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昭文著
参观中山纪念堂那还是一个火热的夏季,我收到一张请柬。说我的大型历史剧《金石魂》,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让十月一日到广州参加颁奖仪式,会后可到深圳l、香港、澳门参加采风活动。我当然欣喜若狂了,因为除了获奖的喜悦,还有去香港的企盼。
阳历九月底的天气,北方已是秋风瑟瑟了,加上多雨,天色总是阴乎乎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人们过早地套上毛衣穿上了夹衫,扑面的秋风刮得人只有把衣服紧缩起来,我是望着高大的桐树不断地在秋风中飘落着黄叶出发的,出发去广州了。
是儿子早早地买好了飞机票,让我乘飞机去广州的,老妻一再叮咛我穿好衣服,并示分冷暖地把应带的衣物直往我的发箱里塞。坐进飞机,看着雾蒙蒙的天空,我还暗自庆幸这次开会选的时间好,金色的十月,那是多好的时间,不冷不热啊。
飞机起飞了,带着一片轰鸣钻入云层,又出现在云层上面,太阳灿灿的光芒从机窗透进来,给人一种清新,一种和谐,亮亮的,又带给人一种惬意。可是不久在空中小姐银铃般的声音中,我觉得燥热起来,身上的袂衣渐渐穿不住了,还只有勉强挺着,在飞机的颠簸中,听见广播中传出已到广州机场的告知声。当我走下飞机时,迎接我的是火辣辣的阳光。烈日当头,那火热的劲头真是北方五黄六月时节阳光直射的情景。灼人的太阳光,真让人一下子满头是汗,整个身子都像是抛在火热的太阳光中蒸煮,难熬极了,当时的念头只有一个,尽快到三元里山西宾馆。
广州着实是个美丽的城市,一派南国风光,充满空间的全是绿的树和红的花的风采。我是坐着公交车去三元里山西宾馆的,透过车窗,闪进眼帘的是一丛丛高高低低的松树和竹林,就连一座座小山包上都植满了树,立交桥的两边,台阶的左右,都植着花草,一片花的世界,一片绿的诱惑,真让人感到枢意极了,顿时把那种火热的气氛丢到脑后,充满内心的就只有美丽这个字眼了。和美丽相联系的还有三元『感受生存·散文集里这个名词,那是多么伟大的字眼,当年正是在这里四乡八里的农民拿着大刀长矛和英国侵略者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他们的身影似在我眼前闪动。当我还没有从这种英雄的感悟中走出来时,又迎来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在山西大厦举行的欢迎晚宴。
晚上8时,华灯初放,整个大厅气氛热烈,灯光交辉相映,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多名剧作家、评论家和颁奖嘉宾欢聚一堂。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照像机的闪光灯不住地闪烁着。东自黄海之滨的长三角,西到西部边陲的雪域高原,南自天涯海角的海南省,北到东北腹地的松嫩平原,这些五湖四海语言各异肤色不一的人们,齐汇这里,谈论声,高喊声,呼朋唤友声响成一片,有的人还高兴地涌去和有关领导照像。晚宴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吴腾骏主持,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献平逐一介绍了到会的专家、艺术家。幸好参加会的陕西就有三个人,戏曲研究院的成全民是我较熟悉的人了。想不到在南国异乡竞遇乡党,那种亲切劲只有用热烈这个字眼形容了。我们使劲交谈着,询问着。接着由山西大厦总经理赵新林先生致了欢迎词。酒会开始,人声喧闹,觥斛交错,这真是一次盛会,气氛热烈,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新朋旧友,欢聚一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酒会后,有的剧作家挥毫泼墨,签名题词。有的人汇聚一起,摄影留念,兴致盎然。四川剧作家张人俐、甘肃剧作家姚常德等人并陆羽茶文化国际联谊会等单位向这次会议赠送了巨幅书法和绘画作品,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秘书长孙晓燕女士代表主办单位向支持和参加本次活动的各界人士表示深切的谢意,并向广州山西大厦颁发了。会员之家’的巨幅铜牌。
在广州其间,我还和湖南并延安的两位同志参观了广州孙中山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山纪念堂。我们是坐地铁去的,一到纪念堂门前,那逼人的热气,和悬在空中火辣辣的太阳,炽热沉闷得让人一阵眩晕,真有一种窒息感。让人真正感受到了热的滋味,想不到有火炉子之称的广州,在已是仲秋季节时竟还是这么火热。我穿着一件红色的体恤衫早热得汗流浃背了,我们急忙避开太阳光躲到纪念堂门口的一棵大榕树下。这棵大榕树有了年月了,占空间很大,树冠遮盖得严严实实,绿油油一片,下边根条也扭成团,像许多条灰蛇往上爬,看上去十分惹眼。
纪念堂的院子并不大,院子中间,除了四周的绿树和一尊竖在高大碑石上的孙中山铜像,便是一座带有古建色彩的方形楼房了,这座楼房占据了院子一大半面积,是一座八角形古宫殿式建筑,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山抱厦建筑群组成。
第七辑港澳采风据介绍修建的时间是在1929年,从动工到l931年竣工直花费了三年时间。我们转到楼下,拾阶而上,只见第一层便是一个巨大的会议室,外面四周都是走廊,一色朱红色漆漆成。由于是近代修的,那些仿古门窗多少透出些现代色彩。会议室内有一个大舞台,看来这是孙中山当年开会的地方,可以想象得出当年孙中山在台上讲演时的激情,和台下那一排排入神听讲的人们的表情,一定是很专注了,在他们热切的目光中寄去的一定是向往。因为此时舞台的白幕布上正放映着孙中山当年革命的影片。会议室外的走廊上悬挂着当年孙中山革命的图片,导游正为游人介绍着孙中山当年鼓舞人心的讲演词。那高昂铿锵的话语由导游带着感情介绍,便把听讲的人们带入当年推翻帝制火热的斗争中去了。上面二楼三楼也有展览,由于天气太热,我们实在忍受不了,便在院子南面孙中山的铜像下摄影留念。此时,正处在日光的直射下,虽热的冒汗,却还是强忍着挺起身子照了好几张像。同来的乡党成全民还说他去了黄埔军校,远极了,既要搭车,又要乘船,可惜我们无此缘分去那里了.时间紧啊。
颁奖仪式。 我们这次在广州一项主要活动:那就是颁奖。
月1日,位于广交会近邻的广州友谊剧院披上节日的盛装,我们是乘坐着丽辆大轿子车到这儿的。
广州的街道显得古老而有着现代化色彩,到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绣,显露出一派色彩艳丽的南国风光。车子穿越绿树丛林,时时闪过眼帘的是一片片亮丽的花木,给人一种清新的美。当我们走下轿车,步入会场时,从大门一眼就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舞台,那上面挂上了大会透亮的会标,底幕中间映着:“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颁奖仪式。十几个大字,衬托大字的底色是闪着光亮的桔红色,和那绚丽辉煌的天幕背景相映衬,更显出宏大的气派,似乎向来宾昭示本届颁奖是硕果累累。大约这次有戏人赞助,在宽阔的迎宾大厅挂满了女画家琳琅满目的戏画。迈步向内一袭红地毯从大门口一直铺到剧场的台阶下,显示着华贵与温馨,给人一种热烈与和谐的气氛。我看了看会场内外,似乎让人感觉到处处都闪动着热烈欢快的气息。
此时,正是下午3时整,会场内一片肃穆,伴随着热烈奔放的音乐旋律,舞台右角台口出现了潇洒俊逸的男女主持人。当女主持人用银铃般的声音宣布颁奖典礼正式感受生存·散文集开始时,台上鲜花盛开,霓虹绽放,台下掌声雷动,上上下下激情奔涌。音乐声中,在座的一千多名与会人员都静静地观看着领奖台,那是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搭建起来的平台。当然。这一千多人不光是领奖者,还有新闻界及广州各界嘉宾。
大会是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黄心武先生主持。他说: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中国戏剧文学奖已举办了五届,这一奖项的专业尺度、包容精神、民间立场受到圈内圈外人士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接着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献平致开幕词。他不仅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戏剧文学奖的特点和评选原则,还代表学会会长、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先生和评奖委员会的各位评委,向荣获这次戏剧文学奖的作者表示诚恳的祝贺,向出席这次会议的会议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再下来由应邀出席大会的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学会专职副主席陈中秋先生和香港《城市文艺》主编梅子先生热情致词。致词完毕颁奖典礼便开始了,那是在一阵阵的激越优美的乐曲伴随下,台上主持人念着一个个获奖人的名字。当时,我很激动,因为我也走在获奖人的行列,踏着大红色的地毯走上领奖台的,我也享受到了只有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那种气氛,那种荣耀。周围一片花团锦绣,强烈的灯光照射得人像处在夏天的太阳光下。面灯是直上直下地照射着,非常刺目耀眼,似乎那种光比太阳光还亮,有种特别的烧烤感。镁光灯不住地闪动着,让人感到有点眩晕。我们站成长队,礼仪小姐穿着旗袍,端着奖证和奖牌,让颁奖人--送到我们手中。当时听到的全是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当然,我这次只是获了剧本银奖和论文二等奖,是处在一个中等地位,但无论如何是迈出了又一步,因为我的大型历史剧《焚佛记》也获得这个奖项的银奖。不管是迈出了第一步还是第二步,当时确实是激动极了,自豪极了,虽没有热泪盈眶,但已是热血沸腾,只觉浑身有一阵阵燥热感。心想一定好好努力,争取获金奖,再上领奖台。
颁奖仪式是由北京和广州的艺术家胡凡、唐燕屏主持的,这是一次高质量的主持。其过程还有高宝利、李双雄、扬红、徐蕾等艺术家的激情演唱,有北京金孔雀艺术团靓男俊女的轻歌曼舞,有广东粤剧院演出的武功戏《狮子楼》。穿插于颁奖中间的演出增加了颁奖过程中的激情气氛,不管颁奖还是演出过程都是激情四溢,光艳夺目,精彩绝伦,让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当然演唱更突出的地方是,让整个颁奖仪式流光溢彩。那种气势像一层层热流飞动,且一浪高过一浪。颁奖中间还举行了。第五届中华民族之花大选’的启动仪式和揭碑仪式。当晚,会议组织者又用轿子:
第七辑港澳采风车送我们到这5"1苦U场观看了4爱心无界’--即本次颁奖活动的专场祝贺演出。这是由广州著名女画家扬红举行的个人演唱会。这个扬红实在了不起,既是画家,又是演唱家,而且在舞台上不断地变换着服装以显示特色。她的声音特别清脆有味,大约是她这个人有过荣耀,也经历过坎坷,歌声特别老到纯熟,似乎她个人的全部经历都包容在她的歌声中。一直到谢幕时,我还兴犹未尽,对这个人进行着思考。
广州剧本交易会月2日,广州天气晴朗,太阳一升起来便一片火热。不过,我们是在大厦内,有空调,没有火炉子的威胁,但不能出门,只要一迈出大门,便被包围在一片燥热的氛围中。
大会按照程序,进入到。第二届中国剧本交易会’议程。据了解,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首届剧本交易会的举办是在本世纪初于上海进行的,当时,许多媒体把那次交易会当作文化进入市场开先河的举措并进行宣传报导,其间确对剧本交易产生了很大地影响。有了这次实验,力D_tz戏剧的危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始终沿着这条路向下走着,为会员们的作品寻找出路,第二届剧本交易会大约就是这种寻找的再次体现口巴。
第二届剧本交易会是设在广州山西大厦六楼的~个大会议室中。上午8时,当我们早早起来,走进交易会场时,发现工作人员早已把会场布置一新。会场中间放着一排排桌椅,正前面主席台上写着。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第二届剧本交易会’的字样,四周靠墙摆上了桌子,把作者带来的一百多部参会作品有序地陈列在会场的侧边桌子上,给人一种琳琅满目的感觉,造成一种交易的氛围。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翻阅着,交谈着,似乎感觉到一种别开生面的市场交易景象。
交易会场,十分热闹,有的代表甚至在8点前就到了会场,寻求交易。人流涌动,熙熙攘攘,最后还是副会长曾献平让大家静下来,让进行交流发言。我清楚地感觉到,这就是交易造成一种简捷的由。买卖双方’直接对话,自由选择,磋商了解且相互撞击的氛围。发言是自由式的。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李东才先生作了首席发言,他除了推介自己的剧本外,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学会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为了帮助剧作家把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推向市场所做的努力,让与会者深受感动。由于交易会是双向的,包括了买卖双方,所以会上除了作者作一点自我介绍的感受生存·散文集发言外,需方也作了发言。由于发言的人多,时间有限,大会要求限时发言。当然,有些重点单位发言,作者还是渴望的,这里边有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团体会员,以演出《徐九经升官记》名满天下的湖北省京剧院,这个剧院的党委书记吴招才先生第一个发言说,剧院急需一部反映改革的题材,并是以青衣老生为主演的高质量的剧本。承德话剧团的同志要求的是农村题材的话剧本,海南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谢成驹要求能够下乡演出的剧本……总之,需方很多人认为剧本缺口大,使会场形成了交易高潮,一时间,群情激奋。原来形成已久的供需矛盾,即剧团缺剧本,作品无出路的状况,似乎一下被打破,因此发言趋踊跃而热烈。在这里,一种强烈的反差,似乎告诉人们:为什么长期以来形成那么一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的剧本无出路而被迫改行,形成孔雀东南飞,有的剧团却因找不到好的剧本,演出没人看,原因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在阻碍戏剧的发展,使其无法进入市场。我个人看法是这种供需矛盾的形成,根本问题存在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重要和关键的问题,就是首先要打破思想僵化,给剧团和剧作者松绑,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让一切积极因素都被激活,让剧本和演出的生产线化生产都按艺术规律进行。少一些干预,不要用行政的官办的路子强制戏剧走进死胡同,或许危机就会减少,戏剧的春天就会到来。
当然,这次颁奖和剧本交易会给人带来的思考远不止这些,而且这种思考不断地在加深,在扩大。由于这次会议后边还有一个到港、澳去的采风活动,所以,只有把这些思考先存储在脑际,有待以后开发。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