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专家学者型领导王炳润,在李家成《汉阴研究》一书序言《追根溯源 化成文章》一文中,精辟谈了汉阴经济和文化问题,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王炳润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过日子”最平常也最重要,这使得“经国济世”的经济学中的“经济”,今天亦有两层含义:一曰社会物质生活及再生产的总称;二指家庭和个人的生活用度。由此,谈经论道,“发展是硬道理”成为千古恒言,经典之论;科学发展,民本为先,成为当下选择,热议话题。改革开放30年,扭住中心,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总量全球第二,全面融入世界,由全面短缺而至制造业过剩,封闭落后而至全面开放,使我们跟随低碳化发展的大势,又必须应对全球化的新问题。关乎之大,国运系之;影响之深,餐桌有关。说白了,就连我们餐桌上食品的价格与华尔街的石油期货交易通过物流成本都联系在一起了,挑战空前深化。然而,调整思路又总是机遇大于挑战。对于后发展的内陆山区汉阴而言,全局谋划就要以资源利用率最高、生态效益最好、物流成本最低为基点确定发展路径,依据优势自然资源或多要素组合优势,重在根植性,原料或整体产品和部件都在本地生产;产品销售面向大市场,生产具有商品性。二者结合,创造“根植性+商品性”的地域特色发展模式,提升区域竞争力。内生性的、文化性的和基于区域差异性的要素必定是带动长久发展的根基,“两头在外”对我们似乎充满风险,难以复制。李家成先生在《汉阴研究》文集中思考经济发展,叙说旅游开发,汇集生物资源,品味名品小吃,长论短说,提出依据汉阴不同资源禀赋优势,进行资源配置,发展产业的种种建议,也在强调着根植性的取向,切合“一般”又符合实际,言之成理而使所论就具有可实践的价值了。
谈到汉阴文化问题时,王炳润强调,经济奠基,文化为魂。“一方山水养活一方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又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大到历史传说,风土人情;小到乡音难改,微言俚语。《汉阴研究》文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汉阴文化美不胜收、美美与共的图景。汉阴的山水田园、农事活动、民俗民风、歌舞戏剧、神话传说、节庆庙会、古道探幽、制作技艺、移民家族、名人写真等等,都根源天地,居于人心,辑于书中。这些就像根须,滋养着汉阴文化这棵大树,诉说着永不间断的历史,浓缩着今天依然丰茂的华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先生追根溯源,回答了安康、汉阴的本源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志书记载、权威论断、今存佐证:“巴族部落是一个远古族系”;“夏商时期,巴族部落在汉江上游建立巴方”;“商代,巴人有巴方和虎方两个方国,巴方在陕南,虎方在鄂北,后者是从前者衍生出来的”;“西周初期建立的巴子国设在今之汉阴县”,“汉水之巴族,具有爱国、勇武、质朴、尚义、刚烈、激情、包容、开放的人文精神”;巴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巴人歌舞、巴人风情、神话传说故事;巴人以龙舟为图腾,至今绵延不衰;……我们终于知根底了,这就是安康·汉阴土著的传统之源!我们的文化从远古走来,传示后人,代代相继,并且与移民文化共生互动、多元融汇,与时代同行并进,不断植入新元素,在传承中发展,在演进中升华,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影响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康人、汉阴人,影响着他们的运思、认识、创造以及行为方式。这是一种寻觅、探索的结果,是一个应该记住的贡献。由此,读文及人,使我们对李先生的学识杂中见专、博中见长,无可争辩地当称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其人的才气、性情、素质一如其文!
汉 文 辑 2011.10.9.
王炳润简介
历任汉阴广播站编辑、县委办公室秘书、龙垭乡党委书记、蒲溪区委书记、紫阳县委书记、安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经济学管理学副教授,热心于安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安康市著名专家学者型领导。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