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时,我都会买一些书来阅读,作为图书编辑,也只有这样的举动才觉得像给自己和图书过节。其实,图书日买书并不单因为书店搞活动,打折凶猛。二月过完年,一冬天购藏的书就要读完了,三月还有些寒气,把沾有年味带着余温的书再读一读,四月就来了。日历上的春天还没有过去,夏天已经开始炎炎逼人了。 一个人逐渐和书籍融合了,除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认识这个世界外,还多了许多不同的心灵在揣摩与感知着周围。许许多多的偶然,结识到了相识又不相认的书与人。感知他们的智慧与思想,来观悟世界。静坐在书房,这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富甲一方的员外。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床头柜上也放了一个小小的书架,用来放些睡觉前的读物;厕所的马桶边专门装了一个再利用的硬纸盒,用来放书;沙发边上也放着书……在不大的房子里几乎每个地方都能找到不同的书,房屋虽有一些简陋,却因为书多了几分舒心。 前几日,我在书店淘到一本打折的特价书,是厦门大学中文系谢泳教授的《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那天从书店回来以后,我便一直捧在手里阅读此书,蹲马桶时也在读,在准备起身时,书不小心从手里滑落掉在地上,地上有水,拿起书时,已经有几页被弄湿,当时心里十分懊悔。尊重书籍,尊重作者,这是做编辑以来的一贯态度。这次,感觉有点对不住手里的书了。 年初,去北京参加图书会的车上,我带了一本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笔记》,那是史先生刚离世没几天,也是我第二次阅读此书,比前一次更多了一些感悟。 去书店买书,有几种人会很慷慨解囊。一种是喜欢收藏书的人,此类人不一定好读书,但十分喜欢收藏;一种是喜欢阅书的人,碰到自己要找的书出现在眼前便会买下;还有一类人买书只是用来装饰,在办公区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一些品味高雅的书,大多未曾打开翻阅过。其实,得到一本书很容易,进入书店,选好一本书到前台结账,书便属于自己了。正如阅读永远比书写要快,拥有一本书远远比阅读一本书还要快得多。得到一本书是一分钟内的事情,阅读一本书就不那么容易了。 书归自己了,怎么读又是另外一回事。阅读一本书远远超越了拥有一本书的意义。书的本质是什么?一大堆被堆积起来的奇怪符号的组合。阅读又是什么?一个连续符号的跳跃,甚至可以是一次漫无目的与想象的旅程。其实,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取消了某种困惑,阅读便不存在了。博尔赫斯说过“我知道我自己是个无知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得面对阅读,郑重其事地去阅读,试图去揭示那一个个未知的梦。 现在,我已经不记得我读的第一本是什么书,就像我不知道到现在为止读了多少本书一样,是疏忽还是这本身就是一个未知的答案。借用谢泳先生的话,历史靠不住,记忆又何曾能靠得住呢?幸运的是我们经常还有杂书能过眼。 但愿这是一篇朴素的文章,事关书事。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