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昭文著
以前只知道黄河,只知道大禹治水,只知道红军东渡,哪里知道我们号称陕西冷娃的十七路军(后改为第四集团军)3万众在中条山和日寇血战了近三个年头,把不可一世妄言三个月占领中国的东洋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以极简陋的装备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日寇法西斯。战斗之惨烈,付出之惨重,攻防之激烈,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观。我是最早在《陕西日报》上看到陈忠实先生为《立马中条》这本书写的序言的。这篇序言就让我深受感动,热泪长流,感动不已。特别看到六.六会战中,师一千多名士兵被数倍于我的鬼子包围。经拼杀死伤200多,余下的800余人被逼到三面是绝壁的悬崖上时,全部投入黄河。我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全是十六七岁的孩子的陕西冷娃是吼着秦腔跳入黄河的,那一种英雄气概,那一种气冲牛斗的豪气,那一种不怕牺牲的斗志,怎不令人心生感动呢。
第十二辑向往崇高公祭时,孙蔚如一走上悬崖卸下军帽,便跪在那里,热泪长流。在场的数千上万的军民一齐跪了下去。那场面,那氛围,同仇敌忾呀。我忍不住又一次热泪涌流,人投河,是多么悲壮,可现在的人们却不知晓,岂非怪事。我赞美这种豪气,更赞美这种英雄气概,如果没有孙蔚如领导的十七路军,在中条山血战数年,恐怕日寇早入潼关了,今天的抗日史就不是这样写了,陕西冷娃,当之无愧,民族的脊梁,尤应颂扬。
后来,我在省政协一边的杨虎城研究会见到了孙蔚如将军的大儿子,谈到孙蔚如的一生,谈到中条山抗日,大家都非常感慨。当时,他给了我许多资料,让我看一下,我回到家是夜以继日地看资料。杨虎城的一生,孙蔚如的一生。都是革命的~生,其事迹都是非常感人的。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还不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抗日,孙蔚如兵出潼关,血战中条山,不也是为了抗日大业么。特别是中条山血战,是动天地泣鬼神的战争,感人至深呀。那些英雄人物可以说是气冲长虹,豪气动天,数目极多的英雄,个个英勇无比。读之,让人热泪盈眶,思之,让人拍案而起。诸如在孔从洲领导的血战永济中,日寇的牛岛师团出动三千多名装备精良并配有飞机大炮协同作战的部队。血战中,张黑娃是手挥大刀冲入敌阵,牺牲时,还举起5个手指,说明他杀了5个鬼子。副团长杨法震率部消灭了700多鬼子兵后,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为了顾全大局,不增加兄弟部队压力,在上高市300多名三秦健儿,血战到死,全部血染黄河。营长张希文在西姚温和日寇肉搏巷战,以200人的死伤,杀敌数百。突围时遇埋伏,还冲锋陷阵,身中数枪而亡,死时年仅28岁,真是可歌可泣。永济城破时,老伙夫冲上阵,一颗手榴弹就炸飞三个鬼子,怀揣l0个手榴弹,腰别6把菜刀,在敌群中菜刀飞舞,在鬼子的装甲车下,他拉晌了手榴弹。团长张剑平在血战中,囚渡突围,不幸牺牲,蒋介石亲自发电令嘉奖。张剑平手下的一个排长是怀揣7颗手榴弹跳下城和鬼子同归于尽……年3月23日,团长李家骥守卫着玉泉寺,在大量杀死鬼子兵中,没了子弹,就端起石头砸,和日本鬼子摔跤,200多弟兄面对苍山,在一片。娘。的喊声中,手举大刀,冲入敌阵,全部阵亡。旅长王镇华率部在玉泉寺,与三倍于我之敌激战四昼夜,毙敌700余人,王镇华也亲自持枪,射杀日本鬼子l4人,被赞为神枪手,而且负伤不下火线,真是可圈可点。
六.六战役是孙蔚如率部镇守中条山两年中最大的,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感受生存·散文集役。日寇是下了死赌注,集中了日伪军3万余众,配属第26野炮联队和第一山炮联队,再加上38架飞机组成了山口集成飞行大队,形成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但是日寇以30多门大炮,30架飞机,9路人马连攻3天,竟死伤数百,没有占上便宜。在攻打张店时又死伤四五百,便以一万余众攻击陌南镇。在这里,孙将军想组织一场陌南会战时,由于援兵受阻,仗打得十分惨烈,许多战士是抱着炸药包冲入敌阵,与敌同归于尽。在撤出阵地时,只剩下一条腿的营长孙克俭,单腿跪在地上,用手背抹了一脸的血迹,苫苦哀求,要求留下自己保护撤退。伤兵们一齐大喊,把命撂到这儿,和鬼子拼,他们是用衣服包着六颗手榴弹,在一团烈焰中,三个中国士兵和日寇的装甲车同归于尽的,这是多么英勇的气慨啊。师长陈硕儒在绝无退路的情况下,以挺机枪开路,还杀了日寇一个回马枪。下面就是八百壮士扑向黄河的情景。虽然被日寇包围,虽然面对悬崖,虽然没了枪弹,虽然这八百人都是16--l8岁的少年,但是他们伸出流着鲜血的手,在满脸是血,衣服带着弹痕,在如血的夕阳照射下,扣紧了风纪扣,一齐扑向奔腾咆哮的黄河。只有最后一名年仅16岁的士兵,站在那里,手中举着印着中国军队的徽标,标着中国军队番号的战旗。当日寇包围上来时,他就用这杆弹痕累累的战旗的底标刺向鬼子兵的胸口,一同飞向黄河,直到孙蔚如将军率众祭奠时,这面庄严的战旗还在黄河巨浪中飘飞,那么端正,不倚不斜,悲壮呀,不屈的中国军人l悲壮呀,视死如归的陕西冷娃就是在这次战役中,日寇对老百姓进行了血腥屠杀。
当然,资料上所讲的惨烈悲壮,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更具体,更生动的人物和场面。诸如孙蔚如、赵寿山、孔从洲、李振西的指挥若定,敢于冒险,敢于冲锋陷阵,不怕艰难困苦等等。看了材料,我接连许多日,难以从低沉悲恸的情调中转过来,一闭目就似乎感到这些人物在眼前闪动,似在呐喊,似在冲锋,他们的事迹确是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为他们所感动,为他们惋惜,于是又想到陕西冷娃的冷来,我想何至一个冷字,这简直是爱国情怀在抒发,民族的正气和人民尊严在昭示,正义的力量在外延,在燃烧,但是不知为什么,这种应该发扬的民族精神,被历史的风雨在淹没,被岁月所尘封,我认为这不正常,我要拿起笔,为民族呼喊,为正义呼喊,写出好个陕西冷娃来。
[网络编辑:孙杨军]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