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昭文著
板胡是秦腔中的主要伴奏乐器,其声清脆响亮,其音悠扬高昂,其韵悲切,其味悠长,听之振奋,望之动情。
我爱板胡,如痴如醉,却始终是门外汉。
遥想三四十年前,常常有两个人对我有着难以忘却的情怀。
这两个人按古人的说法都是布衣。一个是民办教师,一个是乡间农民,他们衣着朴素,相貌平平。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酷爱音乐,特好板胡。一个在农活之余,手不释弓。
一个在教学之余,琴声悠悠,我每每见他,总是口中念着秦腔曲牌,边走边念,旁若无人。
我也爱板胡,年龄也在十三四时,也曾投师学艺,每当夕阳西下,总在自家门前摆弄一番。
虽听别人一拉,满腹激情,但到了我手中便觉力不从心。
我细思自己无此天赋,便将板胡送与别人。
但那两个人成功了。
一个走上大戏台,成了方圆十数里业余戏班子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个虽教着书,成为三尺讲台上皎皎者,但板胡始终未离手,每每联欢聚会。总要亮出一手。
其技之高超,其艺之精深,其声之响亮,其音之纯正,难以伦比,让人赞叹,因此我想到古人的两句格言:业精于勤,熟能生巧。 一个人的成功,贵在坚持。
二 胡感受生存·散文集我也爱二胡,特别是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简直是如痴如醉,我曾经把此曲录制成带,以供欣赏。这大约是小时听不到好的二胡音乐,见到的多是初学者,拉出的琴音晦涩难听罢了。
不过还是欣赏过一次好的演奏。
那是一个遥远年代的黄昏,少年的我从一个村堡的打麦场上经过,一阵凄婉动听的二胡声传递过来。
其声悠悠动听。 ’
我站住了脚步。
暮色慢慢笼罩住了周围的农家小院,树木、道路全淹没在麻色的黑暗中,那时的农村没有电灯,也没有闪烁的灯火,只有灰色的天空中闪烁着的星光。
琴音那么悠扬,时断时续,如诉如泣。二胡时拉时弹,如山泉流动,如溪水叮咚。
那声音直沁心脾,直摄魂魄。即就是最不懂音乐的人,听了也会为之动容。
我陶醉了,我不愿打扰其人的琴兴,只是远远地站着,直到夜深人静那人悄然离去。
后来,我打听到了,拉二胡的是一位比我还小的初中学生,听那个村子里的人说,那个中学生极有音乐天赋,造诣极高,是谁听了他拉的二胡都竖大拇指的主,其二胡造诣受到过音乐学院音乐老师的赞赏。
可是我几十年来从未见过其人,只有把向往藏在心底,他也不知道他的二胡曾让一个人陶醉过。
后来,我见了一位故友,也是音乐的酷爱者,也能拉一手好的二胡,还和这个拉二胡的同村。
他说:。这个人天赋极好,二胡能拉到那个水平,可以说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
可是这个人没有这个机遇呀。他为了不背上白专道路的包袱,后来当了兵,又进入到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队伍。时间和空间没能给他留下一丝发展和进取的机会,因此,他到底还是业余水平。 .我为他惋惜。 .故友长叹~声,说了一句乡间最俗的俚语:。这就叫作有锅盔(烙的厚馍片)没第八辑特别感受牙,有牙没锅盔。”
笛.声笛声悠扬,其声柔若游丝,强如裂帛,如高山流水,如鸟鸣婉转。
我十分热爱笛声。
我爱笛声,大约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升初中后,上第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拿着一根短笛走进来,我们都用一种奇怪和不解的目光看着这位老师。
老师个子不高,由于很年轻,脸上洋溢着笑,通体放射着青春的活力。
他说:。今天上第一节音乐课,就让大家欣赏一下笛子。”
说着,他在堂桌上摊开乐谱,举起短笛。
笛声悠悠,或如万马奔腾,或如水流潺潺,或如百鸟争鸣。
笛声传得很远,直冲云霄。
我幼小的心灵被陶醉了,完全忘记了这是课堂,眼前出现了幻觉,似在田野中奔走,又似在树林中漫步,看到的是晴空万里。看到的是大河奔腾,看到的是红日东升。
。整整45分钟很快过去了。
整整45分钟完全被包裹在美妙的笛声中。
我想不通那个音乐老师怎么那么大胆,怎么就不怕影响别班学生的听讲,我也从没听说过音乐课要欣赏笛声。
多么美妙的笛声,它像巨大的手紧紧地拉住了我,又像魔力无限的音韵潜入我的心J袁。
从此,我爱上了笛声。
从此,我再没听到过那么美妙的笛声。
时光流淌,许多年过去了,在一次大会上,县文化馆的某人走上台演奏了笛子独奏曲《我是一个兵》。
这个曲子的音韵在反复着,激越而响亮,快节奏的音符像迸发又像跳跃,时长时短,时高时低,慢时如长长的溪水流动,快时如激流瀑布,高时如金瓶炸裂,低时如轻轻的啜泣,脆脆的,润润的。 .这是我第二次享受笛声,那么美妙,那么富有神韵。
感受生存·散文集可是数年过去,我因。民主补课’被。流放’到西韩线上,这个县文化馆的某人,又带着宣传队来慰问,演出时,观者以热求的目光递上条子,要他演奏笛子曲《我是一个兵》。
他出现在舞台上,还是和上次一样,双手举起短笛,放到嘴边。
一声笛的音符在众多热望者的目光中迸发出来。
但是热望在企望中慢慢冷却,笛声像发自苍老人的喉咙,那么苍凉、干涩,节奏散乱而无序。
我心凉了。
经打问,那人已好几年未练过笛子了,三日不练手中生哇。
我惊住了,带来许多联想。
人生就是这样,美来自勤。
三 弦不知为什么,我对三弦情有独钟,我爱那古老而低沉的弦音,演奏时带着古香古色的颤栗,那种音色十分独特。正因为独特,在合奏时,没有因声音小在高昂而激越的板胡声的压挤下,被淹没,而以独有的音色,响亮地表现出它的存在,并在众多的乐器中起到合弦的作用。
第一次听到三弦的独奏,是在一个遥远的年代。
在过渭河时,偶然我看见了三弦。
那时没有大桥,过河是船渡,有个须发全白的老者坐在船头,正弹三弦,边弹边唱着迷胡调,弦音叮咚,伴着水气,那。崩崩’的响声,如在水面上随波流动。
阳光给河面撤下了一把细碎银子,闪烁着耀眼的晶亮。
三弦像古琴发出的音响,然而比古琴音色更低沉,更独特,声声入耳,带着水音。
在河面上颤颤地传得很远很远。仿佛是阵阵仙乐,带着一种神圣,在心灵上撞出串串浪花。
我的心和三弦发生了共鸣,从此,我爱上了三弦,并决心学习三弦。
我从某个民办教师那里借来一把三弦,因为他也热爱三弦,并且是入了迷,他能弹得十分自如,入耳中听。 .我爱三弦,手不离弦,可怎么也弹不出一个音调来。
第八辑特别感受我相信爱因斯坦的话:。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于是,我下决心练。
’ 我相信。熟能生巧。的格言,异乎寻常地下着决心,宵衣旰食。
三弦的音域很宽,弹奏时手要上下滑动,不一会儿胳艏便麻木得难以伸展,于是便想起剧团里有人形容练乐器时的样子:放屁瞪眼拉架子。其言有理,手指每移动一下,浑身都在扭动。这个样子只能在屋子里自个儿孤芳自赏,是绝不能对外的,对外,那可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丑态毕露。
心有灵犀一点通,大约是自信,大约是热爱的作用,几十天过去,竟能弹出一曲。绣荷包’来。
这使我信心大增,可是三弦音域宽,太难掌握。我便在假日中,骑着自行车去西安,那时,家乡离西安一百多公里,大热天,肯定是汗流浃背,可是我毅然成行。我的举动竟然得到成功,买回一把叫作秦琴仍是三根弦的乐器,样子像新疆维吾尔族弹的。东不拉’,开始我学的曲调也叫《东不拉》。这还是在一次演唱会上,看到一个高中老师弹唱的曲子。
于是我沉醉于秦琴的练习之中。
。这还要感谢。文革。带来的机遇,那时是停课闹革命,大家都忙着。革命’去了,给我便留下许多练琴的空间,我便在早晚和空余时间里手不释琴。
我真不知道我当日寸是为了什么,那么痴迷,那么执著,也不知学的这个能干什么,能解决了饭碗问题么?我似乎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道,只是一心一意地练习。回忆起来总觉得那时怎么那么傻,那么固执,那么天真,天真到幼稚的程度。这也和。文革。中的人们一样,连吃饭穿衣什么都不要了,只讲革命,心中只有。三忠于四无限’。至于以后是什么样儿,能不能穷死,那是没人管的,也是没人想的,只有把像章别在肉上,皮肉的痛苦才能给他带来宽慰一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忠来,想的其他干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竟能弹几曲得意的曲儿了,那时的歌曲多是歌颂一个人的,但曲调十分好听。
大约是辛苦所得,那种高兴劲也是由心底油然而生。
我更加勤奋,当然是无目的勤奋了,后来,竟能走上舞台,为演出伴奏了。在多个场合,赢得了赞扬。
感受生存·散文集不过,。文革’结束了,要发展经济了,我的秦琴的造诣还未达到能谋食的水准,只有丢开它,重新考虑吃饭问题。几十年过去了,我从未忘记那把秦琴给我带来的愉悦和向往。
哦,秦琴,永远带着我难以忘怀的情思。
现在梦中还常梦着失去的秦琴呢。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