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作为二人台研究重要参考文献的《丁喜才与二人台》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从历史、文化、语言、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对二人台的源流和丁喜才先 生对二人台曲目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进行了论述。 府谷二人台大约于大清同治年间,1862年就已形成艺人班子,但当时并没有二人台这种称谓。因为来源于民歌对唱、清唱坐唱,所以时称“打坐腔”,又因与过年节闹社火相伴,故也称为“唱秧歌”或叫“打玩艺”,一直到1953年才正式更名为“二人台”。作为一种民间小戏,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2008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将以府谷为代表的二人台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丁喜才,1920年出生于府谷县麻镇一个二人台表演世家,天资聪慧、嗓音特好的他,自幼就酷爱二人台这种民间艺术,经常跟随父辈学唱卖艺。在戏班子里,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逐步成长为晋陕蒙地区非常有名的民间艺人。1953年,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在北京举行。时年33岁的丁喜才代表西北地区参加了汇演。他以自打洋琴、自演自唱的形式演唱了《五哥放羊》和《尼姑思凡》,受到了与会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一时轰动京城。汇演后,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将丁喜才特聘到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间音乐、榆林小曲,并先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讲师、副教授,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在40余年的演唱和教学实践中,他大胆地把陕北二人台和绥蒙二人台进行融会和嫁接,为继承和发展陕北二人台音乐作出了杰出贡献。由他改编的《五哥放羊》、《走西口》等陕北民歌,经其学生、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鞠秀芳演唱风行全国,并曾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
编辑:秦人
|
|
|
|
|
|