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赋予了人们不同的色彩,而这些色彩,赋予了人们不同的特质与个性。譬如,70年代出生的人,踏实,奋进,思想出于保守与开放的边缘;80年代出生的人,自信,活跃,思想开放行为张扬;90年代出生的人,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网络极度发达的端口,因此,个性十足,盲目崇拜,思想开放且活跃,喜欢幻想。
一直以来,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之间从未停歇过唇枪舌剑的斗争。几年前,许多80后的孩子,不论是作者,学生还是其他职业的工作人员,莫名其妙就成了70后的公敌,从韩寒到郭敬明,从郭明明到后来陆续推出的各路“新概念英雄”,不管有实力没实力的,一概成为“70后学者”派的批判对象。看来,中国的那句“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古话,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太适用的。
当80后的狂潮逐渐平息,70后“学者派”和80后“激进派”的战士们都双双累倒在地,准备偃旗息鼓时,90后的孩子们又跳将出来,锣鼓喧天地享受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浑然局势。
于是,80后的战士们,即便已经筋疲力尽,但仍要为尊严奋死一搏。这时,70后的学者们也不甘寂寞,站起身来,为90后们打气助威。中国家庭中,最常见的便是隔代亲。父亲对儿子来说,是极端严厉的,但如果说父亲变成了爷爷的话,他对孙子,便会格外地热情,甚至可以放下一切男人的尊严来爱护他、怜惜他。
70后的人们,在这个时候,便似乎流露出这些亲切来了。他们与80后的人战斗了太长时间,双方已经到了一个僵持,两虎相伤的阶段,却忽然杀出了一个90后,却矛盾主要指向80后,他们能不欢喜?
这不要钱就找来的帮手?谁不乐意?于是,70后为了尽战场上的地主之宜,率先给80后当头一棒,说80后人的小子们都是不学无术的,徒有虚名,整天只想着赚钱恋爱。殊不知,这一棒还未打中80后,自己却先挨了90后的一棒子——伪学术,假正经,思想保守。
相比较于90后而言,70后和80后的确落伍了,想想,70后的老先生们,有谁上街穿个西服,打个领带,发型却弄个非主流?又有哪个80后的同志大义灭亲,从此再不听张学友,周杰伦,改为崇拜欧美黑金属或者曾轶可的“绵羊音”?
70后的人笑80后的人不够成熟稳重,却故作深沉;80后的人笑90后的人狂妄自大,还没学会走,先跳起来飞;90后的人先将一军70后,打上“封建残余”的帽子,再轰一炮80后是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只好挂在树上瞎嚷嚷。
这个心理学专家,那个社会学博士,还是没能分析清楚,这场战役到底是这么回事儿?最要命的是,不用几年,100后也即将诞生,那时,局势又将是怎样的场面?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