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
--观周培元书法绘画
我认识周培元先生,也是一次偶然机会。也许周培元先生的名气太大了,听得我耳朵能生茧,可以说如雷贯耳了。古城来的书画爱好者,多要提起这位书法大杰的。说古城三个书法顶梁柱除贺钟秀、唐锁善外,应该给周培元先生竖大拇指了。说他草书写得特好,而且具有书法大家的书卷气。后来,我看到赵熙老师给周培元先生写的文章,对其书法绘画艺术作了充分肯定,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这让我对培元先生敬意倍增。赵熙是什么人,那是全省乃至全国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呀。他是著作等身,书法超群。能说培元先生的书法是:“行楷皆含苍远老松之劲,草书则行云流水,风卷残云,一派灵动生机。点画力透纸背。而浓淡相谐,多以枯笔飞白,龙显老到遒劲。”这些评语非常准确,绝非等闲语言。
正因为如此,我欲见培元先生之情日见迫切。当然,也是在那次古城的创作会后,也是由剧团的同志带领。车子几乎是在大道上拐来弯去一阵,又在古城的窄巷中,扭来转去,直跑了个把钟头,还未寻到先生的家。带路的人说那是个背巷,较难找。我听着暗自叹息:这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正因为有培元先生的如椽之笔,才使多少文人墨客慕名而至。正因为偏僻,拜访彰显至诚啊。
周培元先生的家在一个小巷道里,和古城大多数人的家没有不同。进了大门就是一个小院落,院内植着花木,显得草幽兰香,倒是有几分文人墨客清静气氛。进了里间,便是一般人家的客堂,摆着沙发。不同的是,里间放着个大书案,铺着毡,一股墨香扑面而来。我们去时正赶上午休,他的老伴说他刚睡下,我们只有坐在沙发上等待。正在这时培元先生却从内室走出。我观先生略胖点,却一派书生意气。我们真是一见如故,于是便亲切地交谈起来。
听培元先生讲:他对书法的感情,是受他祖父的熏陶而形成的,从小时起便日习楷书,并且从不懈怠。后来,参加了工作,由于是搞文秘工作,所以更有机会接近翰墨,由于热爱,便利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书法资料,临帖不辍,于是长足进步,不断地攀登到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说这些时,我看他声音朗朗,气清神怡,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他身材虽属中等,略微有点发福,园园的脸上早打上饱经沧桑的皱褶,但气色好啊,身体健朗,不像个古稀老人的神态。说着他便临案举笔,写了一幅草书毛泽东的咏梅诗,确有怀素之风,毛泽东书法神韵。那书写时神情与壮怀,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李白的《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真是壮哉!培元先生的草书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写完,他看着写的字,默默地,取纸连书几张,真是笔走龙蛇,大雅长闻。当然,培元先生不仅是书法造诣高,他的绘画也很到位,画的梅兰竹菊,风韵独具,别有一番风采。他画的竹子细而坚,有节而且韧,浓墨画叶,使墨竹有种在横云遮月下,亭亭而立,熠熠生辉,观之精神顿出,让人惊目赞叹。并且不由想到他的书品和画品,他的追求和人格。赵熙老师说,看了他的书法:心境便如温煦秋阳,眼前一片灿烂。我亦如此,大约人心是相通的。
我答应给周先生写一篇文章,我也是怀着满腹热情为他写这篇文章的。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