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第一次游西岳庙是在1979年,而且是在初冬。
地区正举行汇演,到华阴看戏时游了西岳庙。当然,有关西岳庙和西岳庙的传说,我早已听得耳边起了茧,JJ、时候就看过皮影戏《劈山救母》,就知道有西岳庙抽签之说。我们渭北老年人又崇敬华山,说华山是神山,像一面镜子,照得妖魔鬼怪显了形,因此才不敢兴风作浪,确保了一方平安。因此,田间地头,槐荫柳下,早就有西岳庙的一些神话故事在口口相传。所以对于西岳庙我并不陌生,但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儿,我却不知道,这次参加汇演,顺道儿去看看西岳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那天正好阴着天,细雨蒙蒙,轿子车载着一行几十个人去了西岳庙。西岳庙本是开着南门的,据说它的建筑形式和北京故宫是一样的,只不过一大一JJ、罢了,各代都把这里作为皇帝的行宫,而且行宫大殿的匾额也是慈禧太后题写的,里边还有乾隆皇帝的御批碑刻。可是轿车一转弯却奔向东去,进的是面东而开的侧门,据说南门早封了。
车子到了门前,却不让进去,听说里边驻有军队不能随便进。经反复联系,说是地区搞汇演,都是些搞文艺的人要看看西岳庙的文物古迹,这才让打开了大门。西岳庙院子很大,和北京故宫一样,也有个金水桥,院子里有不少白杨树,粗有几搂,高有十数丈,直插云霄,给人一种高大挺拔,凛然不可侵犯之感。院子里的庙碑很多,有的有数丈高,修着碑楼,俨然是个碑林,后边便是皇帝的行宫大殿,比一般文庙中的大成殿大多了,威严得像电影中的皇帝金殿。我反复地在院中搜寻着,这里没有神像,也没有戏中的三圣母,更没有抽签的地方。我真佩服创作者的神来之笔,竟能塑造出那么优美的神话故事。
后来,庙中的管理人员中一个年纪大的同志为我们作了讲解。这个人看去有多岁,须发全白了,穿的是一般人常穿的中山装不过已没了原色。他领着我们走至前院,指着一堆半坍的石碑讲述了唐玄宗登山遇华山神的故事,又指着门口的一,感受生存·散文集铜器物发出的声响,里边好像是空的,可称作庙中一奇。。
这个老同志的见多识广,谈起西岳庙来头头是道,他对西岳庙的建筑格局和西岳庙的历史发展都能讲出个所以然来。讲着讲着老人讲到文化大革命对文物的破坏时说:“历代对西岳庙破坏得最厉害的是军队。西岳庙驻一次军队便受一次劫难。唐代黄巢的军队把西岳庙洗劫一空。冯玉祥的军队口号提的是:不拿老百姓一分钱,不贪财。f由Yr-]开进西岳庙把乾隆题在大匾上的大字的包金全用刺刀刮去了。
再说现在的驻军。”说到这儿老人顿了顿,眼睛向四周瞟了一下,声音有点嘶哑地说:“也不是说军队纪律不好,而是政策有问题。你看着,这庙里那一块碑不是文物,不珍贵?可是他们晚上趁人不备把炸药塞入碑下,。轰。的一声,就有一块碑倒下,你们搞建筑用石头那里采不来呀。他们认为这是四旧,炸一块没啥。在这儿炸掉一块,还能再生一块吗?颜真卿的真迹如果没了,你到那里寻去J’老同志声泪俱下,凄楚动人。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可有什么办法,大家都觉得军队是好军队,看用什么纪律教育他们,用什么政策来约束他们。文化革命就是要破四旧么,那些重要的文物能不被认为是废物,应被破除之。
但还有人认为老人在放毒,军队要用石头,是革命行动,毁几块石碑算什么。
大家的心情看去都十分沉重,加上天气阴沉,政见不一,更增加了几分沉重感。
特别那日寸是不允许说真话的,这个老管理敢这样讲,实属胆大,大多数人缄口不言。
实在是不敢妄加评论。因此这次游西岳庙叫人感觉到的是其心境兴趣都和那天的天气一样,浮云遮蔽,细雨绵绵。
雨点稀稀拉拉地下着,老同志引大家走上后院的一个,-丘,他说:“只有这儿才能看清楚华山的五瓣莲形,真真切切,而且小土坡下的那一片树木……。他向前指了指继续说:“两边的高,中间的那一片齐刷刷地低下去,这不是人为修剪的,大约是树木不愿挡住游人看华山的视线故意长成这样的,几百年几千年一直是这样。。
这时大家的兴趣才又来了,纷纷挤上土丘向前看去,只是这天云遮雾绕,看不出个究竟来,也只好作罢。不过这次游西岳庙给人的感受极深,让人亲身领会到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不然给儿孙就无法交代。据管理人员透露,政府正和军区交涉让军队撤出去。不过在70年代末,。四人邦。虽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余毒未消,余第五辑关中风情悸未除,能不能达到目的,确还是个谜。
第二次游匝岳庙已到了l986年,华阴剧团正排我们艺术研究所史育民同志创作的现代戏《如今村里的年轻人》,我们和文化局一行l0几个人去看彩排,坐的中巴面包先到西岳庙作为第一站。到了便让大家休息一下,再看看整修后的西岳庙。
这次来西岳庙虽还进的东侧门,但军队已完全撤走了。这天正好也是个阴天,天空依稀还飘洒着零星雨点,但似乎大家的情绪都好得很,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我们来的人都似乎没有压抑感,不像上次那样沉重,而变得无拘无束。尽管大家说随便看看,但管理的同志还是引着我们从前向后转去。这次一开始也是讲唐玄宗登山遇华山神的故事,但让人觉得娓娓动听。这个故事说的是唐玄宗带一行人马前来祭山,后来在西岳庙南门院中小憩,恍惚中唐玄宗打了个盹,忽见一行人马也在此休息,旌旗招展。醒时忙问左右,可大家都不知此事,唤来巫人垂询,才说那是华山神来朝见,巫人说的那堆人马的形象和唐玄宗梦中的情景一模一样,唐玄宗这才信其有理。于是在此立得一碑,下边雕刻着华山神来朝时的模样,只可惜此碑已经断裂坍塌。大家站上石堆,抚今忆昔,不无感叹万分,也为这些雕刻艺术的高超所叹服。
接着进灏灵门,看里边的石碑坊,上边的雕刻生动极了,有八仙的雕刻,有传说故事,总之在一个石刻牌坊之上应有尽有+人物雕刻得形象逼真,手法细腻传神,真让人叹为观止。尽管西岳庙看去比前没有多大变化,还是那座金水桥,还是那高高屹立的白杨树,还是那些已经修复了的碑林,但大家似乎游兴很浓,让人感到这儿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虽然这次来此一游,时间短,又偏遇上个阴雨天,不能尽兴,但终究觉得我们的社会向前迈进了一步,给人透出一丝生机。
第三次游西岳庙已到了l994年,我们市和省上联合在华山宾馆召开了现代戏创作研讨会。这天天气晴朗,在由华山管理局专人给我介绍了华山的修复和新发现的旅游景点之后,大家兴趣盎然。游华山那时已届初冬天气,华山上已是冰封雪飘了,阶滑冰溜,危险性很大,所以不能去爬了,只有去玉泉院和西岳庙看看。又听说西岳庙在改革开放中修复改造的工程力度很大,心头不知为什么倒凭添了几分魂牵梦绕之感。于是大家便相携乘车去了西岳庙。
这次进西岳庙是进南门的,听说这里原来的建筑很多,面积很大,要向前延伸好远好远,而且华阴市已将原来的建筑图纸寻到了,上报中央,西岳庙要按原貌修复,这是上了亿的花销,谈何容易,大家在轿车上议论着。
感受生存·散文集进了西岳庙让人感到和上次相比大不一样了,房屋墙壁都换上新的色彩,又增加了年轻的女导游和解说员。她们笑语声声,声似银铃,似乎对这儿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对传说故事了如指掌,谈吐十分生动。加上天气晴朗,初冬的太阳灿灿地照着,给人一种古香古色中凭添了几分时代的绚丽之感。
院中还增添了关西夫子--杨震的石刻像,又对这位四知先生作了生平介绍,这些全都是石刻。这次我有幸尽情瞻仰了颜真卿的石刻真迹,我看得很细,我虽不懂书法,但对这位历史上的名人是垂慕已久,他的人品和书品都极高。陆游曾有:
“学书当学颜”的诗句。颜的楷书笔法雄俊,可称之为那个时代的代表,又可作万世之楷模。试想当初如将这样的极品毁之于一旦,来此游览的人们只能凭添几分惆怅,几分伤感。此时我更加叹服毛主席说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句话了,其含义是多么深刻。重视文化,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文明才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根本呀。
这次,我们一行人特地又到后院的高台上再一次看了华山。站上高台,前边的树木虽然长了十多年,还像那位老同志说的一直是那么高,就像浪涛中一抹平谷,齐刷刷地低下一截。夕阳西下,残阳如血,使群山层次分明,那些山上的皱折就像是雕刻出的,纹理十分清晰,夕阳给山峰镀上一层金。西岳华山昂首而立,屹立在群山之中,五朵莲瓣分开着,像巨人高擎着一只仙掌撑着天,真是天欲裂赖以柱其间。夕,华山的五峰又像一朵盛开的雪莲,亭亭玉立,美极了。此时,我们真是欲仙如醉了。
时间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即将到世纪之交,听许多华阴来的同志讲西岳庙正在兴建,而且还进行了一次仿古祭祀活动,很盛大。又有人说杨震的后代要来祭山,说杨家的后人许多是将军,专家,名人,想必一定很盛大吧,也未可知。这中间我们虽又一次在华阴为著名表演艺术家卫赞成举行了研讨会,但会议和演出都进行得极紧张,因此,莫能再去西岳庙一览雄姿。
我想有机会再去看看她的新貌,也许会有更感受。
发表于《银菊赋》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