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析“坡上没坡,崖上没崖”
(程三快)
六一村原名叫崖上村,1954年农业合作化时,因崖上村建立了初级农业社,起名“六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六一社”。因为六一社和以后的高级社六一大队(公社化后的名称)在全体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程本善的领导之下,生产越搞越好,多次得到乡、县和地区的表彰,名声也越来越大,所以以后渐渐用“六一”代替了崖上村。
原来崖上村为什么叫崖上村呢?
现在人们常说:“崖上没崖,坡上没坡”,这是现在人对崖上和坡上从地形地貌上的判断,而不是从地形演变的历史角度来看的。远的且不说,我记事的时候,即1940年前后,六一村的西边还很低,城西边的小路高出下边耕地约有五六米。城墙南边十来米是一大片高地,名叫南安斜,高地之南约有200米处,地势突然下降,这片叫做“下崖子”。既然南边的低地叫“下崖子”,那么北边建村的地方无疑就是“上崖子”。很显然,这个崖上村是建在“下崖子”北边的一个高土崖的平地上。因此,村名就叫“崖上村”。我们如果再往上推一二百年,这个村当初打城时(估计以有400年)村西村南,地势应当更低。
北方人把土塬十分陡而又高的断面叫做“崖”,也叫“崖头”。北宋着名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论证雁荡山的形成时说:”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的立土动及百丈,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这里说的陕西大涧中的“立土”(直立的土崖)和雁荡山的山石、山崖的名称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此土彼石耳”——陕西是黄土质的“崖”,雁荡山是石质的“崖”。崖上村没“崖”的原因除了村西、村东的西河、东河的变迁,泥沙的淤积以外,农业学大寨,大搞平整土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平整土地时,把村南的南斜和上埝的高地,削去了约1米高,分别把土填到了下崖子、下埝、下熬和东河地。此外,城北的高地平整地时填到了观音庙的低处。还有,六一建的砖瓦窑烧砖瓦用土;城北扩巷,新建房起土用土,取高填低,这些也都是后来崖上没“崖”的原因。
因此,崖上村原来是有土崖的,崖上村的城原来应建在土“崖”上的。这就是“崖上村”村名的来源与含义。
再说“坡上村”的村名含义。“坡上村”的地势原来也很高,该村村东南约100米处有一条小路,东边有险坡(瓮峪河深河谷)。村西边也很低(六社庙北是凹地芦苇荡)。南边通往崖上村有一条小路,到崖上村北东边,此处路坡十分陡,约有50米,坡度在25度以上。独轮车无法推上去。原来崖上村人,从东门往坡上去时,都要上这个高土坡,崖上人把城北的高地叫“上坡”。现在,六一村原杨医生城北的卫生所前,在60年前是一条深沟,从东向西越来越低,坡度也有25度,直通到芦苇荡,坡上村西南方的苇园十分低凹。
因此,坡上村的含义是建在高坡之上的村子,村南河村西南方都有高坡。说“坡上没坡”也是现在人根据现在地形地貌得出的错误结论。
崖上村怎么变成六一村呢?1954年农业合作化时,五方杨城先建立了一个初级农业社,名叫“五一农业社”。崖上村随之也建立了初级农业社。当时社主任程本善、会计程俊英到我家来,让我给农业社取个名字。我说,他们叫“五一社”,是五方村的第一个社,我们崖上村的农业社是“六社庙地区(崖上,坡上,董城,东吴,西吴,槐芽)”(当时叫六合乡)的第一个社,应该叫“六一社”。我又说,“六一”也是个儿童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欣欣向荣,“六一社”的含义深刻。两位干部十分满意,“六一社”从此叫开。后来初级社又变成高级社,因为“六一社”,在党支书程本善的领导下,经济发展很快,农、林、牧、副等五业兴旺,多次被评为乡、县和地区的先进,“六一社”的名声越来越大。加之“崖上”这个村名谐音“挨上”,十分难听,谁要问崖上人在什么村,他们都愿意说成“六一”。所以,以后“崖上”这个村名,渐渐被“六一”所代替,“崖上村”也渐渐变成了“六一村”。
1982年以后,废止“公社”建制,恢复了乡政府时,省民政厅与省测绘部门联合绘制地图时,根据“地名从俗”的原则,把崖上村正式更名为六一村,从此崖上村在新制的地图上由六一村代替。
(二)六一村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散记
(程藏厚)
六一村原名崖上村,是六合乡当时最小的一个村。解放初期仅有六七十户人家,“社火”只耍过一次,一些大型“社火”是耍不起的。因为人手不够,财力不足。而北临的坡上村,人多势众,财大气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1955年、1957年)竟连年“耍芯子”。该村也因此名声大振。然而,当时的六一村也不甘落后。在一群多才多艺、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带动下,大胆革新、推陈出新。发扬“村子小,人心齐”的优势,在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多次排练迷胡、秦腔、歌剧等大型现代戏。并先后在“六社庙”及邻村、部队、学校、荣院等地公演,引起轰动效应。六一村也随之声名鹊起,大有一花开放,独领风骚之势。村民为此欢欣鼓舞,扬眉吐气。此后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长盛不衰。
1.宣传婚姻法,排演《赵小兰》
1954年冬天,为了宣传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反对各种形式的包办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真正实现男女婚姻自主,在华山中学上学的程三快同学的倡导和带动下,六一村爱好文艺的青少年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破除迷信,独辟蹊径。开始排练“迷胡”现代戏——《赵小兰》。
首先分工搭建班子。由程三快组建临时演员剧团。负责遴选演员,修改剧本,并自任导演。文武场面(乐队)由程月朝、程学负责。
演员表
程淑桂——赵小兰
程训起——周永刚
程三快——赵大叔(小兰父)
程竹兰——赵大婶(小兰母)
程小才——刘媒婆
程自梅——赵秀兰(小兰姐)
程长快——乡长
乐队成员
程月朝——司鼓(打板)
程建林——铙钹
崔新有——小锣
左 将——钩锣梆子
程 学——首席板胡
程英战——板胡
程映谦——二胡
分工明确后,大家各司其职,分头练习。剧本选自1953年《陕西文艺》第6期上刊登的河北梆子《赵小兰》。由程三快、程藏厚将其改编为“迷胡剧”。将原戏唱腔改成迷胡曲调。为了唱起来琅琅上口,还修改和重写了部分唱词,然后将全部台词(唱词、白口)分角色抄好,送交各位领衔主演。唱腔由程三快、程藏厚分头教唱。程光荣协助导演彩排。几位主要演员任务很重,白天背台词学曲调,晚上走过场带动作;许多人嗓子嘶哑、口唇上火,都熬“逛眼”了。但大家都信心百倍,互帮互学,互相鼓励。经过十多天昼夜赶排加练,《赵小兰》终于演成功了。
1955年春节,《赵小兰》在六一村巷中首次亮相。舞台是用苇箔围起来的一块空地。演员简单化了妆,显得朴素大方。由于剧情贴近生活,很容易打动观众。尤其是程小才饰演的刘媒婆在地上扭来拧去,惟妙惟肖,逗得村民捧腹大笑。程三快演得赵大叔更是形象逼真,入木三分。他还结合本村有人干涉婚姻自由的实例,增加台词:“刀都磨快了”!“他家土地少,又是烂烂房……”影射本村一对男女青年恋爱受阻的事。尽管是白天演出,仍收到很好的效果。
同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赵小兰》在六社庙老戏楼正式公演。台上演员声泪俱下,台下观众息息相通,喝彩叫好声震耳欲聋,一炮打响,声名远扬。村民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此剧第二年在坡上村耍芯子时,在坡上麦场又公演了一次,轰动一时,对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排练秦腔现代剧,推出《擦亮眼睛》
1956年冬季,在全国合作化高潮中,六一村也建立了高级农业社。当时台湾当局多次叫嚣要反攻大陆,为了教育社员,提高警惕,辨明是非,和内外敌人的破坏活动作斗争。“六一业余剧团”又排练了大型秦腔现代剧——《擦亮眼睛》。剧本用的是“西安五一剧院”刚公演过的新剧本。剧情大意为:军民联防,粉碎美蒋特务勾结地主分子破坏农业合作社的故事。
导演:程三快、程光荣
演员表
程淑桂——杨爱莲
程训起——张铁汉
程三快——杨大富(地主)
程光荣——王大利
程映谦——万德全(特务)
陈敦华——杨永坚(村支书)
乐队组成为《赵小兰》剧组原班人不变。该剧的排练,无论是演员阵容、表演水平、乐队素质,还是灯光、道具、场记、后台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在正式开演前,一般都要加演“折子戏”。为此,专门排了传统古装秦腔《铡美案》中《杀庙》一折。
演员表
崔新有——秦香莲
程彦朝——包文拯
程光荣——韩琦
程建仁----王朝
程朝民----马汉
由于演员崔新有腰硬,不会走“正旦”碎步,有人建议用棒槌夹在两腿之间走路进行练习,果然效果不错。三位门外汉不怕讥笑,日夜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杀庙》彩排得到好评。
1957年春节期间,大型本戏《擦亮眼睛》和加演的折戏《杀庙》在六社庙戏楼公演。当晚观众人山人海,擦肩接踵,从台下一直挤到“娘娘庙”上殿。人们争先恐后,扶老携幼,赞口不绝。剧情深入人心,社会反响强烈。再次轰动六合、五方。尤其是程映谦、程淑桂兄妹二人“同台献艺,戏中斗法”的精彩场面也一时传为佳话。
此后有七八年时间,由于“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六一村再没有搞过大型演出活动。但《擦亮眼睛》剧组并没有解散。除在校师生外,其余人员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由程光荣、程月朝(映林)二人负责,成立“六一村业余自乐班”。起初“自乐班”专为红白喜事捧场助兴,举办小型喜庆活动。由于不请自到,不计报酬,只要管“喝的”就行,被村民戏称为“硬送社”。逢年过节“自乐班”全体成员在巷里义务为社员群众唱“秦腔”、“迷胡”等地方戏,与民同乐,它把喜庆祝福和欢乐吉祥送到家家户户,因此仍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很受欢迎。
3.举办“第一届农民田径运动会”
1958年,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题词“发挥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日益深入人心。全民体育运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开展,遍地开花。第一届“全运会”选拔赛也在全国各地村镇城乡陆续举行。在这股强劲东风推动下,六一村在这年冬天开始筹备“第一届农民田径运动会”。首先由一批村民和在校学生提出倡议并很快得到大队领导赞同和支持。随后又通过开会和有线广播,正式通知社员自由报名,选择项目。在校学生可以参赛但不取名次。同时把运动会开幕日期、比赛场地、项目以及竞赛规则、裁判员、服务人员名单等公布于众。
选场地是由程藏厚、程火旺、称快乐、程加强、程淑桂、程锁贵、程三快等人负责,画跑道、挖沙坑、准备运动器材。运动场就在南安斜场面子。路西、路东分别为竞赛、田赛赛场。
回乡过年的省委干部程宏业同志还主动购置奖状,用毛笔填写好并盖上大队公章,准备工作很快就绪。
1959年正月初一,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南安场彩旗飘扬,观众云集,热闹非凡,上午10时,具有历史意义的六一村“第一届农民田径运动会”拉开序幕。比赛项目有男女100米、200米、800米、男子1500米赛跑。还有跳高、跳远、掷标枪、手榴弹掷远等。比赛开始后,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场外“拉拉队”加油助威。呐喊声,欢呼声响彻云霄。
竞争最激烈的是女子100米决赛。社员陶春莲一马当先,出人意料的战胜华山中学名将程淑桂,夺得冠军。
另外,程锁贵获得男子跳高冠军,成绩为1.29米。程藏厚、程长快、程三快、称快乐、程火旺、程加强等也参加了各项比赛。
运动会在午饭前结束,六一大队干部为获得各项目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这次运动会是六一村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正规的“农民田径运动会”,理应载入史册。
4.忆苦思甜、重演《白毛女》
1964年冬,为搞好“四清”运动,各地都在开展“忆苦思甜、今昔对比”教育活动。六一村还专门召开“忆苦大会”,让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上台痛说家史,对旧社会进行血泪控诉。除此之外,就是拿起文艺武器集中力量排练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
歌剧和地方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没有固定的唱腔。拿《白毛女》来说,不但有独唱、对唱、重唱,还有领唱、多部合唱;幕间插曲及后台配音和声等。因此,要排好歌剧对演职人员的音乐素质是一次严厉的挑战。主演要能歌善舞;乐队指挥、配器和伴奏人员要懂乐理并具有较强的识谱能力,否则是无法胜任的。同时该剧对灯光、布景、道具、化妆、音响、舞美等均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排练难度可想而知。
关键时刻,很有素养与才华的音乐老师程亚文(丁卯)勇挑重担。他亲自出任导演和音乐总监,成为该剧顺利排练和成功演出的中流砥柱,。在乐队的指挥和伴奏方面,程合文(丁厚),程火旺,程德善,程映谦等人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歌剧《白毛女》演员表
程桂英——杨喜儿(前半部)
程竹霞——杨喜儿(后半部)
程小才——杨白劳
程建仁——王大春
程宽平——赵大叔
程彩云——王大婶
程知绒——张二婶
程光荣——黄世仁
陈敦华——穆仁智
程云霞——黄母
乐队成员
程亚文——总监指挥
程合文——首席二胡
程火旺——手风琴
程德善——风琴
程映谦——二胡
程 学——首席板胡
程英战——板胡
程月朝——司鼓
1965年春节期间,歌剧《白毛女》在五方公社许多大队巡回公演,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又陆续到部队、荣院、厂矿、学校和农场进行慰问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该剧还参加了全县“文艺公演”并受到奖励。当时真是轰动城镇,誉满华阴。
歌剧《白毛女》故事跌宕起伏,真切感人;剧中歌曲优美动听,广为流传。每次演出都能激起观众强烈共鸣。从“北风吹”、“扎头绳”到“逃出黄家”、“山洞安身”;直到“翻身解放”、“太阳底下把冤伸”,一幕幕人间悲剧展现眼前。演员表演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观众置身其中,泣不成声,义愤填膺。真正达到互动相通,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地步。当歌曲唱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观众群情激愤,热泪盈眶。“一定要为喜儿报仇!”“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口号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当时的火爆场景,谢幕时的热烈掌声,至今仍在耳边回响,久久不能平息。由歌剧《白毛女》掀起的“冲击波”使六一村重振雄风,再次名扬。
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六一村文艺体育活动仍正常进行,表现出显明的“文革”时代特征,其主要活动内容有:
(1)文革“奇葩”——样板戏《奇袭白虎团》演出记
(2)别开生面的“农民篮球联赛”
(3)“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活跃在山村城乡
(4)“小字辈”——年轻一代再演《白毛女》
注:(参见程安快等人写的“峥嵘的岁月,璀璨的年华”一文)。
六一村开展文体活动的峥嵘岁月和曲折历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每当我想起来,就如同发生在昨天,怎不使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分,难以忘怀。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六一村的风云人物,他们是《赵小兰》、《擦亮眼睛》两戏排演的发起人、组织者、导演兼主演程三快;《擦亮眼睛》导演之一,多部戏的组织者,全能演员程光荣;《赵小兰》、《擦亮眼睛》两剧领衔主演程淑桂、程训起;最佳配角刘媒婆、杨白劳的扮演者程小才;反派名角程映谦、陈敦华;《杀庙》主演崔新有、程彦朝;歌剧《白毛女》导演、音乐总监程亚文;乐队台柱程合文、程火旺、程德善;合唱指挥程自平;《白毛女》主演男、女一号程竹霞、程桂英、程建仁;《奇袭白虎团》主演程宽平、程折玲;“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文艺骨干程镇反,程亚民,程正反,程芳霞,程巧营;还有秦腔,迷胡戏文武场面关键人物程月朝,程学,程建林,左将,程英战等等,还有许多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值得后人尊敬和效仿。这些人对六一村的文艺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群众带来无限欢乐,为六一村争得了荣誉和声望。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当中的程亚文、程光荣、程学、程火旺、程英战等人已相继去世,在此,也谨以此文对他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六一村的村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三)峥嵘的岁月,璀璨的年华
(程安快)
1.平整土地,热火朝天
70年代“农业学大寨”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在大队党支部书记程本善和大队干部程玉林、程建厚、程建强等人的带领下,先后修了南安斜、赵家营、窑口、圪塔子、东河等地。使这里的零星小块地连成了大片良田。特别是修东河地,当时东河是一个自然河道,由于河道改直,公社改道,东河地在东河(瓮峪河)的河峪两岸,土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河东地高于河峪地四五米左右,河峪地中间深凹,把东西两地连成一片是一项很大的工程。经过三个春冬热火朝天地大干特干,终于把这块地修成了百亩良田。当时三个生产队,组成了三个比赛小组。那时是边修地,便种地,当年修好一片地,来年春天种棉花,到下一年冬天继续修另一片地。当时还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利用晚上参加义务劳动,拉粪、修地、拔花秆等。时任队长是:程建厚、程建强、程来保。“青年突击队”在修地种表现突出,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例如,程安平、程存虎、程联营、程争荣、程战虎、程亚梅、程芳侠等。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架子车,比赛方式是量立方,每方4分工。大会战45天,每天男劳力拉土72回,女劳力拉土60回。当时县上住队干部阎倍杰还提出一个口号:“拉饱再装三锨”。多拉快跑,每天每人按路程要跑80华里。全村青壮劳力120个,共移动土方七万多方,平整土地一百多亩。
2.文体活动,如火如荼
在县体育部门的倡导下,六一村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的活动。县体育教练武受生进驻六一村后,成立了“篮球队”。“青年队”和“老年男女队”经常在外比赛、表演。节假日还组织各种竞赛,如:广播体操、老年操、竞走、拔河、队列、民兵刺杀、投弹、田径、球类、技巧等。全村人每天早上五点起来跑步、做操,已形成了制度。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是孙南海家。当时任国家群体司司长和陕西省体育群体主任都到过六一村观看群众体育表演。省体育群体主任观看后说:“没有参观六一村的群众体育表演,是一个遗憾,参观了,好像到了烽火一样。”(注:烽火大队是闻名全国的先进大队,领导人是全国着名的劳动模范王保京)
1972年到1974年,渭南地区贫协主席来我村住队,大搞群众性文艺活动,组织文艺表演,如排练大型歌剧《白毛女》,自编自演了由县文化馆在我村住队的张玉枫编的《红枣园》大型戏,开展各种形式的“赛诗会”,如夫妻比赛,妯娌比赛,青年、老年比赛等。赛诗会上诗歌多,一个诗歌赛一个:
粮食生产翻了翻,
社员生活赛甜蜜,
文体劳动相结合,
身体强壮搞生产。
这是党支部书记程本善的诗歌表演。
牛壮马壮,家畜兴旺,
大人小孩,喜气洋洋。
犁地拉运,多拉快跑,
生产生活,蒸蒸日上。
这是饲养员孙南海的诗句。
人拉车子跑得欢,
学习愚公要移山,
土地平了一大片,
庄稼长得像苇园”,
这是群众程彦朝的诗句。还有许多青年作的诗歌,如程亚梅、程芳侠、程秋亚、程争荣等人作的诗歌还登在了当时的《华山诗刊》上。
3.丰硕成果,一面红旗
由于六一大队农田基本建设搞得好,粮丰林茂。从60年代到70年代,共平整土地304亩,修梯田210亩,砌石埝14条,修暗水道800多米,挖池塘2个,建抽水站2处,把100多块零星地修成了5大快良田,使90%以上的耕地变成了水浇地。林业生产也发展很快,涧巴地枣园成林,一条主干路和三条生产路上杨树成行,柳树成荫。1976年被县上命名为“农业学大寨”先进队。当时地区专员杜鲁功进驻我村,县委书记侯水泉亲自住村办公,地区县上广播多次宣传。当时支部书记程本善向全村人提出一个口号是:“全县学六一,六一怎么办?”的大讨论。经过全村人的努力奋战,六一在粮食产量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小麦由原来的亩产600斤,提高到亩产74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使每户人均吃粮标准年360斤,劳动日分红由原来的五六角,提高到每个劳动日八角,储备量高达7万多斤。
(四)六一印象
(程征芳)
1.六一村的地理环境
我童年记忆的六一村是有城墙和城门的,从我家后院就可以上到城墙上,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周围的邻居晚上都到城墙上乘凉,大家有说有笑,煞是热闹。城内有两条正巷和两条小巷。正巷是南巷和北巷,南巷是对排巷,北巷是单排巷。南巷西头有个小南巷,南巷和北巷之间有个小北巷。全村只有一个正规东城门,位于南巷的东头,北巷西头有一个在原来城墙上挖洞安门开的简易城门。东城门往北有通往北巷的巷头,南巷和小北巷之间有一条通往北巷的巷道。南北巷的人到地里干活都出东门,南巷人到西门外去走往北巷去的巷头。北巷东头(南巷到北巷的巷头)有一个露天大碾子,南巷最西头盖了一间大碾房,刮风下雨都可以用。人们常常在那里碾米、碾面、和碾玉米粑粑。
全村共有四口吃水井,南北巷各有两口井。南巷东城门口(解放家门前)有一口井,南巷西头(银厚家门前)有一口井;北巷西门内(安成家门前)有一口井,北巷东头中间路南有一口井。
听母亲说全村还有一台官轿,专供娶亲嫁女用;送葬用的“龙杠”是程宽平(能工巧匠)设计的,村中专门为公用制作的。
全村共分三个生产队,第一生产队的人住在南巷东部;第二生产队的人住在南巷西部和小南巷;第三生产队的人住在北巷和小北巷。我家住在南巷的中间,属第二生产队管辖。西城门外还有几家住户,二队、三队的人都有。西城门外有学校、商店和医院。
六一和坡上只是一条路之隔,从村子到坡上是从东城门外向北走,上一个坡,坡上边都是地,路东靠南有一个机井。因为地势高,那时城北地里种的是谷子。城东的地势和村子基本是平的,三个生产队的饲养室就在城东,当时牲口(骡、马、驴、牛)是生产队的主要财产和劳动力,犁地、磨面、拉车都得靠它们。我父亲孙南海当时就是生产队的饲养员。
六一和五方与东河为界,两村相距两里路。通往五方有两条道,一条是东门口往东走过东河,一条是城北和坡上相隔的那条路往东走过东河。那时东河没有桥,平时过河走的是“列石”,如果下雨水漫过了列石时,就得趟水过河,发大水时就过不去了。
六一和槐芽村是相隔一条河。六一的城南和城西地势比较低,城西的地之间挖了几条水渠,水渠里长许多水草,有鱼有虾。城西北角有百亩大的苇园,西河水经过苇园流向坡上村西,儿时我和小朋友经常在苇园里面给牛割草或给猪拔草。后来还在里面剜水胡芹野菜。
从城东往南是3个生产队的场面子。路东靠北是三队,路东靠南是一队,二队在路西边。场面子主要是夏、秋季农作物碾打、晾晒和存放的地方。到了农闲时,场面子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学骑自行车的、踢毽子的、跳房的……,大人们也在场面子边看热闹。
六一村的土地主要在村子的东南方向,下崖子、南安斜、五亩井、上埝、赵家营、白家营、桑园、韦家地等。水泉河往南一直到310国道之间有很大一片涧巴地(沙石地),涧巴地有许多果树,有杏树、柿子树、枣树、核桃树等。夏天收麦的时候,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杏。到了秋天,红红的柿子和红红的枣子挂在树上煞是好看。公路两边还有竹林,当时是南巷卜第她爹(陈金鱼)护着竹林和东涧巴,北巷程战运老人护着西涧巴,后来程创业、程镇反也参加涧巴地的护林。他们都很负责任,把涧巴地的果树、竹林看护得很好。
六一村自然环境优美,三面环水。东河是一条大河,是从瓮峪山里流下来的水,水很清,也很多。每到夏天,小孩子白天都到东河游泳(洗身子),大人们在劳作了一天后,到了晚上也都到东河洗身子(澡),而且男女分界。城西和城南都有小河,人们洗衣服大都在西河和城南的小河。城南小河水比较大,可以带动水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经常在水磨磨面。从村东往南走,还有一条水泉河。水泉河的水是从地下面冒出来的,水很甜,冬暖夏凉可以直接饮用。许多田边地头都有水渠,地里还有许多浇地的水井,井里的水很旺,夏天浇旱地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过年的记忆
大年初一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也是大人们最高兴的一天。不管男孩女孩,都早早起床穿着新衣(新衣里都有前一天晚上父母给自己装的压岁钱)到门外放鞭炮,辞旧迎新。还有一件事是孩子们必须做的,就是摇杨树,许愿让自己来年长得更高、更壮。
60年代初,农村还保留着过年家族的晚辈给长辈磕头的风俗。大年初一一大早,同族的晚辈们到每家给长辈磕头、问候。60年代后期,就不再磕头,只是问候。大年初一一天除了吃年饭回家,孩子们全天都在外面玩。有的在一起打扑克,有的在一起聊天,有的学骑自行车,有的踢毽子,有的玩跳房,还有的结伴到野外郊游,等等。大年初二,开始了走亲戚。外(舅)家、姑家、姨家、老外(舅)家、老姑家、老姨家、……等等,把所有的亲戚都走遍,才算过完年。
3.六一村的文化体育
六一村是个文化底蕴厚实的村子。60年代后到70年代初,每年冬天农闲时都排练大戏,到了春节给村里人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村里曾经排练过大型歌剧《白毛女》和现代秦腔《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的导演和风琴伴奏是丁卯、丁厚弟兄俩。《奇袭白虎团》的导演是李文友。我还当过《奇袭白虎团》的群众演员--阿妈尼。那时我们不但给村上人演,还到部队、工厂慰问演出。《白毛女》里面的歌曲当时村里的小孩子都会唱,大人在台上演,小孩子在巷里演,很受群众欢迎。《白毛女》在六一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70年代村上经常组织体育活动,当时村上有青年篮球队(男队)、老年(男女)篮球队。男篮还在县运动会上打过比赛。我的父母亲都曾参加过村上的老年篮球队。我也参加过村上组织的田径运动会,项目是400米跑步。
4.我在六一村的生活片段
推磨子、捡柴火、打猪草、拧绳子、纳鞋底、缝补衣服、学纺线、学织布、学缝纫机等,都是我永久的记忆。
记得上初中时母亲给我做了一身衣服,上衣是红黑格子呢,裤子是阴丹士林布,穿到最后衣服上几乎全是补丁。那时穿的鞋子也经常打补丁。我学缝纫机,最初是从学打补丁开始的,后来才学缝衣服。
割草、割蒿、割麦、除草、挑担、拉架子车等活,不单是男孩子能干的活,女孩子照样能干。
上小学的每年暑假,我和小伙伴几乎天天到地里给生产队割草、割蒿(挣工分)。割草是给牛吃的,割蒿是用来沤肥用的。割草是在田间地头的水渠边,割蒿主要在涧吧地,有时跑很远的地方。有一天下午,我和程知侠两人跑到南山坡上去割蒿,因为山坡上的蒿长得好,等级高,工分高。那天很晚才回家,把大人给吓坏了。
六一村的女孩子从小就学挑担、拉架子车。60年代农村的架子车很少,红薯、玉米、柿子等农作物收获时,都是从地里挑回来在场面子过秤后直接送到社员家的。70年代以后,农村的架子车才多起来了。平整土地、往地里送肥、收获庄稼才都用上了架子车。当时生产队干活是评工分,男劳力一天最高评一个劳动日(10分工),女劳力最多评8分工。不管是平整土地,还是给地里送肥,我们女孩子可以一人把一车土(肥)倒掉。当时县文化馆的人还给我们村的“铁姑娘”拍过照片,照片曾在县文化馆的大门口东侧的宣传栏上贴过好长时间。照片里有程征芳、程亚群、程月芳、程芳侠、程亚梅、程秋亚、崔民侠、吕会芳等人。
1972年我高中毕业以后,随大队副业队到华山车站底下盖房子。我们每天干的都是体力活,有时给汽车装沙子、装砖头,有时也当普工,那时年轻也不觉得辛苦。干了两个月,由于安全问题,大队把我们几个女孩子抽了回去。
上山砍柴也是六一村女孩子都体验过的活。我和村里的女孩子结伴到瓮峪山里担过两次柴,每次挑回来后都要过秤。后来我和父亲到村子西南方向的大敷峪山里用架子车拉过两次柴。因为山高路远,天不亮就上路,到砍柴的地方天刚好亮。去的时候是上坡,公路左边是大山,右边是条大河,大河的右边又是大山。父亲手扶着车辕,左肩上挎着车拌往前走,我则用一条麻绳绑在车上用肩往前拉。到了砍柴的地方,父亲把架子车的车轱辘卸下来藏在大石头背后,随后我们带着砍刀和多条麻绳上山(也带着干粮)。爬到山上,就是砍柴的活了。砍好柴后,用麻绳将柴捆结实,将捆好的柴从山坡上滚下来。等够装一车柴,我和父亲下山,喝着河里的水(河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很甜),吃着从家里带的干粮。然后装车,回家。回家的路是下坡,父亲扶着车辕,我则踩着车的尾部往后拽(坡陡为了刹车),天很晚了才能回到家。
为了生活,我们还经常跑几十里以外的北安滩(库区)挖野菜、打猪草、拾麦穗等。
为了抗旱,牲畜拉水车不够用,我和同伴白天和晚上常常推水车浇地。
这些往事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太深了,成了我永久的回忆。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