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来到,年来到,火树银花又一朝。年带给人们新的起点,但年味似乎在变淡也让很多人感到担忧。许多人对年的牵挂浓缩成记忆中的窗花、火炉、孩童们满口袋任意燃放的鞭炮、大锅灶上的黄米馍馍和油糕……仔细看,会发现,这些美好的记忆发生场景多在农村,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符号在农村依然活跃。按说,城市中人群更为集中,娱乐的物质条件更容易充足,所以让传统文化在城市活跃值得期待,让生活的年味更浓。 传统节日的弱化有多重因素。社会的变革、生产的发展、城乡的巨变和生活的更新等,都使节日文化的功能发生了转移,农业不再是唯一的产业和全民自养的手段,宗教与民间信仰也不再主导国人的精神生活,传统的游乐方式也随生活的变迁而发生新的选择。所以传统文化在乡间还能保存着许多韵味,而在城市就相对变淡。 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自身成长和文化传承的矛盾。人文关怀日益丧失,文化冲突不断显现,城市记忆消失,富有特色的区域和传统文化不断被格式化日益严重的现象已经在当前得到很多人的重视,许多专家不仅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不可剥离的固有组成部分,意识到在塑造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持延续性,维持居民对社区和城市的认同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致力于使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城市脉络得以传承的各项工作之中。 传统文化在城市活跃,在于把文化的基因融入到城市的变革之中,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符号。我市每年在古城老街的六楼举办的民俗文艺汇演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每到正月元宵之际,许多外地人前来参观六楼骑街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对榆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了更深了解。 传统文化在城市活跃,在于探讨如何将文化与城市有效融合,为城市化的进程注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创意,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资源和文化产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