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期,广东、湖北、湖南3名官员“失踪”引发了社会对官员外逃现象的关注。据媒体盘点,出逃官员呈现级别由高向低、部门由“热”向“冷”发展的特点。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的一项调研发现,随着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公共卫生、园林绿化、环保等部门也变成了“热衙门”,可以支配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9月5日人民网) 权不在大小,只要抓牢;权不在大小,只要有用。清水衙门,以前指那些没有创收机会,单靠财政补贴的部门,如林业、教育、档案管理,如今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大量的补贴和惠民资金在下发过程中被截留,导致“清水衙门”概念的消失,在“无官不腐,无官不贪”的社会舆论下,“清水衙门”不清,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清水衙门。 长期以来,监管部门的着力点和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那些要害部门,一些所谓的“清水衙门”却常常被忽视了,结果造成它们的权力更大、更不受约束。 腐败没有人群之分,没有权力之别,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只要存在贪腐的社会氛围,贪腐的生存土壤,也有腐败的可能;健全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不健全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只要有权力,哪怕是微小的权力,失去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不论是“权重衙门”还是“清水衙门”,权力都容易被滥用。 绝对意义上的“清水衙门”并不存在,我们决不能因为某个“衙门”看似“清水”,就放松了日常监管,否则权力就成了脱缰的野马,任意狂驰,只有扎紧制度的笼子,筑好防范的篱笆,才能让清水衙门里的贪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首先,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在很多单位,往往实行家长制,一把手说了算,大搞一言堂,大摆军阀作风,职工为了自己的饭碗只能选择沉默,而只有实现权力运行阳光下,加强财务审计,落实问责问效,公开权力运行,才能有效遏制贪官的腐败欲望,使其衡量贪腐的得与失。 其次,要落实社会问政,党内对官员监督只有纪律检查委员会,很多时候,因为“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只有民众参与到监督中来,兴起电视问政,网络问政,让官员出汗,红脸,才能给官员戴上“紧箍咒”,架好“高压线“,形成处处有监督,时时有问责的效应。 再次,要筑牢教育的阵地,官员常常因为缺乏日常教育,心中无信仰,遇事存侥幸,因此急需补上理念的“钙”,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党的奋斗历史,认清自己作为“公仆”的职责,摒弃“官老爷”思维,同时要做好警示教育,通过廉政教育、观看法制讲座,聆听法院案件审判、到监狱接受典型事例教育等方式,让官员从心理上计算违法违纪的成本,纠正错误的“为官论”——“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