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桃红柳绿蝶舞蜂鸣的大好春光,苍苍然一头白发的鄙人,掩不住勃勃春心,乃唤来吾之“坐骑”--已然有些年代的二六圈自行车,出了所居的富平县城,直上南面不远处的荆山原。说起荆山原,那可是5000年前轩辕黄帝铸鼎之地。荆山上下,还发现了与轩辕黄帝大约属同时代的关山仰韶文化遗址、盘龙仰韶文化遗址等。如此风水宝地,难怪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刘邦的父亲太上皇刘太公死后,张良、陈平奉高祖之命,为太公踏勘陵地,于华山之巅极目远眺,最后选定了荆山,遂奉葬太公于斯地,即万年陵。
来到现位于富平、三原、阎良三交界处的汉太皇陵,当年平地夯土为陵的封土犹隆然高耸,据一旁的碑文介绍,其封土底长68米,高约l7米。其陵虽为覆斗形状,顶部却并不平整,而是凹陷进去的,呈八角形,故当地群众称为“八角陵”。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落第秀才黄巢于是揭竿而起,率领义军攻占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这天,黄巢率部登上荆山,见此地确是一形胜之地,巍巍西岳,浩浩渭水,莽莽秦岭,紫气腾腾的长安城,无不尽收眼底。又见身旁的汉太皇陵巍然高耸,心想上到陵顶,岂不眼界更宽更远?便率领几个亲兵意欲登陵,不料却被当地一老者拦住:“大王,这太上皇陵可不是随意乱上的,惹怒了他老人家,没准会引灾招祸哩。”黄巢见有人敢扫他的兴致,不禁怒道:“啥太上皇不太上皇的!老子今天偏要上到他的坟头顶上踩踩,看这老儿能给我降下啥灾祸!”说罢,一把推开老者,带着亲兵直上陵顶。到了陵顶,黄巢气犹没消,又令亲兵找来一把铁锨,冷笑道:“都说太上皇头上不能动土,老子今天就他娘的试试!”边说边挥动铁锨,只听“吭哧”一声,陵顶竟被黄巢一锨铲去,接着“哗啦”一声扔到陵西下边(至今陵西犹存一小塬)。黄巢见状禁不住哈哈大笑:“当今皇帝都奈何不了老子,你个死太上皇又算何方神圣!”谁知这时老天忽然变了脸,但见狂风骤起,雷声大作,金蛇乱窜的滚滚黑云直压过来。黄巢见势不好,慌忙拖着铁锨逃下陵去,铁锨在地上划了一道深沟,后来当地便叫此沟为“铁锨沟”。而从那以后,这座太皇陵顶也就成了凹形。不过,今天我站在陵顶,太上皇并没见怪,遂于一片静谧安详中,远眺近观,不亦快哉!但见周遭翠的是塔松,红的是桃花,绿的是垂柳,白的是梨花,青的是麦苗,褐的或黄的,则是见证了两千余年世事沧桑时代变迁的塬塬峁茆。安眠在如此美景之中,太上皇刘太公真是洪福齐天之人了。
刘太公又称刘执嘉或刘湍,我更喜欢《史记》中直呼的太公这一称谓(一如称太公老伴为刘媪)。为啥?因为太公和他的老伴原本就是朴实普通的庄户人嘛。史载太公原是江苏沛县人,和老伴育有四子,除了刘邦这个老三“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其他三子都是靠种田吃饭的本分庄户人。为此,太公常常责备刘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刘老三却满不在乎,照样和他那帮狐群狗友整日价四处游荡。后来,这老三当上泗水亭长,成了农村基层干部,“好酒及色”的毛病一点没改,且常常醉卧街头。愈发惹得太公不爱,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分家,让兄弟四人单过。刘老三依然我行我素,和他的那帮朋友在外边浪够逛饿了,便到老大家混吃混喝。老大死后,老大媳妇一次忍无可忍,见老三又带着一帮人来家蹭饭,便故意用铁铲使劲刮锅,刘邦以为大嫂家已经吃罢了饭,只好悻悻然走人。过后知道上了大嫂的当,刘邦心里记恨不已。在他做了皇帝后,其他的兄弟子侄都封王封侯,就是不封大哥的子孙,后来在太公的再三要求下,才勉强封了老大孙子一个羹颉候。就是对太公,刘邦起初态度也不好,一次曾得意中不无旧怨地对太公言道,你老当初不是总说我不务正业么,可看看现在,我身为皇帝,富有四海,天下谁又有我这么大的家业呢?太公听了自然不高兴,心想老子当初说你,还不是为你好嘛。再说啦,你和项羽争夺天下,彭城一战中吃了大败仗,连我和你老婆都落在项羽手里,沦为人质。后来项羽欲以烹我要挟你撤兵,你小子倒好,竞说若烹杀了为父,请项羽不要忘了分给你一杯羹。幸亏项王毕竟厚道。不像你那样机诈一副流氓腔,我才幸免一死。这倒也罢了,如今你做了皇帝,不记老大当初对你的好处,为点小事,就这样耿耿于怀,还用这副嘴脸对待老子!太公越想越不自在,便执意要回老家沛县过他的田翁生活。后来,刘邦亦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对待老父,何况作为政治家的他,若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又怎么能够以孝治天下呢?史载刘邦从此“五天一朝太公”,行“家人父子礼。”后来太公听身边一官员说这不符合国家礼法,刘邦再来时,他便装作扫地避了开去。刘邦弄清了事情原委,重赏了那个官员,并封太公为太上皇,以便言正名顺地朝拜太公。为了慰藉太公思乡之苦,刘邦又叫人按照沛县老家的布局风情,在栎阳之南}胃河岸边建起一座村落,还把老家的一些乡亲迁徙到这里,和太公住在一起,这便是现在的新丰镇。见刘邦如此体贴殷勤,太公也就安心住下,不再提要回老家的事了。
读《史记》,发现对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及举义兵反秦前,都不无充满神秘色彩的描述。如说刘媪是因一次独自外出在大泽边休息,“梦与神遇”,发生性关系,才有了身孕,“遂产高祖”。而刘太公在家里见外面电闪雷鸣,天色阴暗,不放心出来寻找妻子,竞看见一条蛟龙趴在老婆身上云云。此后,刘邦外出或逃亡,亦往往有云气或龙跟着他。更奇的是,刘邦斩蛇起义后,竟有一老妪夜哭,向人诉说道,她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化为蛇,盘在道上,“今被赤帝子斩之,故哭”。其实,这些神话诡说,恐怕都是刘邦或其手下人有意编造出来的政治谣言,盖刘邦不像项羽那样出身贵族,草根阶层的他,为了号召群众,抬高身份,就不能不编造这些故事了。有意思的是,在刘邦家乡沛县还流传着一个与《史记》中刘邦斩蛇起义不同的版本:说是刘邦当初挥剑欲斩白蛇,白蛇说道,你斩我的脑袋,我就报复你的脑袋;你斩我的尾巴,我就报复你的尾巴。刘邦一剑把中间斩断了,结果后来出了王莽,把西汉和东汉从中间斩断了(见杨义《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不消说,这也是民间的一种附会之说。不管怎么说吧,刘太公一个普通农民,死后得享太上皇帝陵待遇,自是沾了他有个做皇帝儿子的光。
陵前,有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时任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太上皇陵”石碑。毕沅后来官职湖广总督,死后因受和坤一案牵连,被咸丰皇帝炒家,革去世职;但他抚陕期间,重视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留下《关中胜迹图志》等珍贵资料,并在他的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翻修了司马迁祠等,还是功不可没的。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