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世家父子兵
--记张天翔、张辉书画父子
公元2001年10月1日,举国欢庆。大约是精心挑选,专门选择这么个好日子罢,张天翔先生以超强的胆略在市中心广场人民剧院举办了大型书画展。届时,尽管秋雨绵绵,马路上水流成溪,但在宽敞明亮的展厅中,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极了。墙壁上挂满横的竖的、长的短的中堂、扇面、条幅、斗方,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让人观之动情,感叹不已。
说到这次展出,张天翔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说:“渭南是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方,书画人才灿若星辰,所以挥巨资l 0数万元买回装裱机,目的就是为渭南书画界的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这话是落地有声。提起张天翔先生,那可是书画界应竖大拇指的人物,不说他的书法造诣,单就确属不易的诚心和意志就让人感受至深。他无官无品,也不是起家于书画,一生又是坎坷至极,但为了生计,在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苦苦奔波。他插过队,务过农,教过书。父亲虽在政府衙门里干过事当过官,可一家仍然是食不果腹,衣难暖身。就是在中国人苦苦寻求温饱的岁月中,他却对艺术爱之极深,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似走火入魔一般,几乎到了神魂颠倒的程度。借三线建设在韩城修铁路之机,他数十次往返40多里山路,把司马庙里的许多碑文能倒背如流,逐字推敲,逐笔练习。虽然上有老下有小的重负,可以说压力极大,虽然烦事缠身,让他自顾不暇,但是他对书法研究的努力从未间断。也许是锲而不舍的缘故,也许是天生对书法悟性极好的原因,也许是爱之甚深的原由,40年来手不释卷,面壁临摹。人到中年便日渐成熟,登上书艺的峰巅,崭露头角,跃入书山艺海,并弄出串串浪花。行楷篆草下笔若有神,如云腾虎跃,笔走龙蛇,特别是行书行草,更是独树一帜,达到了随心所欲匠心独具的程度。其书法作品先后发表了2000余幅,曾被多家博物馆及国际友人收藏。其书法作品有60余幅录入国家级书画大典,并组织筹办参与评审国家级书画大赛10多次。他本人应邀在国内13个省市献艺交流,被书坛大家誉为:书坛怪杰,被国际国内各级艺术书画团体聘为院士、教授、理事等多种名誉职务。其名声可以说誉满书坛,名噪一时。年复一年,天翔先生已届知天命之年,仍未懈怠,他深知十年磨一剑的道理,更加珍惜年华,更加刻苦努力。
天翔先生不仅自己酷爱书法,敢于迈向艺术的峰巅,而且他还努力致力于书画艺术火炬的传递。他生有一男一女,他千方百计地培养儿女们的艺术才能,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天翔先生的儿子张辉,是个悟性极好,可塑性极强的艺术人才。他自小受其熏染,潜心书画,后考入美术学校,以极好的艺术天分,经名师指点,便有了书画造诣。现今虽还未到而立之年,却迈上了“而立”的台阶,书法绘画,果实累累。其书其画能够笔随意生,情随意化。他的书法绘画作品大度、超然,清新、飘逸。他画的国画、山水、人物、花卉,神态各异,风韵独具,线条流畅多变,美感、张力、内涵及耐看性,超然不凡,真让人观之动情,不禁拍案叫绝。张辉的书法酣畅、奔放、清新,似乎是以气化意,可称神来之笔,观之,真是一种享受。大约是因为如此,张辉的书画作品已被美、德、日、韩、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收藏。不少书画作品获国家级奖。西安电视台曾以“艺苑独英”为题给张辉拍摄了专题片。他的一些作品还被《中国当代名人录》、《二十世纪书画精品集》等大典收录,张辉本人也成为国内多家艺术团体的理事,学术委员。
常言道:打虎离不了亲兄弟,上阵用的父子兵。如今张天翔父子已成为书画世家,誉满天下。但他们从未放弃各种学习的机遇,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世纪的各种挑战,努力联系书画同仁创造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的艺术新春。他买的装裱机也正是旨在为渭南的书画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愿艺术之树常青,张氏父子的书画艺术再造辉煌。
(发表于2000年《渭南日报》)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