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秦之声》的几点看法
王发刚
最近看了几场陕西电视台新版的《秦之声》栏目,欣喜之余,不免几分担忧。喜的是:看到了一批老演员如《秦腔》名丑徐松林等在6月5日上演的新编古典剧《天鹅宴》等一批剧目上的精彩表演,该剧从编剧、立意、内容、舞台设计以及演员的演唱艺术诸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情感、美感的极大享受。忧的是:作为《秦之声》栏目主要版块的《戏迷大叫板》却依然守旧如故,停滞不前。《秦之声》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我们在想,其他剧种如《京剧》《评剧》《晋剧》《豫剧》以及东北《二人转》等都在推陈出新。新人、新剧、新形式层出不穷,唱响全国。而作为梆子戏始祖的《秦腔》却仍在走一条演员唱戏、观众看戏、专家评戏的老路,原因何在? 感受一:《秦之声》栏目缺乏创新,是制约《秦腔》发展的主因。该栏目一直沿用的依然是名人、名家名唱和戏迷叫板等简单做法,偶尔有几个新编剧出现,也是老人老面孔、老办法,没有一个像东北《二人转》、河南《豫剧》那样的新人、新事、新剧能在全国“一炮走红”,更没有一个像山西《大戏台》、河南《豫剧》办的栏目那样的台上台下与观众互动节目,更谈不上遍及陕西以及全国其它的动态栏目了。 感受二:墨守成规、多于说教、少于发现是阻碍《秦腔》发扬光大的绊脚石。东北《二人转》为何能唱响全国?就是因为他们在戏曲发展道路上,除注重专家的作用外,还把新的人才、新的表演艺术发现和培养放在了主要位置,展现出了许许多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他们的演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不少成名前都是土生土长的老百姓,没有几个是由专业艺校和专家培训出来的,有的甚至连戏校在哪里也不一定知道。但他们知道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懂得群众想看什么、需要什么,所以他们唱红了、出名了、成功了!我们的《秦腔》也是土生土长的大秦之声,也曾有过出奇的人才。如《秦腔》名丑孙存碟在陕西唱戏人家没看上,跑到甘肃发展,甘肃人甘当“伯乐”,孙存碟唱红了,陕西又把人家“要了回来”。还有着名影视演员王宝强,在陕西没人发现,跑到北京边打工边演戏,人家成功了,我们眼红了。由此可见,陕西的风水不是不养“鱼”,而是“鱼”很多却没人发现、推出,让“鱼”白白游到别的地方去了 。 如今,《秦之声》仍在走这条权威当道、脱离群众、埋没人才的老路。该栏目的《戏迷大叫板》节目演过了无数场次,从没见过现场征求观众意见,从不顾及百姓的感受和呼声,而是任由专家评说,权威们说了算。大家都知道,商芳会是在我们《秦之声》“一炮打响”的业余选手,她的唱腔高昂激越、韵味十足,独具个性和创造力力。深受广大戏迷和观众的厚爱,在民间家喻户晓、名扬大西北。可就是因为她不是出身“名门”未投过名师,而在专家和权威们面前屡屡受挫,不少选手也因学她的唱腔而倒霉透顶。 在6月8日的《秦之声-戏迷大叫板》栏目中,四名选手都来自礼泉县,其中四号演员和二号演员配对厮杀。四号演员在演唱时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观众一次次的热烈掌声。但因其演唱时没有去照搬名人名家的经典,而是学唱了业余选手商芳会的唱腔的段子,令专家吃醋而惨遭淘汰。一位据说是省艺校的专家权威还在点评时当着广大观众毫不掩饰的公然指责其:作为男的不应学习商芳会而男声女唱。而另一位二号演员就大不相同,他学唱的是《秦腔》唱法的老路,虽然在演唱中吃了几“梆子”但仍然顺利过关。试问:《秦腔》有男不能学女唱、女不能扮男妆的规定吗?别的戏曲剧种有吗?只要学习名人的唱法,连吃梆子这样的《秦腔》大忌,也能顺利过关,像这样的问题《秦之声》栏目以前还出现过不少,为什么?有这样的高高在上,任人唯亲、看人下菜的专家点评,我们的《秦腔》还怎么发展、怎么发扬光大 ?难道我们真的就不能甘当小学生去学学山西《大戏台》和河南《梨园春》栏目的成功经验,设个观众评委席,让观众有机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便我们知道群众之想,这岂不是有利于《秦腔》发展的好做法吗!但又有谁这样去做了呢!《秦之声》栏目以及《秦腔》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诚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一概否认专家权威在戏曲发展中的作用。专家权威在艺术研究、传授和人才的培养、教育等方面功不可没,但绝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群众,是老百姓。事实证明,戏曲发展历史上没有一位名人名家的出名是由专家说教出来的,而都是演员在演出过程中经群众公认后交由专家推选的。一部文艺作品、一个演员演唱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群众的接受程度,群众都说好,乐于接受的就是好作品,因为戏是演给群众看的,广大群众不买账或没有观众欣赏的艺术就没有了市场,专家说的再好也毫无用处。因此,专家、学者应成为礼贤下士、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伯乐”;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进取,有益于艺术发展的开拓者,而绝不应成为墨守成规,指手画脚的说客。艺术不是法律,没有一定的成规需要严格遵守,要不然何谈发展。所以说艺术只有在不断的开拓进取中才能发展壮大。 感受三:自以为是、闭关自守 、不求发展 是影响《秦腔》唱响大西北、走向全国的最大“拦路虎”。《秦之声》栏目也曾有过自己的 辉煌和骄傲,但这只能说明过去,眼前的事实是:与其他剧种相比和对观众来说,《秦腔》的确已陷入低谷。在看《秦之声》时我们总有些纳闷,栏目里是不是多了些守旧、少了点互动,多了点专家点评、少了点群众呼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和西北各省的戏曲栏目进行一些合作,或与外省的名人名家以及戏迷们搞一些联动、互动。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作为《秦腔》老大而高高在上,走不出去又迎不回来呢? 学无止境,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联动创新、壮大声势;打破界限、跨省交流;取长补短;求真务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秦腔》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而死搬硬套地一昧推荐、学唱省内仅有的一些名家名唱,而不去尊重、发现人才或仅把《秦之声》及《秦腔》的受众面局限于我省关中等几个地区,最终只能是走向艺术发展的死胡同。 《秦腔》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的创造、积累和艺术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真实写照和缩影。它以优美的行腔和秦人特有的粗狂豪放之情深深植根于陕西和西北各省人民心中。作为秦人的民族文化瑰宝,它源于群众、服务与于群众,群众离不开它,它更离不开群众。《秦腔》的发展是千千万万人的事业。它需要人才、需要更多的名人名家,但它更需要广大群众的的关注和支持。 群众中藏龙卧虎,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文艺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就指出了的。怎样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怎样推广《秦腔》、振兴《秦腔》,我们殷切期盼着,更希望作为《秦腔》的主要传播媒体和担负着《秦腔》发扬光大重要使命的《秦之声》栏目,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子。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