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昭文著
08年春天,单位组织到山西的普救寺春游。说实在的,去普救寺是我企盼已久的事情,因为普救寺是著名传统戏《西厢记》的发生地。王实甫先生把戏中的唱词写得太美了,多少词儿都是千古绝唱。什么“待月西厢下”,什么。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枝头。,什么。碧云天,黄花地……。等等。看了戏谁不同情这一对有情人,而憎恨那位老夫人呢。可是,看了历史资料,才发现剧中的一些情节都是编出来的。那位鸳鸯倒是真有其人,那位张生却是唐代诗人元稹。事实上并不是老夫人把鸳鸯另许别人,而出现了那么动情的场面,那么揪心的唱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而是元稹这位大才子见新忘旧,他从来都是把婚姻当作他官场浮沉的筹码,为巴结权贵,招赘相府,而抛弃了鸳鸯。史料上说,鸳鸯很大度,没有寻元稹的事。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史料和传说结合起来的东西了,其可信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并细细推敲。但不管怎么说《西厢记》这出戏是一直传唱了好几百年,人们早把真实的历史忘却了,看到的都是戏曲《西厢记》传递给人们的艺术信息,这些信息又成为人们所渴望所追求的。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车子在飞快的奔驰,一下高速路便是永济市。对于永济,我太熟悉了,不过这种熟悉是在书本中看到而形成的意识。因为我正在写《抗日名将孙蔚如传》和电视剧《血战中条山》,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点都是写抗日,而且当时抗日的地理位置就是在中条山,并且和永济县城紧紧连在一起。l939年至l941年,号称陕西冷娃的西北军,在抗日名将孙蔚如的率领下,夜渡黄河,以两万余众的兵力在中条山抗击着十余万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以血肉之躯保卫了黄河。其事迹可歌可泣,其中就有血战永济的悲壮场面,以杀敌数千,与城共存亡的豪情,唱响了一曲血与火的壮歌。本来,是下决心要到永济城和.中条山体验一下生活,可总抽不出身来,这次来永济确是天赐良机。 ·到了永济,那依河靠山的永济城原貌已找不到了,只有几小段残垣断壁。那些第六辑天南地北看去似衰老得支不直身子的古城旧墙还保留在新修宽阔的道路旁,弹痕累累,似乎向人们召示着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那些旧砖残瓦上早已侵染透烈士的鲜血,因此古旧的青苔残瘢上留下的灰迹的全是浸透历史风尘的见证。望着这些遗迹。
我的眼前似乎又闪动出烈士血战的身影,耳畔晌起日寇震天动地的炮声。当那些旧城堡在车窗外闪动的瞬间,我确是心疼了,那在写《孙蔚如将军传》时浸湿稿纸的泪水,又涌流出来。等到车子停下时,迎接我的却是很旧的寺院门,有人喊:。普救寺到了o’我这才从沉痛的意识中走出来。我们走下车,在寺院的院子逗留了一阵。
这个寺院依山靠原,看去不很大,只是屹立在不远山上的古塔,看去十分惹眼,以其雄伟的身姿傲插苍穹。由此’,我太佩服我们祖先的创造力了,太有智慧和艺术造诣了。在没有机械力的情况下,靠车推肩扛,竟能在数百年前建造出这样气势恢弘的楼阁和塔的建筑。我又一次望着山原,山原上的古塔在湛兰色天空中的艳阳普照下,轮廓分明,高高挺立,让人赞叹不已。
走入寺院,看那院子并不大,可也有几座神殿,还有演播室,特别是把《西厢记》
中的人物塑在院子中,穿着古代的衣裙,让人们和它们合影留念。男的和鸳鸯,女的和张生。这些塑像的后边便是《西厢记》中所说的后堂了。其实这个后堂是个四合院,对称的房间中塑着真人样的蜡像,演译着当年的故事。有。待月西厢下’,有。拷红’,有越墙时的男欢女爱。特别是张生当年爬墙经过的那株杏树,竟一片葱绿,给人一种神话般的遐想。不过,据介绍这是以后栽的。在院子里人们争相照像。很快导游便引我们到了古塔下,她让游客向台阶下走去,然后用一块石头在石臼上敲了几下,塔顶明晰地可以听到传来一片蛙声,可是走到石臼前敲石块,就什么也听不到了。后来,导游又引游人上塔,我上了一层,由于里边太暗,又拐着弯,摸着塔壁也不知方向,我只好下来,觉得很遗憾,感到体验不到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美景,可也觉75--有个闪失,也不好。于是,我便向塔前的一片杏树下走去,那一片杏林绿得可爱,翠绿欲滴,站在树下,凉风习习,舒服极了。杏林前还有一座楼阁,里边放着一面大鼓,据说敲两下可以增福添寿。于是,游人便踏着木梯去敲鼓,一时间,鼓声咚咚。
等了一会儿,那些上塔的人下来,我们便相携着欲出正门。正门朝着南,那里要下许多直立的石阶。两边原壁直立,绿树葱翠,给人一种自然的美,可也太险了。直立的台阶下边是个大广场,十分宽阔,正前边还立着一道宽照壁,写着。普救寺’几个字。回望那座古塔,就在山原的顶端,由于原高了,所以便觉塔更雄伟了。古塔直感受生存·散文集立在头顶,好像是站立在云端之中,真是挺拔秀丽极了,这更给人了许多遐想。让人不由得想到,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这样气势宏强的古塔不知有多少。我们老家的县城就有两座古塔,而且早成为小县城的一道景观,属县城八景之一,名日。双塔夜影’。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墨客文人为之倾倒,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可是未成为旅游胜地,而这儿却吸引夹全国各地的无数游客。原因是什么,于是我想明白了,景以事而名,人以才而举。就是因为有个张生戏鸳鸯,让一个普救寺成为游览胜地。当地人确会来事,想尽办法打造这个“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丽故事的传说地,你看一个小寺院竟弄出那么多塑像来。虽然,也有烧香敬佛的,也有算命抽签的,那毕竟是配衬了。人们想领略到的仍然是那个张生与鸳鸯的故事,至于那个元稹的真实故事大概游人早已不追究了。我想,现在各地都在拉动旅游事业,这里成功的经验应是个借鉴。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