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清明节之前,我终于回到了思念已久的芜湖县老家,在古镇黄池与分别多年的外甥们来了一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大聚会,实现了大家多年来的共同愿望。说起来也并非难事,可就是难得有机会在统一的时间内凑齐,因为大家散居各地,都为身负重荷而忙碌。事先经过电话联系,我觉得今年一定要去和大家聚一聚,这还要归功于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这一英明之策。可以说是崇尚孝道之风,一颗共同的孝心把大家牵到一起来了。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传统美德。清明扫墓祭祖正是弘扬孝道,崇尚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我姐夫为其长子取名“本立”。可谓崇尚道统,用心良苦。“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名言出自孔子《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什么是本?一个“木”字下加一横,代表树的根基,一棵树的根基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君子必须要有“本”!什么是“道”?道就是世间真理,道就是自然法则,道就是阴阳和谐,道就是人间至善。
一个人必须要踏踏实实追求自然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性的东西,才可以得道,才可以达仁。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认为:孝悌思想是“仁”的根本和基础!根本若立住了,就是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孔子与曾子讨论孝的问题时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孝道是德的根本,教育是由孝所产生的。一个人的身体,包括头发肌肤都是父母所给的,要十分珍惜,不能随意毁坏伤害,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做出成就,扬名于后世,为父母增光,为祖宗添彩,这是孝的最高境界。履行孝道开始于对父母的孝敬,然后为君王和国家做事情,最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干出一番事业。”
我的姐姐、姐夫对我的父母非常孝敬。我在外地工作,远离家乡,父母二老在家全靠他俩照应,无微不至地帮助解决困难。逢年过节子女们买给他们的糕点食品,自己舍不得吃,大部分都要送给我父母。后来姐夫瘫痪要服侍,又牵卦年老多病的父母,姐姐常常是抽空送点东西来看一下,又急着赶回去。她中年时为抚养子女吃尽了苦,年老了还能如此孝敬老人,实在让我感动!
我的几个外甥可谓地道的孝子。“事亲”、“事君”、“立身”,可以说都兼顾到了。
我姐夫年轻时就为父母挑起了一个大家族的重任,之后又全身心地投入集体企业之中,公而忘私,万没想到未过花甲之年就被病魔缠身。
儿女们竭尽“事亲”之孝道。情况虽不甚了解,就所知一二也可见其孝顺之心无微不至。姐夫患中风,半身不随,久治不愈,行动极为不便,儿女们长期轮流照料,毫无怨言。严寒的冬天为其生火取暖,炎热的夏季为其驱蚊打扇,待病情稍有好转,就小心呵护,搀扶着由室内到室外慢慢地挪动。有几次我亲眼见他的儿子又扶又背地将父亲带到镇上的大浴室里代为洗澡。想不到一个治家立业之精英,未及暮年就钟鸣漏尽。
儿女们陆续各自成家,姐夫去世之后,姐姐图清静独自居住在老屋里,儿女们常来看望,一次我去看我姐姐,有件事让我感动,老三在离老屋不远的中学旁边盖了新屋,可新屋里没装自来水,每天必须到老屋里挑水,我问这是为什么?老三说:“装个自来水是很简单的事,但我不想装,因为这样我每天必须到我母亲那里挑水,可以顺便看看母亲,否则我由于工作忙有时会顾不上去看她老人家。”
孝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具体的,不管能否天天在父母身边端茶送水、问寒问暖,如果能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出好的业绩,也是对父母尽孝的一种方式。我的大外甥,就是以发奋读书,以事业为重来尽孝道的。他深知没有哪个长辈不希望晚辈能够事业有成的。如果没有自己的事业,就会违背长辈的意愿,就是不孝。他自幼读书努力,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重点中学芜湖市一中,高中毕业又考取了全国名牌学府——南开大学。他的这点成就,总算让父母苦难的心灵稍须得到一点安慰。这在几个兄弟中以至在整个氏族中是引以为骄傲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我姐姐家虽都是些普通人,但他们身上也都有着我们民族朴实坚韧忠厚善良的传统美德。无论风云怎么变幻,无论气候怎么严酷,忠孝仁爱之心始终不变,总是牢牢地把根留住。可怜的幼女被人领养,我姐夫还为其取名“爱华”。可见“事君”之孝道是何等的深厚。
在大哥之后的几个弟兄们读书深造的青春年华却被运动给贻误了,小小年纪就扎根农村战天斗地,折腾一阵之后才陆续回镇进了企业,企业改制又纷纷下岗。但无论在怎样的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勤勤恳恳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干过违法乱纪的事。爱我中华,是中国人永远不屈的脊梁!
孔子曾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其意思是:“所谓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意志,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我姐夫常对他的子女们说,祖传的家业没了,祖传的家风可不能丢,恪守本分,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忘。
我第一站是到芜湖市爱华家。这是我第一放心不下的,因为她的一生尤为坎坷。从小离开父母,七八岁时养父又因右派入狱,养母离异改嫁,丢下一老一小,又遇“自然灾害”,面对生存危机,我姐夫的大姐就把她带到芜湖。大姐也是个非常可怜的城市平民,无力供养,只有帮她寻找活路,让她糊火柴盒,让她走街串巷到车站、码头卖香烟、卖油点、卖棒冰,大一点就到建设工地做粗工,挑灰桶(砖工下手)、搬砖瓦、挖土方,什么累活脏活都干过。成家了,仍然是最底层的平民,丈夫在纺织厂干苦力,后来又受了工伤,早早下岗,之后又出了车祸,被车撞了,真是多灾多难。
平时在电话里联系,知道现在情况好些了,但心里总不塌实,这次耳闻目睹,也就放心了。我问起她两个儿子情况,爱华激动地说:“他们现在快活喽,老大由国企厂长下岗又当上个企的老总,老二,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当工程部经理。两家都买了新房。兄弟俩都很孝顺,为我买了养老保险,好烟好酒好吃的常送来,前两天老二还送来800块钱,说是给我们交电费的,夏天到了,别舍不得开空调。外甥婿接着说:“我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的退休金,我两个老的住这套两室一厅的福利房,无忧无虑。舅舅:我俩现在享福了。”
“享福了!”半个多世纪来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感慨万分,多么不容易啊!
清明头一天上午,各路人马到齐,会聚在黄池。一个小镇一家六条汉子,站一排一堵墙,干事业个个强。小镇上谁不折服,谁不夸奖!大家硬是凭着一股信念:立志成功!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胜!在近乎豪华奢侈的宴席上,大家开怀畅饮,激动无比,十几个人一一给我敬酒,我不会喝酒,只以饮料应酬。边吃边谈之中,我初步知道他们各家的一些情况。我的几个外甥可以说个个事业有成,无愧于孝道世家。
这次大聚会还有一层意义,也是和孝道有关,外甥们记得我今年正好是七十岁,说大家聚一聚就算是一个纪念,尽管我不赞成搞什么祝寿活动,但这点要求我总不好推辞,我也乘机将我新出版的文集《平生旧事随流水》送他们每人一本留个纪念。酒席上大家说了许多祝我“健康长寿”的好话,我也即席寄语,以表心愿:
“钟鼓传家训,本立而道生,立志定成功,诚毅永良胜!”
之后,我们在故居原址,如今的黄池中学校园里合影留念。黄池中学校舍还不错,有一定的规模,校园很美。当年黄池还没有中学。
清明这天早晨,晰晰沥沥下了一夜的雨总算停了,用过早点我就催着大伙早点出发,因为我还要赶回老家祭祖扫墓。作了一番准备,一行十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姐夫姐姐等先人的墓地在对面河的河南山,步行一段泥泞不堪的土路来到乘车的地方,下车后上山的路同样十分难走,因为正碰上修路,挖了泥尚未铺石子,松软的黄泥经雨水一泡犹如烂泥塘,踩上去陷多深。我和几个外甥还可以应付,小字辈的可就狼狈了,简直是寸步难行,四老板的公子一片孝心替我背了挎包,行动更为艰难,一不留神滑了一跤,弄得满身是泥。
尽管这样,大家还是高高兴兴,毫无怨言,我说,这是老天爷在考验大家的孝心。大外甥说:“现在的年轻人需要艰苦的锻炼。”几处祖坟一一祭拜完毕之后,六个外甥到村里找人操办迁坟事宜,因为修高速公路要经过墓地。其余的人返回,我即乘车回老家了。
我返程时外甥们送给我的一大包黄池豆糖、方片糕、茶干等当地食品,家人尝了赞不绝口。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