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昭文
吴孝斌是个大老板,大企业家,又是我的好友,用现代时髦的话讲,就是铁哥儿们。当然,这个铁并不是个小集团什么的,而是由于思想的交流,认识的一致形成的心心相印。他办富蓉蒸饺店时已55岁了,属于大器晚成。不是他以前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时代不允许。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你敢做什么?说一下也是不行的。
那时大帽子多得吓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惊心动魄,比历史上的文字狱厉害多了。他可谓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像一粒种子,一遇合适的条件就生根发芽了。大约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潜在能耐,因此,吴孝斌说:。一个人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有~个挖掘的过程,这就像打井,下边有水,一淘便出来了,没水,你怎么挖也不行。这对于自己和别人,是一个认识也是一个发现。有的人有那样的智慧和潜力。
经挖掘就出来了,可以进一步深造,否则,就另作选择。对小娃娃的认识,也是这样,你努力去发现他的潜能,并去引导培养这种潜能的爆发,就可能出现天才。’这大约就是吴孝斌对人对物的思考。大约吴孝斌善于思索,而且思考的范围十分广阔,对夭,对地,对社会,对人生,对家庭,对哲学,对文学……他常常是仰观天象,俯瞰人生。大约因为如此,我们在一起探讨的机会多了,议论的时候多了,并且在谈论时的争论也就多了,心便贴得更近了。因此,对双方的认识也就更明晰,更有探究的价值了。
记得最初和他接触,是在电视剧《毛泽东的秘使》的拍摄封镜后,我经人介绍和他认识,并拿着大二分之一电视带给他,还把以前省电视台录制的由我创作的大型历史剧《焚佛记》的带子让他看,他看后没说什么,只是问我:。现在对贾平FUl的d、说《废都》褒贬不一,你是怎么认识的?’我当然是按通常的观念去说了。说老实话,那时我接触的多是正面的东西,文艺界竹么领导人的讲话呀,宣传上有什么指示呀。
文艺的新动向呀等等。虽然改革开放后的言论是自由些,可创作有自由,出版有纪律呀。他看我说不到尖子上笑了,说:。你说的都是些芸芸众生的话,说的话没有自11 2感受生存·散文集己独特的认识,其实《废都》讲的是人脱光了衣服以后让人看的文明。’我听了惊住了,张着一双惊愕的眼睛,审视着他那平静而深沉的面容,随之沉默了。一次他在讨论会上说了他的见解,省上来的戏曲界有影响的评论家叶涛首先举手赞成。吃饭时,叶涛特地举着酒杯,走到吴孝斌的身旁,碰了一下杯,并对他出人意料的发言,表示关切。据我知道叶涛在理论方面造诣是很高的,她谈起创作来头头是道,并轻易不会表示赞同的,她具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从此以后,我和吴总见面的机会多了,自然谈论的机会也就多了,每次他都有自己新的思考,诸如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市场9什么是经营?这些他是翻了许多中外有关市场、商品的书后谈论的,而且查阅《辞海》上的有关解释才研究的,他的认识和这些都不同。他认为要能把商业复杂的现象并经营方式用最简炼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概括出来,才算是真正的认识。他说:。毛泽东把夺取政权概括为阶级斗争,才统一了中国,邓小平把建设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概括为改革开放,他也获得成功,使中国富强起来。那么,做生意门道也很多,只有用几个字概括出来,才能成功。’他说到这里,笑了,问我:“什么叫生意?-我当然答不上来了。他说:。做生意就是创名牌,用创名牌三字概括出来,便抓住了要领,就能成功。”我看到他豁达的样子,心中不由得泛起敬慕的涟漪,并惊叹他思考的深入。
吴孝斌不断地思考着,探寻着,范围越来越广阔,而且越来越深入。诸如:马列主义原理,资本和市场,社会与家庭等等,他胆子大,敢于向一些敏感方向探索,敢于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情。也是因为如此,有时想不下去或百思不得其解时,便打电话,邀我一起商讨。I司B,-_t,他一听说有造诣高的人,或有在文学、戏曲、哲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人,便迫不及待地想结识一下。权佳果是教育学院一位副教授,是个研究哲学并教哲学的,他虽出身农民家庭,但由于热爱钻研,从一名仅有小学程度的人,成长为一个出版了数本哲学理论书籍的出名教授。吴孝斌很是钦佩,约我一定去拜见这个权教授,并约权教授到他的富蓉蒸饺店中,要了好几个有特色的菜,斟上美酒,谈论哲学。尽管他们的认识不一致,有时争论起来,但我认为吴孝斌这种崇尚知识,崇尚研究的思想是不可多得的,是值得推崇的。特别是他提出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是个大题目。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不能按书本上已有的解释去解释,或用历史上著名人物对哲学下的定义去阐释这个问题,因为他有他的思考,他是力辟蹊径,努力沿着自己开辟的新的路径深入研究着。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只有我对他这种不见兔子不撒鹰,或者是说不到黄河心不甘的探索精神认识得更清楚些。当然,他的这种思考癖,或者说是别人所没有的或不具备的新而奇的思考,常常被一些人误解为怪,甚至说他偏颇。但是世界上的事儿总是这样,如果沿袭一种理论,一种方式去思考,就不会发现,也不会出现创造。历史的发展总是后人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否定才前进的,有时这种否定之否定是痛苦的,要付出代价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不是给他个人带来了灭顶之灾,但事实证明哥白尼是正确的。
因此,我对吴孝斌的思考方式是赞赏的,不管其提出的理论有多少错误的成份,甚至带着谬误,但精神是可贵的。没有像吴孝斌这样敢为人先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如何也打不破以前理论指导上的谬误,和已僵化了的理论模式,甚至是已形成并定格了的理论桎梏。譬如,就愚民文化来说,古已有之,像什么天子为天的意志的代表,发展到后来的神的化身。这种教育使一些人至今摆脱不了精神上的包袱,还在。大救星。上打转转。这就是吴孝斌常说的一句话,现在还有一批瓜熊,他老把窗子关得严严的,外边的新鲜空气透不进来,只是用一种眼光看世界,总觉得今不如昔你有什么办法。
。 吴孝斌不但爱思考,而且爱钻研,爱写作,他是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在办生意时,把中外有关市场的书都阅读了,而且能抓住要点。有时,他把他的思考转换成文学形式,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学形式很含蓄地表现出来。如他写的一篇叫做《梦》的短篇,就以有个人做了个离奇的梦,而且是对人特别是他的妻妹说不出口的梦。但他的丈母娘却是圆梦的高手,又不能用说不出口的话问丈母娘说这个梦怎么圆。
于是便出现一个梦的三种解释,而且是差异很大的三种解释,即他的丈母娘、妻妹、领导三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圆出的梦,三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深刻地并活生生地表现出了生活中的人潜意识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各种各样人的心态。看作品,可以首先感觉到的是吴孝斌的思考。他写的小品,把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表现得淋漓尽致,父母倾尽全部心血教育儿子读书,儿子不好好读,到了儿子辈又用同样的方式教育他的儿子,儿子又出现同样的表现,一代一代地反复着,复制着。这个小品他思考了好长时间,可以看出他的目光已深深地瞄准在教育体制和中国人望子成龙并学而优则仕的心态上。为啥要学而优则仕而不优则商呢,当然,这个历史的渊源需要很好的探究。
后来,他还写了许多散文,如《大哥》一篇,就很有水平。不仅是对他本家几代人的经历所积淀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而且是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去映照现实。他的父亲是杨虎城的一个团长,在著名的二虎守长安对反动军阀刘镇华的战争中,镇守着西安南城门,其战斗之惨烈是尽人皆知。他的父亲当然是立了大功的,但回到乡里,隐名埋姓,对以往的经历只字不提,还在乡里打恶除霸,弃恶扬善,好事做了很多,并在灾年中为乡邻支锅舍饭,赢得一片好声望,解放后还担任了一任乡长。死时,父亲让他和家人扶到院中,只说了一句话:“识事务者为俊杰。便喟然长逝。当然,这句话对吴孝斌影响很大,可以说深埋心底,他苦苦思索着其含义。他的大哥(堂兄)走的是另一条路,当了共产党的准七品官,其行为和思想以至到言谈僵化到无可复加的地步。最有意思的是他在他的小说中,对4文革”时他的大哥的葬礼描写可以说是透过纸背,入骨三分了。各种人物的心态,各种人物的言谈,各种人物的看法,写得十分独到,惟妙惟肖。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吴孝斌看问题的敏锐,和思考问题之独到,又让人看到他之深邃。这篇文章我给他在《西岳》杂志上发了,当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报刊上发表了,有些还获得国家级、省级奖。严格地说,他不在乎这些,他更注重的是认识,所以,他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溪流百折江河势必归大海,历史千回环宇总需抵文明。这是他的认识,也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他把他的诚净和称之为富蓉文化。这大约又是他对商业经营的一种思考吧。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