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昭文著
夏日傍晚,常和茂盛、刘耕去尤河嬉游,踏波踩石,拾道向南。受习习河风洗拂,扫去身上腻腻的汗渍。尤河中水流如脂,一清见底,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数。清流扭动着身肢像天真烂熳的少女,无拘无束地向北奔去将满天绯色的霞全印在她的衣裙上。行之数里,在河的一边便看到一片偌大的滩地,滩地里巍巍地竖着一座高出河面数丈,有千把平方米高高圆圆的大土墩,四周还围着一围土墙。
。焚书台l。不知谁竟喊了一声。
我不敢相信,看去那么温柔,那么怯懦,那么娇美,文文静静的尤河,在她的侧旁竟矗立着这么一座看去带着几分野性的土墩来,怪不得尤河水向西绕去,大概是害怕的缘故吧l我细细地看着这个土台,只见它像一棵粗壮无比的大树桩栽在那里,硬硬实实的。又像一个壮实无比带着野性的原始人,雄立在那里,高傲地突兀着,目空一切。太阳下去了,返照的光束射向天空的云朵,像烧起团团火焰,紫红色的光笼罩着这座高大的焚书台,给那圆型的黄土台身染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虽然南面同焚书台成鼎立之势的东原和西原像两匹雄纠纠腾飞的大象,披着落辉,身I-亥Pl着梯型的花纹,带着弯曲的山路,映着翠柏和山野的秀美雄踞在尤河南面像屏障;虽然远远近近的楼房、烟囱、桥梁、柏油马路、公园,透显出无限的现代化的色彩,正用亮丽描画着人间,但焚书台好像一丝也没有被感化,它的通体让人感到的只是原始的粗野。
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一座焚书台并非铁打钢铸,竟能经受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而不溃,难道酷暑严冬,风浸雨蚀对它毫无损伤,是人工的保护哩,还是当日修筑得坚固呢。据当地老年人说焚书台的面积旧时有三十多亩大呢,上面的土大约是被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焚书时烧熟了‘寸草不生。后来呢,人们为了保护它慢慢栽上了四周的树,长了草,显出生机。当时不知烧了多少咎,隔河向西约五六里地的低洼处有个灰堆村倒是个历史见证,据传是当年焚书时灰烬成堆,被风卷去堆在河西感受生存·散文集低洼处才有这个村名的,说起来也是个典故。
我听后默然不语,耳边似响起竹书引燃时“噼噼啪啪”的火爆声。我不知道秦始皇对书为啥那么仇恨,必以烧之而后快。想到此,不知怎的倒使我联想起一段时间的书报市场,特别是一些低俗报刊。报刊杂志的画面满是些裸体女郎,书内充满淫秽凶杀,观之目不忍睹,想起对社会的毒害来令人怵目惊心,确应一扫为快。看来书是分好坏的,坏的书是一定要烧的。但我不知道秦始皇烧的是什么书,只是见史书上载,当年李斯上书:。请史官非秦记者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便以此号令天下,据言当年这座焚书台前烟火弥漫,方圆数百里遥遥可见。我想毒害人的书是应烧的,但好书还是应当保留的,大约秦始皇是4非秦记者皆烧之。,才引起数千年来人们的非议。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便是个典型的说明吧,据载项羽是。力拔山兮盖世雄’的壮士。因为。不读书”,大约不懂得文明是要保护的,兵至咸阳,先将秦始皇兴师动众,苦心孤诣修造的宫房一把火点了,大火熊熊,映天照日地直烧了一个多月,一时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的宏伟建筑,在火光中便成了一片白地。我不知项羽起兵的目的,大约是对秦政包括焚书在内的义愤吧,所以才要烧的,岂不知秦始皇将。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是一刀切地弃污秽也把文明烧掉。而项羽看去是一腔义愤烧掉秦的宫房,但是烧掉的也是文明。大约是秦始皇。非秦记者皆烧之’,使今天的学者对上古一些扛鼎之作无稽可考,即就是举世称道的《孙子兵法》的真实面目,也只有在古墓中发现它的残柬碎片,才得以考究;项羽烧了宫房,后人对那集秦代之建筑大成的宏伟工程,也只有像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那样去想象而已。。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逼,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然,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这些令人陶醉的描绘美倒是美,但只是诗句了。
由此想到今天,八十年代后不知怎地掀起。文化热’,这能使人对各种文化现象有新的认识,能提高到理性层次再认识,好倒是好,不过有人太崇拜西方,似乎觉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只是一片空白,什么文明也没有,有的只是专制,愚昧,大不如西方,尽应快刀斩乱麻式的取而代之。想到此,我心中不由得一颤,隐隐觉得这些人的言辞同日本侵华时说的中国人是劣等民族,需要换种的叫嚷大同小异。而那些否定传统文化的言辞在幼稚且热情的青年人心中留下的印痕是毁灭,也有点像.吊古情思秦始皇两千年前的焚书。义愤可以理解,但不能像项羽烧秦宫房,其结果毁灭的是中华民族辛勤创造的文明。
大概项羽烧阿房宫时注意力只放到地上,而没留心地下,难得彻底。否定”,竟使秦始皇藏在地下偌大一片兵马俑侥幸留了下来,今天一开掘出来便成了举世闻名的新鲜,一经展出每天竟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世界名人,专家来华,不目睹兵马俑,终认为是憾事。看了兵马俑的外国人总是称中国人了不起。一颗将军俑头竟价值数十万元。这大概是那些全盘否定的人们应当承认的事实吧月亮上来了,慢慢悬挂在东方的天空上,远处的原野、田畴,近处楼房、烟囱、树木,马路都通笼罩在一望无际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缥缈,神秘。月亮给尤河水面上投下淡淡的银光,增添了水的柔和秀美。此时的焚书台也披上银白色的月光,变得朦朦胧胧,使人难以辩认出它的本来面目,似柔和了许多。这又使我想到无论如何应该承认焚书台的历史价值,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应承认,起码是。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吧。历史总是曲曲折折地前进,否定才有探索,但决不能后者全盘否定前者,不能像秦始皇焚书一样,也不能因要取缔坏的东西便将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一齐毁掉。这大概是焚书台能保存到今天的缘故吧。
同伴们虽然游兴未尽,但还是踏着月光而归,这里仅记录下一点随想罢。
发表于《渭南文化艺术报》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