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与某小儿熟识,还曾见过他的诗作。便在某日席间对众人讲:“这孩子,酷爱诗词,写得挺有味道。可有些词牌我并未识得。”言语未必,正座之人正声言道:“词牌尚且不识,有甚资格品评他人?” 听罢揶揄指摘,我自心中忿忿:“难不成,我不知美女贵姓芳名,便读不出她的美丽?不知醇醪何法而酿,便品不出它的香馥?我成不了聚光灯下的歌者,我只是灯影外鼓掌的人,这也需要理由?做个观众也得资格?没见过猪跑就吃不出猪肉香?若真如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又做何解?” 日暮酒醒,三省吾身,惊觉午间一语三愆,君子哂之惊醒梦中人。 一错在浅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客观的求学态度。但羡其才学,更应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既然出口就应成章,纵横捭阖,讲它一个子午卯酉。己尚且不知,云里雾里,怎可人前称道。虽未隐晦自己的无知,但既然不知,说他何来,终有卖弄臭桃馊饭之嫌,自爆浅陋,累及君子。酒宴是重要的社交场合,每个人都在表演精彩,懂不懂的都在装懂,是人不是人都在做人。自己都搞不清的话题,不咸不淡,怎能登大雅之堂,成雅士佐餐之料而共飨?人前显圣,鳌里夺尊不是这般境界,徒增笑料,落人话柄而已。 二错在无能。我本农耕子弟,后从军行武,学不过八载。对文字有所偏爱,对诗词情有独钟。然终是经师不到,学艺不精,先天未有禀赋,后天没有师承。既然喜好,就应深挖细磨,广览博学,懂律绝,识词牌,通韵谱。不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厚积才能薄发。没有底蕴,没有积累,却参与低价竞争,八年级的学历与人较量文字,年不过万的收入与人角逐仕途,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徒劳可笑矣。若酒席宴前,古今中外,诗词歌赋,经子史集,包举宇内,并吞八荒。酒酣兴浓,即席赋诗,把酒高歌;酒终人散,一掷千金,怎会遭人哂斥? 识时务者为俊杰。任何一个团体都有核心,任何一个场合都有中心,中心议题,中心目的,中心人物。一切运转,包括程序、话题,都要围绕中心,即便是插科打诨也不可走题。离题太远,甚至偏离中心背道而驰,大谬也。夸赞人也要掂清夸赞的中心是谁?不见颜色,不合时宜,走题犯忌,岂能不被哂之? 夜不能寐,翻看《论语》。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