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湘潭市岳塘区中洲路电中社区一片欢歌笑语,阵阵鼓乐喜气冲天,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这里又有什么庆典,如此热闹非凡。当好奇的人们挤过摩肩接踵的人流,看到的竟是另一番景象:数百名老人围坐在广场上,等候着参加殡葬改革宣传大会,期待着在艳丽的红绸上,庄严签上自己死后火葬的承诺。 初冬小阳春,一个个健康老人的脸被阳光烤得灼红。衣食无忧的老人,想得更多的是为子女做榜样。他们献上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腰鼓、秧歌、快板和花鼓戏,有的还当场挥毫泼墨、吟诗题词,寄托自己文明、美好的情操,拉开了“万人签名支持殡葬改革”活动的序幕。 一位身系红绸带、浓妆艳抹的张姓老奶奶情不自禁地对记者倾吐衷肠:“人,生下来就要会寻求快活和幸福。死了,也别去折磨人。这才叫做生也从容,死也从容。”挤到记者跟前的一位周姓老奶奶更是直截了当:“火化是有益于千秋万代的事,生不跟子女抢饭碗,死不霸儿孙的土地。火化了,把骨灰一撒,万事大吉大利。”另一位男性老人则跟着说:“乱撒骨灰要不得,容易污染环境,还不如挖一个坑,栽一颗树,自己值得,子孙后代记得,更好!”一位李姓的老人还特地为今天的活动即兴赋诗一首:“殡葬新风入人心,生老病死党关情;利国利民大好事,造福子孙民欢迎。” 望着这一位位睿智、大度、明理的老人争相在红绸上庄严签下自己的大名,记者不禁思绪万千,联想翩翩…… 殡葬改革进展缓慢 湘潭,作为一座文化名城或人文名城,在殡葬改革中却起步较晚。在那狂热的“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当时的“革委会”不得不顺应潮流将建设殡仪馆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 1969年9月,金塘湾尸体火化炉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天便焚化遗体三具——老干局的两位离休老干部和一位家住十八总的男性老年人,他们是开湘潭殡葬改革的先河者——汪光栋、王福生、蒋光荣。从此,金塘湾,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湾,成天哀乐不断,车水马龙。同时,也使湘潭人口语中多了一个“死亡与火化”的代名词——送你去金塘湾。 40多年来,金塘湾殡仪馆经过扩建与发展,现已拥有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殡仪馆一座,福寿公墓二处,完全能满足我市范围内死亡遗体的火化和骨灰的安葬。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土葬率却高达70%,我国现有的12亿亩耕地中,仅坟地就占去5000万亩。全国平均火化率仅为38%,而湖南省仅为7%,火化率不及全国的零头,在全国一直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西藏地区除外)。湘潭在全省的排位也不理想,以12%的火化率居全省14个地州市的第5位。全市每年常规死亡人口为20000人左右,按强制火化区死亡人口计算应火化遗体5700具,但实际只火化2500具,实现率仅为43.86%。也就是说,88%的遗体在湘潭地区实行的是土葬,有一半以上有火化条件,甚至依法必须火化的遗体实行的同样是土葬! 可敬的殡葬改革先行者和热心人 从总体上看,湘潭的殡葬改革确实进展缓慢,但在湘潭也不乏移风易俗实行殡葬改革的先行者和热心人,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市糖酒副食品公司退休干部沈仲祥老人,在走完78载人生路后,亲人们依照老人的遗嘱,不仅将遗体火化,还为我市殡葬改革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树葬,开了先河。沈老祖籍浙江,曾经在广西、云南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后,他一直在市糖酒副食品公司工作,1988年退休。沈老一直赞赏文明的丧葬之风,不仅反对丧事大操大办,而且一直心仪江浙一带的树葬新风,倍加推崇。去年11月19日,他在自己健康状况不佳时立下遗言:“地尽其利不筑坟,骨灰拌土育树林。”要求家人在自己死后不开追悼会,不鸣放鞭炮吵闹街坊邻里。今年11月4日,沈老不幸逝世,沈老的老伴、子女商量,一切按沈老的遗愿办理后事。11月6日上午,在河东岳塘一处绿树成荫的地方,亲朋好友为沈老举行了简朴的树葬,没有立石碑,也没修墓穴,只是将骨灰撒向挖好的大坑,种上了一株郁郁葱葱的雪松。 无独有偶,雨湖区城正街三义井居委会联盟村村民田启福,本打算死后土葬,棺材已做好了20年。他听到火葬的宣传后,主动将棺材交给了殡葬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10月20日,在市殡仪馆的空地上,棺木被付之一炬。前不久,湘乡市龙洞乡长太村12组年逾古稀的沈大爷去世,家属遵死者遗愿,将遗体捐献给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作医生解剖教研。10月8日,医院来运遗体前,沈大爷的家属仅开了一个追悼会,未做道场,未烧灵屋。这种丧事从简、为科学献身的壮举,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在市民政局,记者了解到我市民政部门的民政干部勇挑着推进殡葬改革的大梁,雨湖区鹤岭镇民政所所长贺晓红就是一位敢于碰硬的角色。她为了把辖区内的殡葬改革工作搞好,创建了独特的殡葬改革超前教育制度,即串街走访,上门询问老年人或危重病人的家属打算怎样料理亲人的后事,发现有土葬苗头的,就把工作做在萌芽状态,一次两次不行,就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上门劝导,直至家属或本人承诺火葬为止。她的执著和诚心打动了不少老人和家属,如今,鹤岭镇移风易俗办理丧事已蔚然成风。对于执意实行土葬的主儿,贺晓红更是不折不挠,不仅自己敢于针尖对麦芒举报和制止,就是辖区内并不是她举报的土葬事件,也敢往自己身上揽。面对恐吓和恶毒攻击,她义正辞严:“殡葬改革是件大好事,做好事我不怕得罪人!” 家住湘乡市偏远山区龙洞乡70多岁的退休职工谭祝庆老人是推广殡葬改革的热心人。在我市农村要推行火葬,从现实状况看真有点“天方夜谭”和“不识时务”。谭老就偏不信这个邪。开始,他想从家门前的老邻舍做起,想不到话还没出嘴,便碰了一鼻子灰,邻里乡亲没一个人给他好脸色看。弄来弄去,一张自愿火葬的协议书上,还是孤零零地写着他自己的名字。许多老人拒绝他登门,有的年轻后生子只差没用扁担赶他出门了,恶言秽语沾满谭老的前襟与后背,但他仍不气馁。有一次,他无意中打听到先前的一位学生的父亲思想好开通,便风风火火赶到离他家数十里路远的金石乡。两位老伙计一拍即合。当晚,他就住在这位老伙计家,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商量得更加完备。第二天开始,他俩便登上了宣传殡葬改革的征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动员和劝导下,金石乡竟有十几位老人在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按上了红手印!在金石乡取得成功后,他又带着宣传资料和协议书赶回家里,往返于龙洞乡的5个自然村,继续着他的追求。 殡葬改革阻力重重 常言说,改革是一种阵痛,殡葬改革更是一场“悲悲切切的革命”、“哭哭啼啼的创新”。就传统习俗而言,我省、我市属崇尚土葬的重灾区,“厚葬”和“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可谓根深蒂固。面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殡葬改革,更多的人是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不惜以身试法逃避火葬。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 机关算尽,偷运尸体。年前的某一天,市殡葬监察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在市三大桥处将一辆偷运尸体出城的货车拦截,车厢内除一具尸体外,还有一名身穿“白大褂”、手悬吊针瓶的中年妇女。经调查证实,该妇女系市内某大医院护士邓某,她的“职责”是将尸体伪装成重病患者,偷运出城。同出一辙的是10月31日晚10时许,执法人员在市区砂子岭附近也成功拦截了一辆偷运尸体的车辆,令人惊讶的是该车竟是某大医院的120救护车。救护车不履行抢救危重病人的职责,却暗渡陈仓干起了偷运尸体的勾当,实属滑天下之大稽!据执法人员介绍,偷运尸体有掩藏于货物之中蒙混过关的,有的甚至不恭不敬将自己亲人的尸体藏匿于运牲畜的车上达到偷运的目的。 乱埋乱葬,祸及子孙。我市一年内土葬遗体约16000具,按每具需用木材0.8立方米,占地12平方米计算,则全年需要耗费木材1.28万立方米,占用土地2917亩。在我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人口与耕地矛盾日趋突出的今天,保得方寸地,留给后人耕”,就不应当是一句空头口号了。乡村到处有自留坟山地,有的乡、村、组乃至农户,都想发点“死人财”,纷纷非法出售土地,让人搞土葬,而且地价不菲,导致《国土法》在不少地方成了一纸空文。在市政府强制火化区的岳塘区板塘、荷塘乡部分农村,旧坟、新坟一座接着一座,“坟茔如市”。城市内竟还有乱葬岗,岳塘区东坪镇就有一处乱葬岗,如同人体健康肌肤上一块疥疮,让人望而生厌。除了“死人墓”,现时有的腰包鼓起来的人又热衷于建“活人墓”,而且比死人墓建得更富丽,更气派。这些人,人还未死,就强占后人的土地,实在缺德。 乱设灵堂,扰人安宁。“生时不孝,死后胡闹”,大概是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如果你游走于湘潭市的大街小巷,总难免碰到这样的景象:居民区的空坪隙地上支起的灵堂,临街马路上占道的丧葬;鼓乐喧天,鞭炮遍地,乌烟瘴气,噪音不绝于耳,“买路钱”、“化生纸”一直要延伸到“死者”该去的地方。只可怜刚刚停罢扫帚的清扫工,又要为此付出辛劳的劳动。街坊邻里几天彻夜难安,也只能“打落牙齿肚内吞”,敢怒不敢言。就是堵塞了交通,过路的司机还不敢轻举妄动,要不然,一句“你家也死了人呀!”会把你呛得哑口无言。 乱中求财,殡死葬生。土葬居高难下,刺激了土葬用品市场的畸形发展,我市马家河有一家秘密生产棺木的私营厂家,一年的棺木产量竟达200多具!为配合土葬,“土葬事业”也日见兴旺,出租灵木杠、请风水先生、聘道士和尚、邀坐台戏班、奔丧、吊孝、哭灵等,不一而足,越是封建、原始的,越是有人倾慕。“花孝子钱,还自己的愿”,“人死饭开,不请自己来”。土葬费用一直呈上涨态势,从1990年的2000元左右升至现在的数万元,甚至10至20万元。在我市农村,“为慰死者一生愿,陪葬生者半辈粮”的现象并不鲜见。 殡葬品市场杂乱。香烛、冥币已司空见惯,乡村中纸扎篾糊的灵屋、宝塔、送财童子与牛头马面又提升到了新的档次,“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高档电器、豪华轿车”一应俱全。更可笑的是某地一男子怕亡父在阴间寂寞,竟让纸扎匠扎了几个纸扎的“小姐”陪他,把他的老母亲气了个半死! 阳奉阴违,陈仓暗渡。吴先生在我市雨湖区应当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在殡葬母亲的事上,他算是沉重地跌了一跤。今年3月,他的老母亲去世,按规定其母的遗体属强制火化对象。3月13日,市殡葬监察执法大队接举报跟踪到响水乡某地找到了准备土葬的棺木与遗体。14日,区民政府局领导和执法队员一起上门做工作,希望吴先生能改弦易辙,吴先生也口头应允做好家属的工作,不再土葬。不料,当晚6时许,吴先生的儿子竟动员一群老人围攻执法人员,言语不堪入耳。这边围攻谩骂,那边强行将遗体转移。迫于无奈,执法人员又赶赴湘潭找吴先生,吴先生再次口头应允。但到了第二天,执法队员却再也打探不到遗体的去向了,问谁都是一问三不知。 今年,我市殡葬监察执法大队设关堵卡,足迹遍及全市城乡,执法53件,其中开棺强制火化9起,这9起违规土葬事件,没一件不是兴师动众,才得以处理。面对“群情激愤”的邻里乡亲,哭哭啼啼的孝男孝女,执法队员有时还真感到有点“孤掌难鸣”、“孤立无助”。 走出误区走向文明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1997年7月21日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200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湘潭市人民政府也以公告形式颁布了《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殡葬管理的公告》。 根据公告规定,我市遗体火化范围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市辖两区(含非农户口为主的乡镇)为强制火化区;二是韶山市、湘潭县、湘乡市为推行火化区;三是少数偏远地区为提倡火化区。同时还规定,下列人员死亡后必须一律火化,(1)强制火化区内的人员(含外来人员)死亡;(2)推行火化区范围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含退休人员)及城镇非农业人口;(3)各种交通、爆炸等安全事故死亡人员。 作为政府的行政性法规,是比较充分地考虑到我省、我市的实际情况的,但真正要实现这个最起码的要求,首先是要求人们从思想观念、传统意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和面子观念等方面要勇敢走出误区,再就是我们的有关部门要真正通力合作,形成良好的殡葬改革氛围。任何的放任自流,避重就轻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都会有损于殡葬改革文明之风的持续长久。要知道,走出殡葬误区,是人类真正认识自己走出愚昧走向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能够正确看待死亡。死亡是生命的最后归宿,“人活一世,草木一春”,人之死亡,乃自然规律使然,无法抗拒。基于这种认识,很多智者一旦死神走近自己,便能坦然相对。他们立下遗言:不开追悼会、不搞告别仪式、尸体解剖,贡献有用的器官,骨灰作肥料……寄托哀思,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也有人选择更从容的方式;著名国画家胡絮青先生死前交待,不必在断气后忙碌,可在百日后家人开个追思会;健美操开拓者马华女士最近去世,她的照片未挂黑纱,目的是让人们永远铭记积极和乐观的精神风貌。这些人把死看得十分自然,他们的思想境界高尚。在生,积极进取,为社会作贡献;死后,不与活着的人争土地,不给后人添麻烦、耗钱财,这才真正叫做“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