后应:“慢慢梭。”
过桥时,前报:“两边虚空”,后答:“端走当中!”
如果遇上又长又狭的小桥,前报:“小桥长又狭”,后应:“身子不能斜。”
如遇棒棒桥,前报:“小桥一根棒’”,后答“‘横踩要快当。”
遇上河滩石头窝,前报:“脚踩石头窝!”后应:“小心葳了脚!”
由山路转到平坦大道,前报:“大路平坦!”后答:“大步快赶。”
遇到田坎路,前报“单田坎”,后应“踩中间”。
路遇一堆牛粪,前报:“路心一朵花!”后答:“我们不踩它!”
道路起伏不平,前报“不平在前面!”后应:“我们慢慢端!”
抬滑竿是重活,很苦很累,报路歌还时插有打诨说笑的内容,以调节情绪,打破劳累的寂寞。如常见的与路遇山妇开玩笑,往往用话挑逗,前报:“前头来了一枝花!”后答:“伸手去摘它(她)!”接着前又说:“走拢看清她!”,后应:“原来是娃他妈!”山妇们往往不会计较,只是以俏皮痛骂的方式回敬几句,脚夫们反倒觉得舒服过瘾,一时劲头也来了,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滑竿,过去主要流行于川东川北和陕南,我国北方很难见到这种载人工具。
改革开放后的今日,汉阴交通四通八达,滑竿这种昔日的载人工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我们的旅游景点和农家乐中,能否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给未见过滑竿的年轻后生,特别是北方游客带来愉悦呢?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