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 有一次,我和妈妈视频,她那边是早上九点,我在赫尔辛基是下午三点。刚下过雨,童话小城的天气很好。她问我在哪儿,于是我将手机镜头对向船外。 “嗯?好广阔啊,是大西洋吗?”妈妈突然问。 “没有啦,是海。” “噢,那和洋有什么区别,不都一样。” 【二】 十二个小时的航行,飞过辽阔无疆的欧亚大陆,飞过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和庄严肃静的莫斯科红场。在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我看到了那片海。我和妈妈一样,当我第一次看到宽广的波罗的海时,我也以为那是大西洋。 波罗的海,周围各国在常年环绕于冰川冲蚀的流水作用下,给原本就孕育神秘的北欧更增添了一份梦幻的色彩。安徒生笔下的人鱼公主在得到神往的爱情后化作泡沫随风逝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格林兄弟的精灵,依旧乐此不疲地在森林里带着羽翼穿梭不息。 在波罗的海上,有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对于有千湖之国美誉之称的芬兰,更是如此。去一次岛上的湖心公园,是每个刚到芬兰的考察者一定会去做的事情之一。小岛被建成了城市公园,来往可以乘坐渡轮。我去的时候,是十月末,虽是秋天,可对于生活在南方习惯了温暖气息的孩子,不免会对凛冽的寒风有些许不自觉地抗拒。湖心公园的人不太多,偶尔见有邮轮开过,可在一个中国人的眼里,不免有些被荒废的意味。大片的原始草丛延伸至海岸边,掉漆的木屋窗门紧闭,仿佛从未有人打理过。 欧洲人的惜命是传统,但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传统就是不因危险而将人与自然分开甚至隔绝。说实话,相对于苏杭园林里亭台轩榭和灌木盆景错落有致的摆放,这里则显得更为狂野不羁。比起令游人止步的铁索、护栏,欧洲人则更喜欢开放性的提示牌。在牌子上会写明一切潜在的危险,比如沼泽、岩窟,但停下来止步不前,还是跨过去毅然前往,全在于你的决定和自由。 【三】 在我生活的故乡,也有一片海,一个湖。 但是,以前并未有过太大的感觉。甚至还有一点鄙夷。我觉得人口多、交通堵,关键是,人们的眼界似乎很窄。 中学的时候,思绪经常在书本与梦想间游荡,从我家到上学的地方,必定要经过那个湖。湖的四周种满了大大小小各种来自东南亚的珍贵树木,郁郁葱葱。有时,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不知是落红无情的无奈还是落叶归根的期盼。当然,也会有自己喜欢的几条僻静的小路,几乎没有游人的影子。 每到台风季节,总会一连好几个星期都是暴雨雷鸣,否则就是骄阳似火,海边亦是如此。总之,有一千万个足不出门的理由,又有一千万个想要离开的理由。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四】 在芬兰调研的时候,一个同行的朋友对我说,不开心和疲惫的时候,一个人走到波罗的海旁,坐在周围的长椅上,看着自由飞翔的海鸟。他说,心里总会平静些。然后便吟出那怀古思乡的佳句,偶尔还略有篡改。当时,我有些嘲笑他的肉麻和矫情。 清晨六点,一个人来到海边散步,冬日里的芬兰湾在一尘不染的天空下格外明朗,海水并未结冰,远处还有几只雪雁飞过。我把手捂在嘴边呵气,不由的打了几个寒颤。于是想起了母亲对我说过的话,之所以能够义无反顾的离开,是因为那里是我的家,无论我去到哪里,那里依旧会容忍我,所以我并不感到孤单害怕。 “世界总是夺目耀眼,生命的绮丽令你身体里的每一滴血都跟着沸腾,但是,心中的城,那个属于你的地方,永远都会接纳并继续给予你向前行走的勇气”——这大概是我听过的对乡愁这道题最动听的解答吧。 坐在塔林开往芬兰湾的游轮上,看着窗外如大西洋一般辽阔的波罗的海。 那一刻,我真的想家了。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